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02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丹参、川芎、黄芪和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利尿,消肿的功效。可根据需要做成散剂、可溶性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等剂型。质量控制主要选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丹参、川芎、黄芪、甘草进行鉴别,含量测定我们选用方中主药丹参中有效成份原儿茶醛进行定量测定。其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取材广泛,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为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途径,适于在畜牧业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复方 制剂。
技术介绍
肉鸡腹水综合症(Ascites syndrome, AS),又称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ulmonary hypertension syndrome, PHS),是以右心肥大-腹水形成为特征的主要发生于商品代肉仔 鸡的一种综合征侯群。典型临床症状为腹部膨大,腹部皮肤发亮,用手触压时有波动感,病 鸡被毛蓬松,不愿站立,行动缓慢,似企鹅状走动。呼吸困难,严重病例鸡冠,肉髯呈紫红色, 皮肤发绀。剖检可见肝脏瘀血、肿大及纤维性硬化,腹腔积有大量的清亮或稻草色液体,液 体中可混有纤维素块或絮状物。自从1946年首次发现以来,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肉鸡业的 三大新病之一。我国最初(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主要报道于高海拔缺氧地区,近十年来在低海 拔地区该病也时有发生。Maxwell对世界五大洲20多个养禽国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认 为AS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4.2%,每年约有70亿肉鸡遭受此病的侵害,估计全世界每 年因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多亿美元。乔健等于1990年至2006年对京冀地区AS发病 情况所做的连续调查表明,AS的平均发病率为7. 9%,高发月份时高发鸡群AS的发生率可 达40%。我国肉鸡饲养量每年在20-30亿左右,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近些年, 该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生的地域也不断扩大,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发病诱因引起AS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涉及遗传,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一般 认为,AS是一种生产性疾病,是长期选育快速生长的现代肉鸡品种所致,在其代谢过程中, 对氧的消耗量已经达到其心肺功能所能供氧极限的临界点,使机体极易处于氧饥饿状态, 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引发腹水症。也就是说,缺氧是本病的原发性因素,任何使机体缺 氧或引起机体需氧量增加的因素均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试验证明,肺动脉高压是肉鸡AS发 生发展的中心环节。三大因素是导致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主要原因由于肉鸡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决 定其在各种外因作用下,易造成机体缺氧或相对缺氧,进而发展为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腹 水症的发生,构成了肉鸡易罹患腹水症的生理学基础;采食高能、高蛋白日粮可提高生长速 度、增加机体对氧的需要量,从而诱发腹水症,构成其患病的生理学因素;天气寒冷时,为维 持正常体温,机体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代谢率增高造成肉鸡需氧量增加,引起 相对缺氧,心输出量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和血液粘度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压积 (PCV)值升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又构成了其发病的环境因素。发病机理1、现代医学理论随着对AS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不同的发病 机制假说,其中广为接受的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学说。以 Julian (1993)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PH是导致AS发生的中心环节,其发病模式为诱发 因子一肺动脉高压一右心肥大扩张、衰竭一后腔静脉回流受阻一渗透性增加一腹水产生。 AS的主要病理解剖学特征是右心肥大和腹水。研究表明,缺氧导致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 基,是引起缺氧性疾病损伤的主要原因。当鸡舍环境缺氧、寒冷或其它因素存在时,会造成 机体缺氧或相对缺氧,如此导致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细胞结构和功能,促进血管收 缩、重构和血栓形成,造成血流阻力增大。同时在缺氧刺激下,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EP0)增多,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结果血液变得粘稠,流速减缓。为了在变细的血管中运送较 稠的血液,加之肺部血管系统产生强烈的抵抗性,右心室加强工作,最终产生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压升高会使右心室泵血阻力继续增大,存在持续的PH,导致右心室扩张、肥大,久而 久之发生衰竭,心腔瘀血,继而使静脉回流受阻,后腔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肝脏瘀血,静脉回 流受阻,毛细血管压力升高,使滤出液增多,大量滤出液进入肝淋巴管,使肝淋巴管压力升 高,淋巴液从肝被膜深层和门管内扩张的淋巴管渗出而形成腹水。此外,腹水的形成还与血 浆从肝脏血管和腹腔血管中渗出有关。2、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祖国医学认为肉鸡腹水综合症属气虚血瘀证,主要是气机不畅,血脉不通,中气不 足,运化无力,导致水液传输失常而外溢,形成腹水。即当腹水症发生时,受病脏腑为脾、肺、 肾,古人云“诸湿肿满,皆归于脾”。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促进和维持水液 代谢平衡,反之则成痰饮。肾为水脏,主水液代谢,病之则积水成灾。脾、肺和肾三脏受病, 发生肺失宣降,水道不能通调,脾虚不运,脾不治水,水湿内停,流注体腔、肌肤、经络,同时 心肝继则受之,诸经受害而成腹水。气虚血瘀证是中兽医的主要病症之一,对气虚血瘀证的 概念及本质的现代研究认为气虚主要表现器官功能不足;而血瘀则与血液循环(特别是 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是血液粘度升高)以及血液凝固性增高有关。中医的辩证施治,给本方剂提供了理论基础。丹参属于活血化瘀中药。《本草求 真》中描述丹参功用丹参,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 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症瘕、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症,总皆由其 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甘草在《本草汇言》中记载,甘草,和中益气,补 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赢,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 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四药合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利尿, 消肿。用于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专利CN200710056807. 7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散剂,由茯 苓、党参、甘草、干姜四味中药制成的散剂,散剂在使用上只能拌料使用,其缺点是颗粒大、 气味浓、适口性差、不易吸收,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专利CN03111115.7公开了中药组方由苍 术、茯苓、猪苓等十三味中药材制成的散剂,存在所用中药材品种多,气味浓,适口性差、使 用不方便等缺点。专利CN200410009242.3公开了一种由维生素C、维生素E、双氢克尿噻组 成的用于治疗肉鸡腹水症的药物;专利CN 200510014584. 9公开了一种由川芎嗪、双嘧达 莫组成的用于治疗肉鸡腹水症的药物。所述的两项专利均是化学药物配方,只能对症治疗,不能治疗其根本,同时应用于畜禽后容易产生药物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 于由以下四味药物组成丹参、川芎、黄芪、甘草。一种用于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组成丹 参30-50份、川芎20-40份、黄芪10-30份、甘草0-20份;其中优选于丹参40份、川弯30份、黄芪20份、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剂型。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的剂型包括散剂、可溶性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等剂 型。在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中,以可溶性颗粒剂为例,制备方法如下称取上述药材丹参 800g、川芎600g、黄芪400g,甘草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四味药物组成:丹参、川芎、黄芪、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雪林刘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