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及其清洗制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79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硅片及其清洗制绒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对硅片依次进行前清洗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对前清洗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对制绒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液去除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其中,混合水洗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硅片采用所述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热水洗和温水洗相结合,能快速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药液,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水洗过程所需的水量,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片及其清洗制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硅片及其清洗制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异质结电池片的清洗制绒工艺,包括粗抛、前清洗、水洗、制绒、后清洗、慢提拉和烘干等多道处理工序,在粗抛、前清洗、后清洗等工序中,均需要在碱洗或酸洗后对硅片进行常温水洗,除去硅片表面残留的混合溶液。
[0003]然而,采用常温水洗方式去除硅片残留的混合溶液(酸碱溶液)存在如下问题:清洗效果差,清洗时间长,通常需要设置几个清洗槽来进行分步清洗以缩短清洗时间,反复清洗化学药液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片及其清洗制绒方法,通过热水洗和温水洗相结合,能快速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药液,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水洗过程所需的水量,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对硅片依次进行前清洗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对前清洗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对制绒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液去除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其中,所述混合水洗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硅片的前清洗处理、制绒处理和制绒液去除处理中,都会将硅片置于相应的药液进行浸泡清洗,先后完成硅片的表面机械损伤去除、绒面形成以及制绒液去除的工作;在每次药液处理硅片后,都需要对硅片进行水洗处理,其中,先对硅片进行热水清洗,能够迅速清除硅片表面残留的大部分药液,然后对硅片进行温水清洗,以洗去硅片表面剩余部分的药液;这相对于只采用温水洗方式,能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所用的水量,可以提高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水洗的温度为42℃~70℃。如此设置,在热水洗过程中,既能促使残留的药液与硅片表面快速分离,又能保证硅片不会因水温过高而受影响。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包括如下的步骤:将硅片置于热水槽内浸泡清洗;再将硅片置于温水槽内浸泡清洗。
[0009]如此设置,能将硅片先后置于热水槽和温水槽进行浸泡清洗,可以缩短从热水洗切换至温水洗的时间,有助提升水洗效率。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利用第一槽体将所述温水槽的前m次排水中的水进行回收;其中,m≥1;将所述第一槽体的水回流至所述热水槽;利用第二槽体将所述温水槽的第m次后排水中的水进行回收;将所述第二槽体的水回流至所述温水槽内。
[0011]由于硅片依次经历热水洗和温水洗,硅片表面残留的大部分溶液已经在热水洗过程中被去除,在前m次温水洗所排放的水满足热水槽的水质要求,因此,可以将这部分排放水通过第一槽体进行回收,并在热水槽内再利用,在第m次温水洗后所排放的水满足温水槽的水质要求,因此,可以将这部分排放水通过第二槽体进行回收,并再利用于温水洗工作中,能够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清洗成本,同时保证硅片能获得好的清洗制绒效果。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将所述热水槽的前n次排水中的水进行外排;其中,n≥1;利用第一槽体将所述热水槽的第n次后排水中的水进行回收。
[0013]在前n次热水洗工作中,硅片表面残留的大部分溶液已被清除,此时,热水槽内的水所含杂质多,则需要将其完全外排,避免其影响后续热水洗的效果,有助缩短清洗时间;在第n次后的热水洗工作中,所排放的水达到热水槽的水质要求,通过第一槽体将该部分的排放水进行回收,并循环利用于热水槽中,不仅令水资源的利用率更大,而且还实现热量循环回收利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清洗成本。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硅片依次进行前清洗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包括如下的步骤:对硅片先进行酸处理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杂质,再进行混合水洗;对硅片先进行碱处理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再进行混合水洗。
[0015]在完成对硅片的酸处理后,能清除掉硅片表面的杂质,然后采用混合水洗方式,快速有效地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酸溶液;在完成杂质去除后,对硅片进行碱处理,旨在清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然后通过混合水洗方式,高效地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碱溶液;如此能够缩短硅片的清洗制绒时间,同时为制绒处理工序提供质量佳的硅片,能提高制绒效果。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对硅片进行酸处理中,采用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同时通入臭氧水;其中,氢氟酸的体积比为1%~5%,盐酸的体积比为2%~8%,臭氧水的通入量为20ppm~50ppm。
[0017]采用上述的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来处理硅片,同时给混合溶液通入臭氧水,能够很好地去除硅片表面的杂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对硅片进行碱处理中,先采用40℃~90℃、氢氧化钾的体积比为1%~4%的溶液,再采用40℃~90℃、氢氧化钾的体积比为1%~3%,双氧水的体积比为3%~8%的混合溶液。
[0019]在硅片的碱处理过程中,首先采用上述的氢氧化钾溶液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从而完成粗抛工作;然后再采用上述的氢氧化钾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去除硅片表面残
留的有机溶液及机械损伤。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对制绒后的硅片进行制绒液去除处理中,采用40℃~90℃、氢氧化钾的体积比为2%~5%,双氧水的体积比为8%~15%的混合溶液。
[0021]在完成制绒工作后,采用上述的氢氧化钾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处理硅片,将硅片表面残留的制绒添加剂进行清除,避免硅片出现过度腐蚀。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对制绒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液去除处理以及混合水洗之后,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将硅片置于10℃~25℃、氢氟酸的体积比为1%~4%、盐酸的体积比为2%~8%的混合溶液中,同时按20ppm~50ppm的量通入臭氧水,然后对硅片进行水洗。
[0023]在完成制绒液去除工作后,采用上述的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并使用臭氧水,以对硅片表面初步形成的金字塔结构进行修饰,进一步降低硅片的反射率;然后通过水洗处理,去除硅片表面残留的混合溶液。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对前清洗后的硅片进行制绒处理中,从硅片的相对两侧分别补充制绒液,并使制绒液分别沿硅片的正面和反面流动。
[0025]在使用制绒液处理硅片的过程中,从硅片的相对两侧分别通入制绒液,而且,制绒液会分别沿着硅片的正反两面流动,能增大制绒液与硅片之间的接触面,而且,硅片的正反面能更快接触到制绒液,促使硅片表面能够形成连续均匀的绒面,降低硅片的反射率,同时,令制绒效率更高。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制绒槽的宽度方向布置关于硅片对称的两个制绒液补充组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对硅片依次进行前清洗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对前清洗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对制绒后的硅片依次进行制绒液去除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其中,所述混合水洗的步骤包括: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洗的温度为42℃~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包括如下的步骤:将硅片置于热水槽内浸泡清洗;再将硅片置于温水槽内浸泡清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利用第一槽体将所述温水槽的前m次排水中的水进行回收;其中,m≥1;将所述第一槽体的水回流至所述热水槽;利用第二槽体将所述温水槽的第m次后排水中的水进行回收;将所述第二槽体的水回流至所述温水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进行热水洗和温水洗,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将所述热水槽的前n次排水中的水进行外排;其中,n≥1;利用第一槽体将所述热水槽的第n次后排水中的水进行回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硅片依次进行前清洗处理以及混合水洗,包括如下的步骤:对硅片先进行酸处理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杂质,再进行混合水洗;对硅片先进行碱处理以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再进行混合水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片的清洗制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硅片进行酸处理中,采用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同时通入臭氧水;其中,氢氟酸的体积比为1%~5%,盐酸的体积比为2%~8%,臭氧水的通入量为20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