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柔性机械手的柔性传输单元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机械手的柔性传输单元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的高度智能工厂,可以做到全自动化的无人操作,这种高度的智能化对于设备的要求是极高的。再者有些智能工厂的产线,一条产线上有着不同的产品在生产,对于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工艺进行加工。这种操作是一种柔性化的加工方式,不在受产品的结构、外形、尺寸、加工要求等的约束,可以做到采用适合的加工路径,针对每一种产品来说都是优越的加工方式,对于工厂的制造成本来说也是相对较小的。
[0003]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与进化,柔性机械手慢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柔性机械手相对于刚性机械手有着更加柔性的运动模式,类似于大象的鼻子、章鱼的触手、蛇的身体,是一种无限关节叠加在一起的机械手。而刚性机械手就类似于人类的手臂,是一种具有刚性关节组成的机械手,在运动的过程之中受到了关节运动的限制,需要通过编程才能实现相关的运动,在其工程之中还需要考虑关节之间会不会发生运动干涉。
[0004]通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机械手的柔性传输单元,包括若干柔性传输单元模块(2)、若干滚轮输送机构、拉绳驱动模块(3);所述柔性传输单元模块(2)包括球瓦(9)、柔性单元支撑架(2
‑
4)、大直齿轮(2
‑
3)、与大直齿轮(2
‑
3)啮合的小直齿轮(2
‑
5)滚轮、导向板(2
‑
8)、驱动小直齿轮(2
‑
5)转动的微型减速电机(2
‑
9);所述球瓦(9)连接在球瓦安装环(2
‑
1)之间,所述柔性单元支撑架(2
‑
4)位于所述球瓦安装环(2
‑
1)之间;所述大直齿轮(2
‑
3)和所述小直齿轮(2
‑
5)安装在所述柔性单元支撑架(2
‑
4)上,圆形的槽型板(2
‑
2)固定于所述大直齿轮(2
‑
3)上,槽型板(2
‑
2)中央设有圆形通过口,槽型板(2
‑
2)上还设有若干自外向内逐渐靠近圆形通过口的弧形槽,所述滚轮输送机构与大直齿轮(2
‑
3)分别位于槽型板(2
‑
2)正反两面,且滚轮输送机构位于槽型板(2
‑
2)与导向板(2
‑
8)之间;导向板(2
‑
8)上设有与滚轮输送机构配合的直槽,该直槽自导向板(2
‑
8)中心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滚轮输送机构包括保护钣金(11
‑
4)、安装于保护钣金(11
‑
4)内的滚轮(2
‑
7)、驱动滚轮转动的滚轮驱动装置、位于保护钣金(11
‑
4)一个表面并穿过弧形槽的第一导引柱,位于保护钣金(11
‑
4)另一个表面并穿过直槽的第二导引柱;若干滚轮输送机构的滚轮(2
‑
7)均面向中心并分布于圆形通过口周围;当大直齿轮(2
‑
3)被小直齿轮(2
‑
5)带动转动时,槽型板(2
‑
2)随大直齿轮(2
‑
3)正转或反转使滚轮输送机构沿弧形槽导向向内或者向外移动;所述拉绳驱动模块(3)安装在所述柔性传输单元模块(2)后,所述拉绳驱动模块(3)和伺服电机(5)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连接,通过伺服电机(5)带动拉绳驱动模块(3)实现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机械手的柔性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滚轮输送机构还包括微型电机(11
‑
1),保护钣金(11
‑
4)两侧设有滚轮固定板(11
‑
6),所述滚轮(2
‑
7)位于滚轮固定板(11
‑
6)之间,所述微型电机(11
‑
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所述滚轮(2
‑
7)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机械手的柔性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单元支撑架(2
‑
4)为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三个角分别穿过所述球瓦(9)之间,所述柔性单元支撑架(2
‑
4)整体位于所述球瓦安装环(2
‑
1)之间,且不与所述球瓦安装环(2
‑
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柔性机械手的柔性传输单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雨,胥强,杨贺,仇昕阳,潘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