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带装置和容器的具有这种螺旋形延伸的金属带装置的壁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67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带装置(10),所述金属带装置构造成双层的,所述金属带装置具有第一金属带单元(12)和第二金属带单元(14),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沿带纵向(L)和带横向(Q)延伸并且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带单元(14)与其相应的纵向边缘(16)相邻地并且隔开间距(A)地在两侧或仅在单侧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沿带纵向(L)设置的压印部(20、21)或起伏部。21)或起伏部。21)或起伏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带装置和容器的具有这种螺旋形延伸的金属带装置的壁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带装置,所述金属带装置构造成双层的,所述金属带装置具有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沿带纵向和带横向延伸并且相互连接。
[000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料仓的壁部,所述壁部包括这种金属带装置,其中,第一金属带单元形成外层,并且所述第二金属带单元形成内层,所述金属带装置沿周边构造成螺旋结构,并且所述螺旋结构直接相叠设置的部段分别具有弯边的凸缘,相邻的凸缘以咬口连接的形式直接相互连接,每个凸缘分别在上侧的螺旋层和下侧的螺旋层中具有内侧的第一弯边区域。

技术介绍

[0003]至少当至少一个所述金属单元具有小厚度,以至于不能通过侧向引导将两个金属带单元为了后续的连接相互对齐时,前面所述类型的金属带装置的制造不能提供较大的制造速度。
[0004]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DE 44 16 231 A1中记载了一种金属带装置和一种用于制造这种金属带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相同的速度将两个金属带单元合拢在一起,在将形成一个层的金属带单元与形成另一个层的金属带单元,合拢之前,给所述一个金属带单元设置伸长的起伏部,所述起伏部的延伸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沿带横向的分量,在设有起伏部的金属带单元倾向于横向于行进方向向左或向后偏离于与另一个金属带单元的希望的对齐时,在设有起伏部的金属带单元的右半部或左半部中这样沿纵向拉伸所述设有起伏部的金属带单元,使得相关金属带半部中的各个起伏部展平。/>[0005]这种金属带装置以品牌“Verinox”投放市场并且十数年以来作为前面所述类型的壁部用于制造料仓。这里,各金属带单元在制造过程中相互粘接。
[0006]为了建立在料仓壁部之内螺旋形分布的金属带装置的密封连接,在装配料仓时,将所述金属带装置相邻的纵向边缘弯边以形成向外指向的凸缘,将所述凸缘相互合拢并且接下来通过进一步弯边以咬口连接、特别是双咬口连接的形式将其密封地相互连接。这里,第一金属带单元具有例如3mm的厚度,以便确保料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0007]设置在内侧的、构造成不锈钢金属带单元的第二金属带单元用于构成料仓壁的具有化学耐抗性的内侧,从而在所述料仓中可以存放用作人类或动物食物的物料,如例如谷物。此外,这种不锈钢涂层确保了在料仓内部持久和可靠存放散料或液体方面有高的质量标准。
[0008]在工地的现场制造料仓的由螺旋形延伸的金属带装置组成的壁部时,金属带装置相邻的纵向边缘区域分别翻边形成向外指向的凸缘,所述相邻的翻边的凸缘此时相互拼插,以便接下来在进一步的翻边过程中构成密封的咬口连接。
[0009]此时,在实践中出现下面的问题。通过凸缘的通常以约90
°
的翻边角进行的翻边,
对于双层的金属带装置,在内部的翻边区域中出现高载荷,从而两个金属带单元由于在翻边区域中出现的高塑性变形和伸长倾向于克服粘合连接的作用重新打开,因为会出现垂直于粘合面作用的力。由此,相邻的金属带单元的弯边的凸缘不再能够相互插接,以便接下来建立咬口连接,从而必须采取附加的措施,以便使松脱的、回弹的第二金属带单元重新与第一金属带单元相贴合,由此,能够将相关的凸缘导入相对应的配合凸缘中。这要求付出高耗费和长装配时间,还降低了经济性和接下来要制作的咬口连接的持久可靠的密封功能性。
[0010]这种具有弯边的凸缘的咬口连接的制造例如由DE 2 250 239 A(双咬口连接)或EP 1 181 115 B1(具有焊缝的咬口连接)已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由前面所述的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或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金属带装置,所述金属带装置实现了金属带装置本身经济的制造并且解决了涉及在制造容器的壁部时与简单、快速、安全且持久可靠的咬口连接相关的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技术问题还在于,给出一种容器、特别是料仓的前面所述类型的壁部,所述壁部使得能够经济地装配所述壁部并且消除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在拼装相邻金属带单元的凸缘以便构成咬口连接时存在的问题。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带装置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给出。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是直接或间接引用独立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2至15的主题。
[0014]容器、特别是料仓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壁部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6的特征给出。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通过从属于权利要求16的权利要求给出。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带装置构造成双层的,所述金属带装置具有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沿带纵向和带横向延伸并且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金属带单元与其相应的纵向边缘相邻地并且隔开间距地在两侧或仅在单侧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沿带纵向设置的压印部或起伏部。
[0016]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构造成槽形的压印部,所述槽形的压印部沿带纵向连续地或以虚线的形式延伸。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带装置的另一个特别有利的备选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构造成沿带纵向按预先规定的网格尺寸设置的点状的压印部或起伏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带装置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二金属带单元上存在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的多个、特别是三个直接平行相邻设置的、沿带纵向延伸的排。
[0019]这里,在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具有圆形的,特别是半圆形的、多边形的、V形的、U形的、部分球形的、爪式或锯齿式的横截面轮廓。特别是压印部的爪式或锯齿式的构成确保了在金属带装置的为了构成凸缘的成型过程中有良好的“可运动性”并且降低了第二金属带装置在成型过程中的载荷,并且由此确保第一和第二带装置之间安全、持久可靠的连接。
[0020]由于与纵向边缘隔开间距地存在压印部或压印的起伏部或凹痕,在翻边的区域内构成相叠设置的金属带单元的凸缘的内部的第一翻边部时就存在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或凹痕,第二金属单元可以通过压印部或压印的起伏部在凸缘的机械和几何上受到高载荷的
翻边区域内伸长并且补偿在翻边过程中由于相叠设置的金属带单元明显不同的厚度而出现的载荷,从而第一和第二金属带之间的连接在这个弯边的凸缘的区域内要承受的垂直于连接平面的力明显降低,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在弯边的凸缘区域中第二金属带单元与第一金属带单元之间的粘合连接发生弹开,由此可以确保简单地将金属带单元的相邻的弯边的凸缘区域相拼接,以便接下来建立密封的咬口连接,并且不需要采取附加的措施。
[0021]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能够经济地制造并且确保持久可靠的功能,这个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通过粘合相互连接。
[0022]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带装置的在经济的制造方面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壁部的制造上具有特别高的可靠性,这个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带单元的下侧的纵向边缘区域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带装置(10),所述金属带装置构造成双层的,所述金属带装置具有第一金属带单元(12)和第二金属带单元(14),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和第二金属带单元沿带纵向(L)和带横向(Q)延伸并且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带单元(14)与其相应的纵向边缘(16)相邻地并且隔开间距(A)地在两侧或仅在单侧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沿带纵向(L)设置的压印部(20、21)或起伏部。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构造成槽形的压印部(20),所述槽形的压印部沿带纵向(L)连续地或以虚线的形式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部或起伏部构造成沿带纵向(L)按预先规定的网格尺寸设置的点状的压印部(21)或起伏部。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金属带单元(14)上存在所述压印部(20、21)或起伏部的多个、特别是三个直接平行相邻设置的、沿带纵向(L)延伸的排。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部(20、21)或起伏部具有圆形的,特别是半圆形的、多边形的、V形的、U形的、部分球形的、爪式或锯齿式的横截面轮廓。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12)和第二金属带单元(14)通过粘合相互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金属带单元(14)的下侧的纵向边缘区域中和第一金属带单元(12)的上侧的纵向边缘区域中分别设有第一粘合层(22),并且沿带横向(Q)在两个第一粘合层(22)之间设有第二粘合层(24)或绝缘膜单元,所述第二粘合层具有比第一粘合层(22)低的粘合质量。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部(20、21)或起伏部相对于第一金属带单元(12)具有凸形和/或凹形的横截面轮廓。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单元(12)和第二金属带单元(14)之间的粘合部或者说第一粘合层(22)和第二粘合层(24)构造成双面胶带或构造成粘合材料涂覆部。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金属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X
申请(专利权)人:利普和迈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