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85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坠组件能够将车轮进行位置限定,在防坠组件的止坠板上设置销轴一、滑槽以及安装腔内部的导向槽,经过止坠板和安装腔的转动节点沿滑槽移动,同时销轴一会以导向槽进行移动以及转动,进而使得止坠板直接远离车轮,而不会发生直接旋转外刮车轮破坏其表面,如果不进行改进势必造成止坠板外刮车轮表面或者需要将车轮向远离电梯门一侧移动才能使得止坠板向安装腔内部移动使得通道畅通。畅通。畅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安全的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电梯通常称为施工升降机,但施工升降机包括的定义更宽广,施工平台也属于施工升降机系列。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几乎所有的高层建筑物都在安装使用。
[0003]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的使用普及,电动三轮车、电动劳动车逐渐在建筑工地普及,在砌筑、抹灰、装饰装修阶段各种材料往楼上楼下运输时经常采用电动载具通过施工电梯进行,但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例如电动载具存在刹车不稳的问题,在电梯吊笼上行或下行时,车轮容易滚动,进入碰撞电梯门,由于载具上一般承载有各种材料,重量大,经常发生电动载具冲出施工电梯吊笼,造成车毁人亡,以上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行业一直未出台相关政策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包括安装于电梯吊笼内部的多组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梯吊笼内部的安装腔以及位于安装腔顶部左侧的企口,安装腔内部安装有复位件,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止坠板,复位件的自由端与止坠板连接,位于安装腔内部的止坠板端部在工况下经复位件作用抵接于安装腔底部。
[0007]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止坠板上安装有销轴一,销轴一位于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的右侧,安装腔内部安装有与销轴一适配的导向槽,止坠板上设置有滑槽,导向槽包括水平部和导向部,水平部适于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沿滑槽直线运动,导向部为以止坠板与安装腔的转动节点为圆心、销轴一和止坠板与安装腔的转动节点的最大距离为半径的圆弧,销轴一位于导向部的顶部时止坠板的左端和企口适配,导向部适于销轴一以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向靠近企口方向转动进行导向。
[0008]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复位件包括稳定杆,稳定杆的顶部铰接于止坠板上,铰接点位于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的左侧,稳定杆上设置有导槽,导槽内部活动连接有销轴二,销轴二安装于安装腔内部。
[0009]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的自由端和销轴二连接。
[0010]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
坠装置,使用步骤如下:
[0011]当电动载具从施工电梯门进入电梯吊笼时,电动载具行驶至装置位置时,在电动载具及所载货物重力作用止坠板,止坠板会压缩复位件,止坠板动作后搭接在企口上,通道畅通,电动载具顺利通过,当车轮通过后在复位件作用止坠板使其自动复位;电梯吊笼上行或下行过程中,电动载具欲从施工电梯门走出电梯吊笼时,车轮会与止坠板的顶部抵接发生接触,止坠板的底端与安装腔底部将车轮反向作用,电动载具在反作用力下,无法自行冲撞电梯门;
[0012]电梯吊笼运行至预定高度后,施工电梯门打开,通过车轮向前运动一小段距离,外力作用止坠板致使止坠板适配于企口内,通道畅通,电动载具顺利通过该处以及施工电梯门脱离电梯吊笼。
[0013]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坠装置,使用步骤如下:
[0014]当电动载具从施工电梯门进入电梯吊笼时,电动载具行驶至装置位置时,在电动载具及所载货物重力作用止坠板,止坠板会先经销轴一沿水平部发生水平右行、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沿滑槽发生下行,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和销轴一之间的间距逐步增大至最大值,后经销轴一沿导向部发生旋转、止坠板会以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转动,转动至止坠板的右端搭接于企口内,通道畅通,电动载具顺利通过,过程中复位件会被持续压缩,当车轮通过后在复位件作用止坠板使其自动复位;
[0015]电梯吊笼上行或下行过程中,电动载具欲从施工电梯门走出电梯吊笼时,车轮会与止坠板的顶部抵接发生接触,止坠板的底端与安装腔底部将车轮反向作用,电动载具在反作用力下,无法自行冲撞电梯门;
[0016]电梯吊笼运行至预定高度后,施工电梯门打开,外力作用止坠板顶部致使止坠板适配于企口内,车轮只需要保持原地即可,止坠板动作和上述通道畅通的动作一致,止坠板会直接脱离车轮而不会发生先向车轮靠近后逐步远离的动作,通道畅通后电动载具顺利通过该处以及施工电梯门脱离电梯吊笼。
[0017]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坠装置,使用步骤如下:
[0018]当电动载具从施工电梯门进入电梯吊笼时,电动载具行驶至装置位置时,在电动载具及所载货物重力作用止坠板,止坠板会先经销轴一沿水平部发生水平右行、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沿滑槽发生下行,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和销轴一之间的间距逐步增大至最大值,后经销轴一沿导向部发生旋转、止坠板会以止坠板和安装腔转动节点转动,转动至止坠板的右端搭接于企口内,通道畅通,电动载具顺利通过,过程中稳定杆会持续压缩弹性件,当车轮通过后在弹性件作用止坠板使其自动复位;
[0019]电梯吊笼上行或下行过程中,电动载具欲从施工电梯门走出电梯吊笼时,车轮会与止坠板的顶部抵接发生接触,止坠板的底端与安装腔底部将车轮反向作用,电动载具在反作用力下,无法自行冲撞电梯门;
[0020]电梯吊笼运行至预定高度后,施工电梯门打开,外力作用止坠板顶部致使止坠板适配于企口内,止坠板动作和上述通道畅通的动作一致,通道畅通后电动载具顺利通过该处以及施工电梯门脱离电梯吊笼。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防坠组件能够将车轮进行位置限定,在防坠组件的止坠板上设置销轴一、滑槽以及安装腔内部的导向槽,经过止坠板和安装腔的转动节点沿滑槽移动,同时销轴一会以导向槽进行移动以及转动,进而使得止坠板直接远离车轮,而不会发生直接旋转外刮车轮破坏其表面,如果不进行改进势必造成止坠板外刮车轮表面或者需要将车轮向远离电梯门一侧移动才能使得止坠板向安装腔内部移动使得通道畅通。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通道畅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防坠工况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中销轴一处于水平部和导向部节点处的工况图;
[0026]图5为图3中通道畅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防坠工况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中销轴一处于水平部和导向部节点处的工况图;
[0029]图8为图6中通道畅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电梯吊笼内部的多组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梯吊笼内部的安装腔(1)以及位于安装腔(1)顶部左侧的企口(2),安装腔(1)内部安装有复位件(4),安装腔(1)内转动安装有止坠板(3),复位件(4)的自由端与止坠板(3)连接,位于安装腔(1)内部的止坠板(3)端部在工况下经复位件(4)作用抵接于安装腔(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坠板(3)上安装有销轴一(5),销轴一(5)位于止坠板(3)和安装腔(1)转动节点的右侧,安装腔(1)内部安装有与销轴一(5)适配的导向槽(6),止坠板(3)上设置有滑槽(7),导向槽(6)包括水平部和导向部,水平部适于止坠板(3)和安装腔(1)转动节点沿滑槽(7)直线运动,导向部为以止坠板(3)与安装腔(1)的转动节点为圆心、销轴一(5)和止坠板(3)与安装腔(1)的转动节点的最大距离为半径的圆弧,销轴一(5)位于导向部的顶部时止坠板(3)的左端和企口(2)适配,导向部适于销轴一(5)以止坠板(3)和安装腔(1)转动节点向靠近企口(2)方向转动进行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包括稳定杆,稳定杆的顶部铰接于止坠板(3)上,铰接点位于止坠板(3)和安装腔(1)转动节点的左侧,稳定杆上设置有导槽(8),导槽(8)内部活动连接有销轴二(9),销轴二(9)安装于安装腔(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8)内部安装有弹性件(10),弹性件(10)的自由端和销轴二(9)连接。5.一种施工电梯吊笼内电动载具防坠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装置,使用步骤如下:当电动载具从施工电梯门进入电梯吊笼时,电动载具行驶至装置位置时,在电动载具及所载货物重力作用止坠板(3),止坠板(3)会压缩复位件(4),止坠板(3)动作后搭接在企口(2)上,通道畅通,电动载具顺利通过,当车轮通过后在复位件(4)作用止坠板(3)使其自动复位;电梯吊笼上行或下行过程中,电动载具欲从施工电梯门走出电梯吊笼时,车轮会与止坠板(3)的顶部抵接发生接触,止坠板(3)的底端与安装腔(1)底部将车轮反向作用,电动载具在反作用力下,无法自行冲撞电梯门;电梯吊笼运行至预定高度后,施工电梯门打开,通过车轮向前运动一小段距离,外力作用止坠板(3)致使止坠板(3)适配于企口(2)内,通道畅通,电动载具顺利通过该处以及施工电梯门脱离电梯吊笼。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厍龙斌刘亦奇朱宾李秉坤杨红星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