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83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包括底座、液压筒、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外筒、活塞杆、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封口盖、第二封口盖、第三封口盖、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以及气囊装置,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调节安装槽、第二调节安装槽以及气囊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呈阶梯状结构,第一内筒的一端设于第三安装槽内,第一内筒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第二内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内,液压筒的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槽内。液压筒的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槽内。液压筒的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本申请人于2018年07月31日申请了一件专利申请号为201821228863.4,专利名称为一种手工可调节阻尼的避震器,其详细公开了包括底座,设有底座上的液压筒,所述液压筒内同轴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液压筒内与液压筒内壁紧密设置有上封口盖,所述液压筒、内筒与上封口盖形成一容腔,所述液压筒上套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下封口盖,所述内筒内设置有一活塞杆,其一端穿出穿过上封口盖延伸到外筒内且固定在下封口盖上,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内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杆上位于上封口盖和下封口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分别与内筒和容腔连通设置有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其液体流动截面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0003]在使用时,避震器受力压缩,从而推动外筒与液压筒相对运动,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弹簧被压缩,活塞杆向内筒推动活塞压缩阻尼油运动,阻尼油通过第一流通道流动到气囊装置内,避震器压缩力去除后,气囊装置推动阻尼油进过第二流通道、容腔返回到内筒内,且推动活塞运动,同时弹簧在弹性势能作用下恢复原状,使得活塞杆复原,通过增加阻尼油流动路径,提高避震器的阻尼效果;然而,由于避震器(减震器)的减震原理是将作用于活塞杆上的力转换成对阻尼油做工,并且通过阻尼油的流动消耗能量,进而起到减震效果,上述结构的避震器,在压缩过程中,阻尼油均是储存于气囊装置内,其储油的效果差,造成活塞压缩形成短,阻尼油流动路径短,随着消费者的升级,已经无法满足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包括底座、液压筒、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外筒、活塞杆、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封口盖、第二封口盖、第三封口盖、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以及气囊装置,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调节安装槽、第二调节安装槽以及气囊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呈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内筒的一端设于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内筒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内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液压筒的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内筒套设于第一内筒上,并且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封口盖设于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的另一端,所述液压筒套设于第二内筒上,并且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封口盖设于液压筒的另一端,所述外筒的一端设于第二内筒与液压筒之间,并且外筒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封口盖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封口盖
设于外筒的外端,所述液压筒、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外筒同轴分布,所述底座、第一内筒和第一封口盖构成第一腔室,所述底座、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和第一封口盖构成第二腔室,所述底座、第二内筒、液压筒和第二封口盖构成第三腔室,所述外筒、第二封口盖、第三封口盖构成第四腔室,所述活塞杆设于第四腔室内,其一端固定于第三封口盖,另一端穿过第一封口盖向第一腔室延伸,所述活塞设于活塞杆上且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活塞杆上,并且分布第一封口盖与第三封口盖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活塞杆上,并且分布第一封口盖与活塞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一调节安装槽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二调节安装槽的第二流道、连通第一调节安装槽与气囊安装槽的第三流道、连接第二调节安装槽与气囊安装槽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调节安装槽和第二调节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分别设于第一调节安装槽、第二调节安装槽上,所述气囊装置设于气囊安装槽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口盖包括分别套设于活塞杆上的第一封口套、第二封口套,所述第一封口套的圆周外侧面设有阶梯部,使得第一封口套形成呈环状结构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于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一内筒的一端抵靠于第二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内筒的一端抵靠于第三支撑面上,所述第一封口套的外侧面且位于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凹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封口套的外侧面上且位于第二支撑面与第三支撑面之间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封口套上远离第一支撑面的一端面凹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封口套的圆周外侧面中部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的两侧面分别形成第四支撑面和第五支撑面,所述第二封口套的一端嵌设于第一让位槽内,所述第一让位槽内且位于第一封口套和第二封口套之间设有弹性套,所述第一封口套抵靠于第四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靠于第五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封口套的内侧面设有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三密封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底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环形凸起的上端设置成弧形结构,所述弹性套的下端凹设有用于环形凸起嵌入的定位槽,所述弹性套内侧面与活塞杆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套上靠近定位槽的一端凸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凸块,所述凸块的自由端抵靠于活塞杆的外侧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口套上且位于第一支撑面处凹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套设于活塞杆的外侧面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装置包括两端均具有开口的气囊筒,所述气囊筒的一端设于气囊安装槽上,所述气囊筒的另一端设有气囊封口盖,所述封口盖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堵头,所述气囊筒内设有气囊活塞,通过气囊活塞将气囊筒内分成气腔和油腔,所述油腔与气囊安装槽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活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凹设有呈弧形结构的弧形槽,所述气囊活塞的侧面分别环设有第五环形槽和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第六环形槽,所述第五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第六环形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第一调节安装槽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管状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且位于第一调节安装槽的横向另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
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
[0014]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在减震器受到冲击时,使得减震器的两端相向压缩,进而带动活塞杆、外筒向液压筒、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方向挤压,外筒的一端嵌入第三腔室,且沿第三腔室运动,活塞杆向内挤压第二弹簧带动活塞挤压第一腔室内下部的阻尼油,使得阻尼油通过第一流道流入到第一调节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调节装置调节阻尼油的流动面积,进而对减震器的压缩阻尼进行调节,流经第一调节装置的阻尼油一部分通过第三流道进入都气囊装置内储存,另一部分通过第二调节安装槽、第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液压筒、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外筒、活塞杆、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封口盖、第二封口盖、第三封口盖、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以及气囊装置,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调节安装槽、第二调节安装槽以及气囊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凹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呈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内筒的一端设于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内筒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二内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液压筒的一端设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内筒套设于第一内筒上,并且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封口盖设于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的另一端,所述液压筒套设于第二内筒上,并且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封口盖设于液压筒的另一端,所述外筒的一端设于第二内筒与液压筒之间,并且外筒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封口盖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封口盖设于外筒的外端,所述液压筒、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外筒同轴分布,所述底座、第一内筒和第一封口盖构成第一腔室,所述底座、第一内筒、第二内筒和第一封口盖构成第二腔室,所述底座、第二内筒、液压筒和第二封口盖构成第三腔室,所述外筒、第二封口盖、第三封口盖构成第四腔室,所述活塞杆设于第四腔室内,其一端固定于第三封口盖,另一端穿过第一封口盖向第一腔室延伸,所述活塞设于活塞杆上且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活塞杆上,并且分布第一封口盖与第三封口盖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活塞杆上,并且分布第一封口盖与活塞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一调节安装槽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二调节安装槽的第二流道、连通第一调节安装槽与气囊安装槽的第三流道、连接第二调节安装槽与气囊安装槽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调节安装槽和第二调节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分别设于第一调节安装槽、第二调节安装槽上,所述气囊装置设于气囊安装槽上,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第四腔室内套设有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向阻尼调节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口盖包括分别套设于活塞杆上的第一封口套、第二封口套,所述第一封口套的圆周外侧面设有阶梯部,使得第一封口套形成呈环状结构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于第一支撑面上,所述第一内筒的一端抵靠于第二支撑面上,所述第二内筒的一端抵靠于第三支撑面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钟颜宝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博汉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