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03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撑开板、第二撑开板、撑开驱动组件以及角度转换机构,第一撑开板用于与第一骨抵接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撑开板与第一撑开板相对设置,用于与第二骨抵接;撑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撑开板相对于第二撑开板移动;角度转换机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由第一撑开板驱动,输出端用于将第一撑开板沿自身轴线的转动放大和/或转换为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于第一撑开板转动的角速度,将原本较小的翻转角度转换为较大的翻转角度,较大的翻转角度更容易被使用者辨识和读取;直线运动则将翻转角度放大转化为直线运动的行程,直线运动的行程表征的翻转角度也更容易被使用者读取。用者读取。用者读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关节角度测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角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良好的关节力线和软组织平衡能够保证术后患者关节稳定以及实现较好的屈伸功能。临床应用于膝关节手术时,医生通过撑开器将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以预定力撑开,并获得膝关节屈伸间隙的相关参数,如间隙值参数或表征股骨和胫骨间角度的角度参数等。相关参数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下肢力线和软组织平衡的评估,
[0003]目前,撑开器通常分为有源型和无源型,其中,有源型的撑开器通过传感器及电信号测量患者关节内/外翻角度,虽然这样可以方便地通过传感器测量关节内/外翻角度,但其对传感器的安全要求、精度要求较高,这样不仅增高了撑开器的成本也增加了患者触电的风险;无源型的撑开器通常只具有撑开功能,医生凭借经验估算关节内/外翻角度容易产生误差,或者撑开器也具有关节内/外翻角度测量功能,但由于通常情况下关节内/外翻角度较小,医生不易辨识和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及手术系统,方便关节内/外翻角度测量。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关节角度测量装置,用于撑开第一骨和第二骨以形成撑开间隙,包括第一撑开板、第二撑开板、撑开驱动组件以及角度转换机构,第一撑开板用于与第一骨抵接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撑开板与第一撑开板相对设置,用于与第二骨抵接;撑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撑开板相对于第二撑开板移动;角度转换机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由第一撑开板驱动,输出端用于将第一撑开板沿自身轴线的转动放大和/或转换为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
[0006]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于第一撑开板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角速度。
[0007]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输出端设置有指示件和角度标尺,指示件跟随输出端相对于角度标尺进行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以表征第一撑开板转动的角度。
[0008]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转换机构为增速机构。
[0009]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向减速器结构包括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输出轴,输入轴、第一撑开板及第一齿轮同轴转动,输出轴与第二齿轮同轴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0010]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的齿数。
[0011]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件为指针,角度标尺
为表盘;或者,指示件为表盘,角度标尺为具有指示标记的标度圈。
[0012]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转换机构为齿轮齿条结构。
[0013]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齿轮齿条结构包括传动轴、第三齿轮以及齿条,传动轴、第一撑开板以及第三齿轮同轴转动。
[0014]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件为齿条,角度标尺为直线刻度尺。
[0015]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关节角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弹性势能组件,弹性势能组件设置于撑开驱动组件,弹性势能组件用于接受并传递外力至撑开驱动组件,弹性势能组件接受外力时可相对于撑开驱动组件发生预定量的变形或移动。
[0016]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势能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受力件,弹性件设置于受力件和撑开驱动组件之间,受力件用于接受外力。
[0017]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受力件与撑开驱动组件铰接。
[0018]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弹性势能组件和撑开驱动组件之间的行程指示机构,行程指示机构的至少部分结构可随变形或移动的发生而相对于弹性势能组件或撑开驱动组件位移。
[0019]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程指示机构包括标尺部和指针部,变形或移动的发生引起标尺部和指针部的相对位移。
[0020]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尺部设置于撑开驱动组件,指针部为可沿标尺部滑动的滑块。
[0021]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撑开驱动组件包括相铰接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标尺部设置于第一把手,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把手,滑块还与弹性势能组件连接以被弹性势能组件驱动。
[0022]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标尺部为标尺杆,标尺杆设置于撑开驱动组件与弹性势能组件中的一者,撑开驱动组件与弹性势能组件中的另一者与标尺杆相邻的部位形成指针部。
[0023]结合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势能组件包括受力件和弹性件,受力件与撑开驱动组件活动连接,标尺杆固定于撑开驱动组件并与受力件交叉设置,受力件与标尺杆相邻的部分形成指针部。
[0024]本申请所提出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在使用时,第一撑开板与第一骨抵接,第二撑开板与第二骨抵接,撑开时保证第二撑开板固定,第一撑开板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角度为关节内/外翻角度,通过角度转换机构的设置,将第一撑开板转动的角度放大和/或转换为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于第一撑开板转动的角速度,将原本较小的翻转角度转换为较大的翻转角度,较大的翻转角度更容易被使用者辨识和读取;直线运动则将翻转角度放大转化为直线运动的行程,直线运动的行程表征的翻转角度也更容易被使用者读取。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的弹性势能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的弹性势能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的弹性势能组件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的间隙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申请的间隙转换机构的活动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申请的间隙转换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申请的间隙转换机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申请的角度转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申请的刻度盘和标度圈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申请的角度转换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申请的开关件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申请的撑开保持件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1

第一撑开板,2

第二撑开板,3

第一把手,301

第一主动段,302第一从动段,4

第二把手,401

第二主动段,402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节角度测量装置,用于撑开第一骨和第二骨以形成撑开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撑开板,用于与所述第一骨抵接且可沿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撑开板,与所述第一撑开板相对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二骨抵接;撑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撑开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撑开板移动;角度转换机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由所述第一撑开板驱动,所述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第一撑开板沿自身轴线的转动放大和/或转换为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于所述第一撑开板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角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设置有指示件和角度标尺,所述指示件跟随所述输出端相对于所述角度标尺进行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以表征所述第一撑开板转动的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转换机构为增速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机构包括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第一撑开板及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转动,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为指针,所述角度标尺为表盘;或者,所述指示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海李卫张钊张春靳树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华瑞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