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07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至少包含打孔装置,由花键齿轮(16)、打孔转轴(18)、打孔卡盘(19)和打孔针(20)组成,所述花键齿轮(16)齿轮中心设有花键槽,所述的打孔转轴(18)上部设有花键,用来与花键齿轮(16)配合安装,底部设有半圆柱形螺旋圈,用来驱动打孔针(20)前后运动,所述打孔卡盘(19)底部设有安装脚(31)与机架(1)固定,上部与打孔转轴(18)相连,中部设有矩形卡槽(30)用与安装打孔针(20),所述的打孔针(20)前部为锥形针板,后部为凹凸形棱角的推杆,用来与打孔转轴(18)底部设有的半圆柱形螺旋圈相配合,并能够驱动打孔针(20)前进后退。孔针(20)前进后退。孔针(20)前进后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菌棒打孔机。

技术介绍

[0002]黑木耳是国内目前主要种植的食用菌,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具有抗衰老、降血糖等药理功效,被誉有“素中之王”、“菌中之冠”的美称。“小木耳,大产业”,在木耳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菌棒的生产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必要因素。目前,菌棒打孔机的研究还停留在试验阶段,打孔方式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半机械化为辅,劳动量较大、效率较低,不适宜于当前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如此,申请人提出了结构简单,菌棒打孔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低的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通过机械与电气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实现菌棒的传输与打孔,解决当前人工打孔速度慢、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04]进一步地,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主要包括机架(1)、输进装置(2)、打孔装置(3)、输出装置(4)、动力装置(5)。其中所述的输进装置(2)安装在机架(1)顶部,所述的打孔装置(3)安装在机架(1)中间位置且与输进装置(2)末端相邻,所述的输出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与打孔装置(3)的底部,所述的动力装置(5)主要包括电机、PLC控制器、齿轮、齿条、带轮、轴承、动力轴(26)等组成。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输进装置(2)主要由平带、平带轮、挡板、输进电机、同步带传动等组成。所述的平带平带A(6)与平带B(10),平带A(6)用来输进杂乱的菌棒袋,平带B(10)用来整理杂乱的菌棒,将其输送至一个方向,平带A(6)与平带B(10)成垂直布置形式。所述的挡板用螺栓固定在两个平带传动两侧,平带A(6)上的挡板A(8)防止菌棒掉落,平带B(10)上的挡板B(11)/挡板C(12)用于变向和整理菌棒。所述的输进电机电机A(9)与电机B(13),分别用PLC进行控制。所述的同步带传动同步带A(15)与同步带轮(14),用于给平带B(10)提供动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打孔装置(3)主要由花键齿轮(16)、菌棒入口(17)、打孔转轴(18)、打孔卡盘(19)、打孔针(20)等组成。所述的花键齿轮(16)齿轮中心设有花键槽,与打孔转轴(18)安装连接用来提供动力。所述的打孔转轴(18)上部设有花键,用来与花键齿轮(16)配合安装,底部设有半圆柱形螺旋圈,用来驱动打孔针(20)前后运动。所述的打孔卡盘(19)底部设有安装脚(31)与机架(1)固定,上部与打孔转轴(18)相连,中部设有矩形卡槽(30)用与安装打孔针(20)。所述的打孔针(20)前部为锥形针板,后部为凹凸形棱角的推杆,用来与打孔转轴(18)配合驱动打孔针(20)前进后退。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出装置(4)主要由支撑架、平带C、电机C等组成,安装在打孔装置(3)正下方,用来输送已经打孔的菌棒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装置(5)主要由电机D(25)、PLC控制器、齿轮、齿条、带轮、轴承、动力轴(26)等组成,动力从电机D(25)开始,通过动力轴(26)传递到半圆齿条(27)上,在通过中心轮(28)将动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沿着大齿轮传递给打孔装置(3),一部分通过带传动传递给小齿轮(23)与齿条板(22),齿条板(22)左右移动实现菌棒的固定与脱落。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菌棒散放在平带A(6)上,在电机A(9)的驱动下运动至平带B(10),菌棒在挡板B(11)的作用下实现变向,继续向前运动,菌棒运动至U型斜槽中掉落到打孔装置(3)中,电机在PLC的控制下驱动花键齿轮(16)转动,花键齿轮(16)驱动打孔转轴(18)、打孔卡盘(19)、打孔针(20)向菌棒运动,完成菌棒的打孔动作,然后齿条板(22)与打孔装置(3)分离,菌棒掉落在平带C上,由输出装置(4)输送至一侧,完成整个打孔过程。
[0010]其工作原理为菌棒散放在平带A上,在电机A的驱动下运动至平带B,菌棒在挡板B的作用下实现变向,继续向前运动,菌棒运动至U型斜槽中掉落到打孔装置中,电机在PLC的控制下驱动花键齿轮转动,花键齿轮驱动打孔转轴、打孔卡盘、打孔针向菌棒运动,完成菌棒的打孔动作,然后齿条板与打孔装置分离,菌棒掉落在平带C上,由输出装置输送至一侧,完成整个打孔过程。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与电气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实现菌棒的传输与打孔,解决当前人工打孔速度慢、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进装置(2)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孔装置(3)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花键齿轮(16)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孔转轴(18)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孔卡盘(19)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打孔针(20)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装置(5)示意图;
[0019]图中所示:1

机架、2

输进装置、3

打孔装置、4

输出装置、5

动力装置、6

平带A、7

带轮、8

挡板A、9

电机A、10

平带B、11

挡板B、12

挡板C、13

电机B、14

同步带轮、15

同步带A、16

花键齿轮、17

菌棒入口、18

打孔转轴、19

打孔卡盘、20

打孔针、21

推杆、22

齿条板、23

小齿轮、24

同步带B、25

电机D、26

动力轴、27

半圆齿条、28

中心轮、29

大齿轮、30

矩形卡槽、31

安装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一种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输进装置2、打孔装置3、输出装置4和动力装置5,所述输进装置2安装在机架1顶部,所述打孔装置3安装在机架1中间位置且与输进装置2末端相邻,所述输出装置4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打孔装置3的下方,所述的动力装置5为输进装置2、打孔装置3和输出装置4提供动力,
[0021]所述的打孔装置3由花键齿轮16、打孔转轴18、打孔卡盘19和打孔针20组成,所述花键齿轮16齿轮中心设有花键槽,所述的打孔转轴18上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黑木耳菌棒自动打孔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输进装置(2)、打孔装置(3)、输出装置(4)和动力装置(5),所述输进装置(2)安装在机架(1)顶部,所述打孔装置(3)安装在机架(1)中间位置且与输进装置(2)末端相邻,所述输出装置(4)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打孔装置(3)的下方,所述的动力装置(5)为输进装置(2)、打孔装置(3)和输出装置(4)提供动力,所述的打孔装置(3)由花键齿轮(16)、打孔转轴(18)、打孔卡盘(19)和打孔针(20)组成,所述花键齿轮(16)齿轮中心设有花键槽,所述的打孔转轴(18)上部设有花键,用来与花键齿轮(16)配合安装,底部设有半圆柱形螺旋圈,用来驱动打孔针(20)前后运动,所述打孔卡盘(19)底部设有安装脚(31)与机架(1)固定,上部与打孔转轴(18)相连,中部设有矩形卡槽(30)用与安装打孔针(20),所述的打孔针(20)前部为锥形针板,后部为凹凸形棱角的推杆,用来与打孔转轴(18)底部设有的半圆柱形螺旋圈相配合,并能够驱动打孔针(20)前进后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棒棒马保建王立强李风娟李昆卢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