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功能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42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功能调节装置,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旋钮和控制基座,操作旋钮与控制基座可拆卸连接;控制基座包括座体、可轴向升降地设置于座体中的升降部、设置于升降部上的第一磁体、设置于座体底部的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对第一磁体形成磁斥力;操作旋钮与控制基座相连时,操作旋钮压紧升降部的顶部,以使升降部克服第二磁体的磁斥力而下降。如此,利用操作旋钮的自重压力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之间的磁斥力,能够实现操作旋钮的自动沉降运动及控制基座的自动上升运动,从而降低旋钮的凸出高度,降低磕碰概率,减轻磕碰损伤;同时无需额外安装驱动部件,能够精简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车辆,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果如上所述。果如上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及其功能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功能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电子
,为实现人车智能交互,通常在车辆的控制面板区设置有功能调节装置。
[0003]功能调节装置一般通过旋钮开关的形式实现特定功能调节,比如车载音响的音量调节、车载电台的接收频道调节、车载空调的温度调节等,用户只需持握或拿捏旋钮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可方便、连续地实现特定功能参数的调节,或者实现特定功能的开启或关闭等。
[0004]传统的旋钮开关主要包括控制零件主体和旋钮两部分,在控制零件主体上设置有扭杆,扭杆直接与旋钮连接。使用时,通过旋转旋钮带动扭杆转动,进而达到控制开关实现相应功能的效果。
[0005]由于旋钮需要用户抓握后才能控制扭杆旋转,因此传统的旋钮开关中的旋钮通常凸出安装在控制零件主体的表面上,而控制零件主体可以嵌设在车辆的控制面板内,如此导致整个旋钮完全凸出在控制面板上,凸出高度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对用户造成磕碰损伤,同时也容易与外界环境形成碰撞。
[0006]在现有技术中,部分旋钮开关中的旋钮可以实现自动沉降运动,以降低旋钮在控制面板上的凸出高度,从而降低磕碰概率,减轻磕碰损伤。然而,这部分旋钮开关均需要在控制零件主体或旋钮基座上单独安装微型电机,再通过齿轮传动机构等传动链将动力传递至旋钮上,才能驱动旋钮下降,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0007]因此,如何实现旋钮的自动沉降运动,降低旋钮的凸出高度,降低磕碰概率,减轻磕碰损伤,同时精简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调节装置,能够实现旋钮的自动升降运动,降低旋钮的凸出高度,降低磕碰概率,减轻磕碰损伤,同时精简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调节装置,包括操作旋钮和控制基座,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控制基座可拆卸连接;
[0010]所述控制基座包括座体、可轴向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中的升降部、设置于所述升降部上的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座体底部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对所述第一磁体形成磁斥力;
[0011]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控制基座相连时,所述操作旋钮压紧所述升降部的顶部,以使所述升降部克服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斥力而下降。
[0012]优选地,所述控制基座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控制基座对应的控制功能各异。
[0013]优选地,所述座体的一端具有拆装口,所述操作旋钮通过所述拆装口与所述座体形成可插拔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升降部包括安装盖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盖板底面的滑套,所述座体的底面立设有导向环台,所述滑套与所述导向环台沿轴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盖板的底面。
[0015]优选地,所述滑套的外壁面上凸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筋,所述导向环台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用于与所述导向筋配合的导向槽。
[0016]优选地,所述座体的一端为平面,所述拆装口为所述座体的敞口,且所述安装盖板外缘面与所述座体的内壁面形成滑动抵接;
[0017]或所述座体的一端朝内延伸设置有凸环,所述拆装口为所述凸环的内孔,且所述安装盖板的顶面在自然状态下遮盖所述拆装口。
[0018]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座体的底面与所述升降部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伸缩方向为所述升降部的升降方向,以在所述操作旋钮与所述控制基座脱离连接后,通过弹力单独驱动所述升降部上升复位或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斥力共同驱动所述升降部上升复位。
[0019]优选地,所述控制基座还包括立设于所述座体底面上的安装筒,所述第二磁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筒内。
[0020]优选地,所述操作旋钮内可拆卸地设置有磁性材料件,以在所述第一磁体的磁吸力作用下使所述操作旋钮吸附在所述升降部的顶部,以及在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吸力作用下辅助所述升降部克服所述第二磁体对所述第一磁体的磁斥力而下降。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功能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功能调节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功能调节装置。
[002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功能调节装置,主要包括操作旋钮和控制基座,其中控制基座又具体包括座体、升降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其中,操作旋钮主要用于供用户进行抓握或拿捏,以进行旋转调节,同时,该操作旋钮与控制基座形成可拆卸连接,能够在将操作旋钮安装到控制基座上后,再将操作旋钮从控制基座上拆下、取出。座体为控制基座的主体结构,一般嵌设安装在控制面板表面,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控制基座的其余零部件,同时也用于安装操作旋钮。升降部设置在座体中,并且能够在座体中进行轴向(通常为垂向)升降运动。第一磁体设置在升降部上,与其进行同步升降运动,且具有磁性。第二磁体设置在座体的底部区域,在轴向上位于第一磁体的下方,也具有磁性,并与第一磁体之间形成磁斥力,以通过该磁斥力将第一磁体及升降部支撑在座体内,使升降部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在一定轴向高度位置处而不坠下,升降部保持平衡状态。重要的是,当操作旋钮与控制基座相连时,即在将操作旋钮安装到控制基座上时,该操作旋钮将压紧在升降部的顶部,并利用操作旋钮的自重压力使升降部打破平衡状态,并克服第二磁体对第一磁体产生的磁斥力而沿轴向下将,而操作旋钮压紧在升降部上,因此将与升降部同步下降,从而降低操作旋钮的凸出高度。当然,在将操作旋钮从升降部上拆下、取出时,第二磁体对第一磁体形成的磁斥力将驱动升降部重新上升并回复到初始位置。如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功能调节装置,利用操作旋钮的自重压力与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之间的磁斥力,能够实现操作旋钮的自动沉降运动,从而
降低旋钮的凸出高度,降低磕碰概率,减轻磕碰损伤;同时能够实现升降部的自动上升运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无需额外安装微型电机等驱动部件,能够精简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操作旋钮安装到控制基座上后随升降部自动沉降至座体内,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还能够避免操作旋钮因受惯性影响或外界振动影响而从控制基座上飞出,防止对车内人员或操作旋钮本身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控制基座的一种纵剖视图。
[0026]图3为控制基座的另一种纵剖视图。
[0027]图4为图2所示的控制基座的结构爆炸图。
[0028]图5为控制基座内部的上半部分结构透视图。
[0029]图6为控制基座内部的下半部分结构透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调节装置,包括操作旋钮(1)和控制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旋钮(1)与所述控制基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基座(2)包括座体(21)、可轴向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座体(21)中的升降部(22)、设置于所述升降部(22)上的第一磁体(23)、设置于所述座体(1)底部的第二磁体(24),所述第二磁体(24)对所述第一磁体(23)形成磁斥力;所述操作旋钮(1)与所述控制基座(2)相连时,所述操作旋钮(1)压紧所述升降部(22)的顶部,以使所述升降部(22)克服所述第二磁体(24)的磁斥力而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基座(2)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控制基座(2)对应的控制功能各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1)的一端具有拆装口(25),所述操作旋钮(1)通过所述拆装口(25)与所述座体(21)形成可插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22)包括安装盖板(221)、设置于所述安装盖板(221)底面的滑套(222),所述座体(21)的底面立设有导向环台(26),所述滑套(222)与所述导向环台(26)沿轴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磁体(2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盖板(221)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222)的外壁面上凸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筋(223),所述导向环台(26)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用于与所述导向筋(223)配合的导向槽(26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然胡琦
申请(专利权)人: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