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07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具有内胶座、若干端子、后盖及外壳,内胶座设有前端、后端、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及设置在后端上并连通端子孔的焊线槽;端子对应内胶座的端子孔组装,且端子具有延伸到焊线槽上的焊脚;后盖盖合在内胶座的后端并配合焊线槽压住焊脚,使焊脚稳定在焊线槽中并局部露出,焊脚的露出部分用于与导线焊接;外壳通过注塑封胶方式将内胶座、后盖及导线固定在一起,且外壳具有接口,以便内胶座的前端透过该接口露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端子之间稳定、准确;外壳通过注塑封胶方式将内胶座、后盖及导线固定在一起,结构紧凑、合理,适合自动化装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产品一致性好。产品一致性好。产品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图1所述为现有动力连接器结构形态及装配流程,该动力连接器主要包括有外壳、内胶芯、端子及电缆线,外壳和内胶芯采用组装连接,且电缆线要先穿过外壳上的孔,只有穿了线后才能将电缆线与端子铆接,然后才能将端子组装到内胶芯上,最后将外壳和内胶芯组装成一整体;整个组装过程非常不便,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只能依赖人工操作,不仅影响生产,且产品质量不稳定,一致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适合自动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其具有:
[0006]内胶座,该内胶座设有前端、后端、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及设置在后端上并连通端子孔的焊线槽;
[0007]若干端子,对应内胶座的端子孔组装,且端子具有延伸到焊线槽上的焊脚;
[0008]后盖,该后盖盖合在内胶座的后端并配合焊线槽压住焊脚,使焊脚稳定在焊线槽中并局部露出,焊脚的露出部分用于与导线焊接;
[0009]外壳,该外壳通过注塑封胶方式将内胶座、后盖及导线固定在一起,且外壳具有接口,以便内胶座的前端透过该接口露出。
[0010]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内胶座上还设有与焊线槽衔接的卡线部,导线的局部卡入该卡线部中。
[0011]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内胶座的后端上还设有向后凸起并位于端子孔之间的隔墙。
[0012]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后盖的断面呈凹字形,后盖扣在内胶座的后端上,后盖的一侧弯折边设有压脚部,压脚部配合焊线槽压住端子的焊脚,而后盖的另一对侧弯折边设有第一定位凸柱,第一定位凸柱插入内胶座的后端上预设的第一定位槽孔。
[0013]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后盖上还设有第二定位槽孔,该第二定位槽孔位于两侧弯折边之间,内胶座的后端上设有第二定位凸柱,该第二定位凸柱对应插入第二定位槽孔;该第二定位凸柱与第一定位凸柱形成正反插入形态。
[0014]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外壳上还设有通过组装或注塑成型获得的防水圈,该防水圈围绕接口。
[0015]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延伸包覆导线的线包部。
[0016]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端子组装到内胶座后通过后
盖稳固,并与导线焊接,不用铆线,可实现自动化一次焊接,端子之间稳定、准确;而外壳通过注塑封胶方式将内胶座、后盖及导线固定在一起,且外壳具有接口,以便内胶座的前端透过该接口露出,用于插接使用。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适合自动化装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产品一致性好。
[0017]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现有动力连接器结构形态及装配流程;
[0019]附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为图2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4、5为图2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附图6为图2实施例的后盖与内胶座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7为图6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附图8为后盖与内胶座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9为图8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6]附图10为后盖与内胶座再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11为图1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参阅图2、3、4、5、6、7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其具有:内胶座1、若干端子2、后盖3、导线4及外壳5。
[0032]该内胶座1设有前端、后端、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11及设置在后端上并连通端子孔的焊线槽12;若干端子2对应内胶座1的端子孔11组装,且端子2具有延伸到焊线槽12上的焊脚21。该后盖3盖合在内胶座1的后端并配合焊线槽12压住焊脚21,使焊脚21稳定在焊线槽12中并局部露出,焊脚21的露出部分用于与导线4焊接;该外壳5通过注塑封胶方式将内胶座1、后盖3及导线4固定在一起,且外壳5具有接口51,以便内胶座1的前端透过该接口51露出,用于与外部元件插接连接。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焊线槽12是沟槽形态,焊线槽12的数量与端子孔数量对应且并列间隔布置,方便导线4对位焊接,且有效避免短接。图中所示,导线4具有同束连接的多根子线,每根子线对应嵌入一个焊线槽12中与端子的焊脚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内胶座1上还设有与焊线槽12衔接的卡线部13,导线4的子线局部卡入该卡线部13中,增加连接结构及定位功效,方便焊接,提升产品品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胶座1的后端上还设有向后凸起并位于端子孔11之间的隔墙14,增加爬电距离,防止干扰及短接,且本实施例的隔墙14还有效支顶后盖3的内侧面,起到支撑作用,增加后盖3与内胶座1的组装结构性,有助于后续注塑成型加工。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3的断面呈凹字形,后盖3扣在内胶座1的后端上,后盖3的一侧弯折边设有压脚部31,压脚部31配合焊线槽12压住端子的焊脚21,而后盖3的另一对侧弯折边设有第一定位凸柱32,第一定位凸柱32插入内胶座1的后端上预设的第一定位槽孔15。以及所述后盖3上还设有第二定位槽孔33,该第二定位槽孔33位于两侧弯折边之间,内胶座1的后端上设有第二定位凸柱16,该第二定位凸柱16对应插入第二定位槽孔33;该第二定位凸柱16与第一定位凸柱32形成正反插入形态。该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获得稳定及准确的组合效果,增加后盖3与内胶座1的组装结构性,有助于后续注塑成型加工。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5可以通过不同材料分次注塑成型获得,在外壳5上还设有通过组装或注塑成型获得的防水圈52,该防水圈52围绕接口51,增加插接连接的密封性。以及在所述外壳5上还设有延伸包覆导线4的线包部53,增加导线连接性及结构强度,提升抗弯、抗折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0036]图8、9所示为后盖与内胶座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基础上,后盖3增加有压柱34,压住34对应端子孔11抵压端子2,使端子2稳定在端子孔11中,增加插拔力,提升连接器使用功效及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内胶座(1),该内胶座(1)设有前端、后端、贯通该前端和后端的端子孔(11)及设置在后端上并连通端子孔的焊线槽(12);若干端子(2),对应内胶座(1)的端子孔(11)组装,且端子(2)具有延伸到焊线槽(12)上的焊脚(21);后盖(3),该后盖(3)盖合在内胶座(1)的后端并配合焊线槽(12)压住焊脚(21),使焊脚(21)稳定在焊线槽(12)中并局部露出,焊脚(21)的露出部分用于与导线(4)焊接;外壳(5),该外壳(5)通过注塑封胶方式将内胶座(1)、后盖(3)及导线(4)固定在一起,且外壳(5)具有接口(51),以便内胶座(1)的前端透过该接口(51)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座(1)上还设有与焊线槽(12)衔接的卡线部(13),导线(4)的局部卡入该卡线部(13)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座(1)的后端上还设有向后凸起并位于端子孔(11)之间的隔墙(14)。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朱送良黄世宇杨言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好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