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30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5
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它包括储煤筒仓本体,所述储煤筒仓本体由仓壁以及顶部的仓顶组成,其中仓壁整体呈圆柱形,在仓壁的顶部安装有仓顶,在仓顶上开设有仓顶通道,所述圆柱形仓壁内部设置有上方的储煤区和下方出煤工作区,该出煤工作区布置有一圈外环漏斗,在外环漏斗内还布置有内环漏斗,在外环漏斗外位于仓壁上布置有一圈向内靠拢的引导边,并在外环漏斗和内环漏斗上安装有犁煤车和卸煤车,在犁煤车和卸煤车的下方安装有带式输送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便捷,造价合理,受力性能更好等优点。受力性能更好等优点。受力性能更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


[0001]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属于仓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储煤筒仓是火力发电厂的一种贮煤结构,其直径一般30~50米,对于采用环式给煤机的筒仓,其内部通常设置中心内筒。
[0003]常规环式给煤机筒仓的漏斗采用内外分离的环形锥体,存在锥体直径大,占地面积大,受力复杂的缺点,其仓顶采用支撑于外筒和中心内筒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大,并且由于煤的特殊性(出料口不能设置的太大),使得常规给煤机筒仓的出料口较小,导致出料不均匀和出料速度慢等问题,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便捷,造价合理,受力性能更好,出料效率更快的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它包括储煤筒仓本体,所述储煤筒仓本体由仓壁以及顶部的仓顶组成,其中仓壁整体呈圆柱形,在仓壁的顶部安装有仓顶,在仓顶上开设有仓顶通道,所述圆柱形仓壁内部设置有上方的储煤区和下方出煤工作区,该出煤工作区布置有一圈外环漏斗,在外环漏斗内还布置有内环漏斗,在外环漏斗外位于仓壁上布置有一圈向内靠拢的引导边,并在外环漏斗和内环漏斗上安装有犁煤车和卸煤车,在犁煤车和卸煤车的下方安装有带式输送机。
[0006]作为优选:所述内环漏斗呈锥形结构,布置在仓内中间位置,在内环漏斗外侧围有一圈外环漏斗,其中外环漏斗的一侧底边架设在内环漏斗上使其形成一个落煤的缝隙,另一侧底边架设在引导边的下方也形成一个落煤的缝隙,其中引导边与外环漏斗之间的缝隙一侧位于引导边靠近仓壁上开设有一条环形的放置平台,在内环漏斗与外环漏斗的缝隙位于外环漏斗下方也设置有一条环形的放置平台,在放置平台上放置有犁煤车,用于将缝隙用的煤进行犁煤处理。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环漏斗、外环漏斗均通过支撑杆支撑在仓壁内部靠下位置,其位于内环漏斗、外环漏斗下方支撑杆处还设置有一圈用于放置卸煤车的卸煤环形支架层,在卸煤车环形支架层下方放置有带式输送机。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环漏斗、外环漏斗、引导边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为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按一定的距离分布于内环漏斗、外环漏斗、引导边之间,起到改善漏斗受力特点的作用。
[0009]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便捷,造价合理,受力性能好,出料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它包括储煤筒仓本体1,所述储煤筒仓本体1由仓壁2以及顶部的仓顶3组成,其中仓壁2整体呈圆柱形,在仓壁2的顶部安装有仓顶3,在仓顶3上开设有仓顶通道4,所述圆柱形仓壁2内部设置有上方的储煤区5和下方出煤工作区6,该出煤工作区6布置有一圈外环漏斗7,在外环漏斗7内还布置有内环漏斗8,在外环漏斗7外位于仓壁2上布置有一圈向内靠拢的引导边9,并在外环漏斗7和内环漏斗8上安装有犁煤车(图中未示意)和卸煤车(图中未示意),在犁煤车和卸煤车的下方安装有带式输送机12。
[0012]本技术中的外环漏斗和内环漏斗均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筒结构,通过现场浇筑完成,外环漏斗和内环漏斗之间通过环形漏斗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可以大大改善漏斗悬臂受力的不利情形,使得结构更加合理。
[0013]所述内环漏斗8呈锥形结构,布置在仓内中间位置,在内环漏斗8外侧围有一圈外环漏斗7,其中外环漏斗7的一侧底边架设在内环漏斗8上使其形成一个落煤的缝隙13,另一侧底边架设在引导边9的下方也形成一个落煤的缝隙11,其中引导边9与外环漏斗7之间的缝隙一侧位于引导边9靠近仓壁2上开设有一条环形的放置平台10,在内环漏斗8与外环漏斗7的缝隙位于外环漏斗7下方也设置有一条环形的放置平台14,在放置平台上放置有犁煤车(图中未示意),用于将缝隙用的煤进行犁煤处理。
[0014]本技术在外环漏斗的一侧底边架设在内环漏斗上,另一侧底边架设在引导边的下方,外环漏斗两侧与内环漏斗以及内环漏斗之间均形成有用于落煤的缝隙,方便将缝隙用的煤通过犁煤车进行犁煤处理。
[0015]所述内环漏斗8、外环漏斗7均通过支撑杆15支撑在仓壁2内部靠下位置,其位于内环漏斗8、外环漏斗7下方支撑杆15处还设置有一圈用于放置卸煤车的卸煤环形支架层16,在卸煤车环形支架层16下方放置有带式输送机12。
[0016]所述内环漏斗8、外环漏斗7、引导边9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17,该加强筋17为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按一定的距离分布于内环漏斗、外环漏斗、引导边之间,起到改善漏斗受力特点的作用,该加强筋17可大大改善漏斗悬臂受力的不利情形。
[0017]本技术的仓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应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现场浇筑完成,仓顶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通过现场浇筑完成;仓顶采用钢桁架结构,与仓顶组合受力,共同工作。常规环式给煤机筒仓,其仓顶采用支撑于外筒和中心内筒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施工难度大。本技术取消了中心立柱,提供了一种新型漏斗设计,大大改进了仓顶结构,使得结构更为合理。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9]筒仓采用环式给煤机卸煤,其下部是采用的环形缝隙式下口给料,筒仓的环缝式出料口由接筒仓内壁的倒锥台与中央蘑菇锥组合而成,其断面为“W”字形。环形缝隙长度比采用其它设备的单口卸料的缝隙大,具有出料口面积大,贮煤整体流动性好,出料连续、均匀,煤对仓壁的侧压均衡等特点。
[0020]与卸煤车的运行方向相反。当犁煤车开动后,插在筒仓下部缝隙煤中的犁煤器把筒仓环形缝隙里的煤犁下,落到与其相反方向运行的卸煤车上。继而卸煤器的卸煤板把卸煤车上的煤卸到卸煤车边缘的落煤斗中,直至落到下层的皮带输送机上。内环卸煤器和外环卸煤器对称安装在内环漏斗和外环漏斗的落煤口(落煤缝隙)处,分别与下层的带式输送机相对应,几条带式输送机可以切换。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它包括储煤筒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煤筒仓本体由仓壁以及顶部的仓顶组成,其中仓壁整体呈圆柱形,在仓壁的顶部安装有仓顶,在仓顶上开设有仓顶通道,所述圆柱形仓壁内部设置有上方的储煤区和下方出煤工作区,该出煤工作区布置有一圈外环漏斗,在外环漏斗内还布置有内环漏斗,在外环漏斗外位于仓壁上布置有一圈向内靠拢的引导边,并在外环漏斗和内环漏斗上安装有犁煤车和卸煤车,在犁煤车和卸煤车的下方安装有带式输送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环式给煤机储煤筒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漏斗呈锥形结构,布置在仓内中间位置,在内环漏斗外侧围有一圈外环漏斗,其中外环漏斗的一侧底边架设在内环漏斗上使其形成一个落煤的缝隙,另一侧底边架设在引导边的下方也形成一个落煤的缝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民李琪陶涌王智磊方伟定林高峰陈柯星罗罡王飞钱锡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