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96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包括:接收道岔表示电压、道岔动作曲线、道岔继电器状态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保存到数据库;分析数据库中的1DQJ状态,依据1DQJ是否吸起执行动态诊断步骤或静态诊断步骤;其中,静态诊断步骤中,定时读取数据,在1DQJ状态为落下且DBJ状态为吸起时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定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定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在1DQJ状态为落下且FBJ状态为吸起时进入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反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反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动态诊断步骤中,根据道岔动作曲线的转动位置,执行相应的诊断逻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客观、持久地对道岔故障进行诊断。行诊断。行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道岔是一种使轨交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其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道岔原来是由人工扳道,现在都是由计算机进行控制。
[0003]由于道岔属于股道之间变道的关键节点,其变道不允许出现失败的可能,否则可能导致列车脱轨,因此,对道岔的电气控制需要确保万无一失,这就需要对道岔故障进行诊断,及时排除故障。
[0004]道岔的控制主要依赖继电器,传统的道岔故障诊断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查:1、人工确认继电器状态;2、人工车辆分线盘电压;3、人工到室外车辆线缆的电压。人工检查的方式,故障诊断的效率很低,另外,人工检查的方式,受经验和专注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以客观、高效地完成道岔故障诊断。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8]接收道岔表示电压、道岔动作曲线、道岔继电器状态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保存到数据库;
[0009]分析数据库中的1DQJ状态,依据1DQJ是否吸起执行动态诊断步骤或静态诊断步骤;其中,
[0010]静态诊断步骤中,根据1DQJ状态和DBJ、FBJ状态的吸起/落下状态,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或反位静态诊断逻辑;
[0011]动态诊断步骤中,根据道岔动作曲线的转动位置,执行相应的诊断逻辑。
[0012]优选的,所述静态诊断步骤中,定时从数据库中读取一次1DQJ状态和DBJ、FBJ状态进行判断,以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或反位静态诊断逻辑。
[0013]优选的,所述静态诊断步骤中,1DQJ状态为落下且DBJ状态为吸起则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定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定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1DQJ状态为落下且FBJ状态为吸起,则进入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反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反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
[0014]优选的,所述动态诊断步骤中,根据道岔动作位置从定位转动到反位、定位转动到故障位、反位转动到定位,或者反位转动到故障位,执行相应的诊断逻辑。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继电器联锁采集道岔的电压、电流数据,借助计算机进行智能诊断,采集的数据全面、持久,能够对道岔进行全周期的诊断,诊断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诊断结果
客观。
[0017]2、本专利技术借助计算机分析道岔的电压、电流数据来对道岔故障进行诊断,不需要人工逐一采集和分析数据,诊断过程高效,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大幅缩短故障排查时间。
[0018]3、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解析的数据以及诊断结果给出故障范围及对故障电路图动态展示,方便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和修复。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20]图1是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2]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3]本专利技术道岔智能诊断方法的整体解决思路如下:
[0024]1.报警逻辑判断:根据采集源分为三类,即:动态、静态类故障和异常,缺口异常报警、转辙机动作次数超限。动态类、静态类故障和异常基于动作曲线(动作电流曲线和功率曲线)和表示电压判断;缺口异常报警根据缺口监测的缺口数据判断;转辙机动作次数超限根据转辙机动作次数统计判断。
[0025]2.动态类故障判断根据道岔动作位置(道岔动作曲线)分为定位到定位、定位到故障位、反位到反位、反位到故障位,动态类异常判断根据道岔动作位置分为定位到反位,反位到定位;静态类故障和异常判断均通过表示电压监听判断。
[0026]3.故障类报警逻辑判断针对道岔失表的判断,且故障类判断出的报警均为I类报警。异常类报警逻辑判断,针对故障数据异常,但未造成失表的情况。
[0027]4.I类报警有唯一性,即同次故障同时只有一个报警。异常类报警不具有唯一性,同时可存在多个异常类报警。I、II、III类报警。
[0028]参见附图1,基于继电器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一、微机监测发送道岔表示电压、道岔动作曲线、道岔继电器状态报文到故障诊断系统。
[0030]二、故障诊断系统接收到微机监测发送的道岔表示电压、道岔动作曲线、道岔继电器状态报文后进行解析,将解析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保存到数据库。
[0031]三、依据数据库中记录的数据进行道岔诊断。
[0032]分析数据库中的1DQJ(继电器)状态,判断1DQJ是否吸起,若有吸起则进行动态诊断,没有吸起则进行静态诊断。
[0033]四、静态诊断步骤
[0034]每隔2秒(或其他周期)从数据库读取一次1DQJ状态和DBJ、FBJ状态。根据1DQJ状态
和DBJ、FBJ状态的吸起/落下状态,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或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其中,1DQJ状态为落下且DBJ状态为吸起则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定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定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1DQJ状态为落下且FBJ状态为吸起,则进入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反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反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
[0035]1.如果当前采集时间点1DQJ状态为落下且DBJ状态为吸起,则进入定位静态诊断逻辑,获取此时定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
[0036]1)、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8V~40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65V~7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内表示继电器支路开路(X4室内断线)”。
[0037]2)、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17V~24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二极管短路”。
[0038]3)、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100V~120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二极管支路开路(室外X2断线)或X1室外开路”。
[0039]4)、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0V~0.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1.室内表示电路故障2.室外继电器支路断线(X4室外断线)”。
[0040]5)、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V~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2V~5V,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道岔表示电压、道岔动作曲线、道岔继电器状态报文进行解析,将解析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并保存到数据库;分析数据库中的1DQJ状态,依据1DQJ是否吸起执行动态诊断步骤或静态诊断步骤;其中,静态诊断步骤中,根据1DQJ状态和DBJ、FBJ状态的吸起/落下状态,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或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动态诊断步骤中,根据道岔动作曲线的转动位置,执行相应的诊断逻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诊断步骤中,定时从数据库中读取一次1DQJ状态和DBJ、FBJ状态进行判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诊断步骤中,1DQJ状态为落下且DBJ状态为吸起则执行定位静态诊断逻辑,定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定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1DQJ状态为落下且FBJ状态为吸起,则进入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反位静态诊断逻辑依据反表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值进行诊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静态诊断逻辑,包括:1)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8V~40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65V~7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内表示继电器支路开路/X4室内断线”。2)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17V~24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二极管短路”;3)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100V~120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二极管支路开路/室外X2断线,或X1室外开路”;4)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0V~0.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1.室内表示电路故障2.室外继电器支路断线/X4室外断线”;5)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V~5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2V~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内二极管支路开路/室内X2断线”;6)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8V~40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40V~51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电阻短路”;7)判断定表直流电压是否在15V~21V,并且定表交流电压是否在65V~7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双电阻中有一个开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位静态诊断逻辑,包括:1)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8V~40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65V~7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内表示继电器支路开路/X5室内断线)”;2)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17V~24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二极管短路”;3)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100V~120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二极管支路开路/室外X3断线,或X1室外开路”;4)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0V~0.5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0V~0.5V,满足条件
则输出诊断结果:“1.室内表示电路故障2.室外继电器支路断线/X5室外断线”;5)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V~5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2V~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内二极管支路开路/室内X3断线”;6)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28V~40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40V~51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电阻短路”;7)判断反表直流电压是否在15V~21V,并且反表交流电压是否在65V~75V,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双电阻中有一个开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诊断步骤中,根据道岔动作位置从定位转动到反位、定位转动到故障位、反位转动到定位,或者反位转动到故障位,执行相应的诊断逻辑。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道岔动作位置从定位转动到反位时,所述动态诊断步骤包括:1)判断本组道岔动作曲线是否具备A、B相前小台阶,如果具备则进行下一步判断;2)判断本组A、B、C三相电流曲线中各自的最大电流值是否都大于设定的最大电流标准值,如果满足条件则进行下一步判断;3)判断本组道岔动作曲线是否具备A、C相后小台阶,如果具备则进行下一步判断;4)判断A、C相前小台阶数值是否大于0.9安培,或者A、C相后小台阶数值是否大于0.9安培;5)满足条件(4)则判断本次采集时间点反表直流电压值是否在28V~40V内,并且反表交流电压值是否在40V~51V内,满足二者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电阻短路";6)判断A、C相前小台阶数值是否在0~0.3安培,或者A、C相后小台阶数值是否在0~0.3安培;7)满足条件(6)则判断本次采集时间点反表直流电压值是否在15V~21V内,并且反表交流电压值是否在65V~75V内,满足二者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外双电阻中有一个开路"。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继电联锁的道岔智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道岔动作位置从定位转动到故障位时,所述动态诊断步骤包括:1)判断本组道岔动作曲线是否具备A、B相前小台阶;2)不满足条件(1),判断A、B、C三相电流曲线是否值都为零;3)满足条件(2),则输出诊断结果:"DBQ故障";4)不满足条件(2),判断在0.3秒内A、B相电流曲线值是否都在0.4~0.6安培内;5)满足条件(4),判断A、B相电流曲线的最大值是否都大于设定的最大电流标准值,并且C相电流曲线的最大值小于0.2安培,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X3断线";6)不满足条件(4),判断在0.3秒内A、C相电流曲线值是否都在0.4~0.6安培内;7)满足条件(6),判断A、C相电流曲线的最大值是否都大于设定的最大电流标准值,并且B相电流曲线的最大值小于0.2安培,满足条件则输出诊断结果:"室内X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立正肖尧李杨刘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众合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