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75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4
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与潜器连接的潜器连接段,其内部配合安装有坐底支撑段;连接段壳体的内壁面上下间隔设置有连接段弹簧台阶和支撑段弹簧台阶,两者之间安装避震弹簧;位于支撑段弹簧台阶的底部安装有压力补偿器,坐底支撑段的外壁面与连接段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安装有上下间隔的连接段封板和阻尼盘,在连接段封板下方形成充油密封腔;坐底支撑段的内壁面安装有支撑段封板,支撑段封板上方的坐底支撑段上开有输油孔,位于连接段壳体的外壁面通过销轴安装有对称的减速板,可以方便的实现潜器海底坐底时提供缓冲的坐底支架缓冲装置,配合潜水器实现坐离底作业任务,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装置
,尤其是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潜水器可服务于深海探测与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作业任务,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有效执行包括深海微生物环境参数检测、保证取样及原位研究,海洋生态、物理及海底地质原位观测与实时研究,水下科研设施的布放、回收、维护与维修,水下生产保障作业,水下突发事件现场观察作业及水下生产系统、设备的辅助安装与维修作业等。
[0003]目前,潜水器实现坐底任务主要通过潜水器底部安装固定支架或底部直接接触海底实现,其中底部安装固定支架通过支架与海底接触的方式实现坐底,这种方式潜水器只能选择相对平坦的硬质海底进行坐底作业。
[0004]潜器坐底作业属于危险工况,受海底地形、海底流、潜器坐底速度、潜器排水量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潜器坐底后状态难以准确预判,存在结构冲击损坏、姿态不可控等诸多风险。如坐底速度较大或潜器本身排水量较大,坐底过程中会对坐底支架或潜器本身造成较大冲击,有可能导致坐底支架、耐压结构等部件受损,进而影响潜器自身安全;如潜器坐底过程中处于微负浮力或零浮力状态,坐底后因海底反作用力会产生反复弹跳,造成潜器姿态不受控制,影响设备使用或舱内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及使用方法,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潜器海底坐底时提供缓冲的坐底支架缓冲装置,配合潜水器实现坐离底作业任务,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包括与潜器连接的潜器连接段,所述潜器连接段的内部配合安装有坐底支撑段,坐底支撑段与坐底装置接触海底部分连接,所述坐底支撑段伸出潜器连接段底部;
[0008]潜器连接段的结构为:包括顶部呈敞口的薄壁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壳体,连接段壳体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处配合安装坐底支撑段,连接段壳体的内壁面上下间隔设置有连接段弹簧台阶和支撑段弹簧台阶,连接段弹簧台阶和支撑段弹簧台阶之间安装避震弹簧;
[0009]位于支撑段弹簧台阶的底部安装有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位于坐底支撑段的顶面,坐底支撑段的外壁面与连接段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安装有上下间隔的连接段封板和阻尼盘,在连接段封板下方形成充油密封腔,充油密封腔被阻尼盘分成上半充油密闭腔体和下半充油密闭腔体,阻尼盘上开有阻尼孔;
[0010]坐底支撑段的内壁面安装有支撑段封板,支撑段封板上方的坐底支撑段上开有输油孔;
[0011]位于连接段壳体的外壁面通过销轴安装有对称的减速板,每块减速板的底面中间位置与连接段壳体之间安装柔性支撑管,同时柔性支撑管穿过连接段壳体后与坐底支撑段内部空腔连通。
[00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13]所述潜器连接段为半封闭空腔结构。
[0014]所述坐底支撑段为杆状半封闭空腔结构。
[0015]所述连接段壳体的外壁面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销轴,销轴连接减速板。
[0016]单块减速板成圆弧形结构,减速板闭合时,正好包裹在连接段壳体的外壁面并共形。
[0017]所述柔性支撑管与连接段壳体之间通过法兰盘或密封胶连接。
[0018]所述潜器连接段与坐底支撑段同轴安装。
[0019]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准备工作,将缓冲装置安装于潜水器坐底支架上;
[0021]S2:当潜器坐底时,坐底支撑段触底,由于潜器自身重量及坐底时存在速度,潜器连接段受压带动避震弹簧压缩,吸收潜器坐底势能及动能,起到减震作用;
[0022]S3:避震弹簧被压缩到位后,潜器连接段继续垂向向下运动,此时连接段封板压缩充油密闭腔内的油液,加速通过阻尼盘上阻尼孔,此时,阻尼孔起到消耗潜器势能及动能作用;
[0023]S4:当潜器连接段向下运动压缩充油密闭腔内的油液时,由于阻尼孔存在,油液无法及时向下半充油密闭腔体流动,导致油液会向柔性支撑管内流动,此时柔性支撑管与上半充油密闭腔体连通,柔性支撑管充满带压油液后形成硬性支撑效果,支撑减速板展开,减速板展开后与海水作用,克服海水阻力同样会消耗潜器势能及动能;
[0024]S5:当潜器坐底到最低点后,由于避震弹簧已被压缩到位,避震弹簧会反向弹起,导致潜器处于坐底后反弹状态;此时潜器连接段受避震弹簧的作用垂向向上运动,充油密闭腔内油液会受压由下半充油密闭腔体向上半充油密闭腔体流动,同样通过阻尼盘上的阻尼孔,消耗动能;柔性支撑管与密闭腔的接口处于下半充油密闭腔体,油液仍会向柔性支撑管内流动,柔性支撑管充满带压油液后形成硬性支撑效果,支撑减速板展开,减速板展开后与海水作用,克服海水阻力同样会消耗潜器动能。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在潜器坐底下降过程中,可通过装置内避震弹簧可吸收潜器下降触底过程中的动能,带来显著的避震效果,降低对坐底装置及潜器结构的冲击;同时装置内密闭腔阻尼孔及减速板可消耗潜器下降触底过程及触底后可能的弹起过程中的动能,可快速实现潜器坐底后的静止状态。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无动力减震技术路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
[0028]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作潜水器坐底过程中减缓对潜器本体的冲击及快速消除潜器震荡。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剖视图(展开状态)。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回收状态)。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剖视图(回收状态)。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回收状态)。
[0035]其中:1、潜器连接段;2、减速板;3、坐底支撑段;4、避震弹簧;5、压力补偿器;6、柔性支撑管;7、阻尼盘;8、充油密闭腔;801、上半充油密闭腔体;802、下半充油密闭腔体;9、支撑段封板;10、输油孔;11、连接段封板;12、连接段壳体;13、连接段弹簧台阶;14、支撑段弹簧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包括与潜器连接的潜器连接段1,潜器连接段1的内部配合安装有坐底支撑段3,坐底支撑段3与坐底装置接触海底部分连接,坐底支撑段3伸出潜器连接段1底部;
[0038]潜器连接段1的结构为:包括顶部呈敞口的薄壁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壳体12,连接段壳体1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处配合安装坐底支撑段3,连接段壳体12的内壁面上下间隔设置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潜器连接的潜器连接段(1),所述潜器连接段(1)的内部配合安装有坐底支撑段(3),坐底支撑段(3)与坐底装置接触海底部分连接,所述坐底支撑段(3)伸出潜器连接段(1)底部;潜器连接段(1)的结构为:包括顶部呈敞口的薄壁圆柱体结构的连接段壳体(12),连接段壳体(1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处配合安装坐底支撑段(3),连接段壳体(12)的内壁面上下间隔设置有连接段弹簧台阶(13)和支撑段弹簧台阶(14),连接段弹簧台阶(13)和支撑段弹簧台阶(14)之间安装避震弹簧(4);位于支撑段弹簧台阶(14)的底部安装有压力补偿器(5),压力补偿器(5)位于坐底支撑段(3)的顶面,坐底支撑段(3)的外壁面与连接段壳体(12)的内壁面之间安装有上下间隔的连接段封板(11)和阻尼盘(7),在连接段封板(11)下方形成充油密封腔(8),充油密封腔(8)被阻尼盘(7)分成上半充油密闭腔体(801)和下半充油密闭腔体(802),阻尼盘(7)上开有阻尼孔;坐底支撑段(3)的内壁面安装有支撑段封板(9),支撑段封板(9)上方的坐底支撑段(3)上开有输油孔(10);位于连接段壳体(12)的外壁面通过销轴安装有对称的减速板(2),每块减速板(2)的底面中间位置与连接段壳体(12)之间安装柔性支撑管(6),同时柔性支撑管(6)穿过连接段壳体(12)后与坐底支撑段(3)内部空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器连接段(1)为半封闭空腔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底支撑段(3)为杆状半封闭空腔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壳体(12)的外壁面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销轴,销轴连接减速板(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潜水器坐底支架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块减速板(2)成圆弧形结构,减速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