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机械
‑
磁流变复合柔性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机械
‑
磁流变复合柔性夹具,适用于大型平曲面薄壁类零件的装夹及支撑。
技术介绍
[0002]夹具的功能主要是用来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具有正确的装夹。正确的装夹对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装夹方式多为机械结构夹紧,对刚度较大的零件具有较好的夹紧效果,但对于刚度底的零件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若夹紧力过小,则无法保证夹紧在切削力的作用下零件具有正确的夹紧,若夹紧力过大则及易发生装夹变形。
[0003]在航空航天领域,结构复杂的大型平曲面薄壁类零件有着广泛的运用。该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去除率高,极其容易出现尺寸超差、扭曲和翘曲等加工变形,严重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大型薄壁件的加工变形难以精准控制,使得这类零件的加工成本高、制造周期长。若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夹紧的方式对该类零件进行装夹,极易使零件发生装夹变形。因此,对于大型复杂薄壁类平曲面零件,传统夹具存在无法控制零件加工变形和提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类零件的机械
‑
磁流变复合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机械夹紧模块,分布在工件的周侧,用于对工件刚性夹持,并保证工件的定位;多个磁流变柔性夹紧模块,分布在工件的下方,用于对工件提供阻尼支撑,每个磁流变柔性夹紧模块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自适应头部、磁流变液阻尼部、以及顶升部,所述自适应头部用于自适应接触和支撑工件的底面,所述磁流变液阻尼部用于提供阻尼支撑力,所述顶升部用于驱使所述自适应头部和所述磁流变液阻尼部升降;以及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机械夹紧模块对工件进行夹持和松开、控制所述磁流变柔性夹紧模块对工件提供阻尼支撑,以及控制所述磁流变柔性夹紧模块松开对工件的支撑以释放工件的加工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
‑
磁流变复合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自适应头部包括小球安装座、自适应小球、真空吸盘、铁芯座、以及第一线圈,所述小球安装座的顶面上设有球形孔,所述自适应小球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球形孔中,所述自适应小球的材质为导磁金属,所述真空吸盘连接在所述自适应小球的顶部,所述真空吸盘用于真空吸附在工件的底面上,所述铁芯座与所述小球安装座的底部连接,所述铁芯座上部的顶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自适应小球的球面凹槽,所述铁芯座的下部与所述磁流变液阻尼部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座的上部,所述第一线圈用于产生吸附所述自适应小球的磁场,所述第一线圈由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通断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
‑
磁流变复合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自适应头部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小球安装座上,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变形量,以及在所述顶升部驱使所述自适应头部和所述磁流变液阻尼部升降的过程中,给所述控制单元提供开始和停止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
‑
磁流变复合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磁流变液阻尼部包括上壳体、橡胶簧、连接杆、下壳体、橡胶底膜、分隔板、解耦盘、以及第二线圈,所述上壳体呈顶底均开口的中空圆柱状,所述橡胶簧安装并封堵在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上壳体的轴线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所述自适应头部和所述橡胶簧连接,所述下壳体呈顶部具有凹腔的盖体状,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且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有与凹腔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橡胶底模安装并封堵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橡胶簧和所述橡胶底膜之间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形成密闭且充满磁流变液的腔室,所述腔室被所述所述分隔板和所述解耦盘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解耦盘安装孔、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惯性通道、以及线
圈安装槽,所述解耦盘安装在所述解耦盘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小辉,张金阳,黎万波,魏雨希,孙翼飞,周金,张勇,赵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