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60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8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导通供油通道,采用低速给油腔体供油直至达到第一位置得到第一反馈信号;根据第一反馈信号控制混气通道导通,采用高速控制油腔体中油气进行混合得到油气混合液体;控制排油通道导通并采用高速对油腔体进行排油得到负压信号;根据负压信号控制供油通道导通,采用高速给油腔体供油直至达到第二位置和油温达到温度设定值得到第二反馈信号;根据第二反馈信号控制循环脱气通道导通,在第二时间内采用高速进行油气分离,得到待排放气体和第三反馈信号;根据第三反馈信号控制集气通道导通,采用低速将待排放气体排放至集气罐中,直至油液面达到其第一位置处,以完成油腔体的油脱气。完成油腔体的油脱气。完成油腔体的油脱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装置和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变压器绝缘油脱气
,尤其涉及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所有电力设备中最核心的设备,变压器造价昂贵,通常运行时间长达数十年,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引起电网的局部或大面积停电。对于油浸式变压器进行预知性维护、对变压器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预防大规模停电事故有着重要意义。要实现对变压器的预知性维护,就必须监测变压器运行时的某些状态参量,进而通过变压器的变化对变压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而油浸式变压器的油中溶解气体的相关参量,能很好地表征油浸式变压器设备工作状况。油浸式变压器的油中溶解气体分离是实现溶解气体快速检测、准确计量的关键和必要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油浸式变压器脱气装置控制方式不能去除新注入的油样混入,影响脱气结果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应用于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上,所述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的通道包括供油通道、混气通道、排油通道、循环脱气通道和集气通道,该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导通,采用低速给第一油腔体和第二油腔体供油直至油液面达到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一位置,得到第一反馈信号;
>[0007]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关闭并控制所述混气通道导通,在第一时间内采用高速控制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中油气进行混合,得到油气混合液体;控制所述混气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排油通道以及采用高速对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中油气混合液体进行排油,得到负压信号;
[0008]根据所述负压信号,控制所述排油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供油通道,采用高速给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供油直至油温达到温度设定值和油量液面达到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二位置,得到第二反馈信号;
[0009]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循环脱气通道,在第二时间内采用高速将所述第一油腔体的油气分离,等待第三时间后得到待排放气体和第三反馈信号;
[0010]根据所述第三反馈信号,控制所述循环脱气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集气通道,采用低速将所述第一油腔体中待排放气体排放至集气罐中,直至所述第一油腔体的油液面达到其第一位置处,以完成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的油脱气。
[0011]优选地,所述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
[0012]所述供油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全部通道导通;
[0013]所述混气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全部截止;
[0014]所述排油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通道全部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截止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全部截止;
[0015]所述循环脱气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全部截止;
[0016]所述集气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截止和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腔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油腔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位检测元件,则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一位置为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二位置为第二液位检测元件所在的位置。
[0018]优选地,所述低速为3ml/s~5ml/s,所述高速为15ml/s~18ml/s。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时间为3min~5min,所述第二时间为10min,所述第三时间为5min。
[0020]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包括第一油腔体、第二油腔体、驱动元件、集气罐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元件的一端通过具有第五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连接,所述驱动元件的另一端通过具有第六阀门的管道与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通道通过管道与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之间通过具有第三控制阀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体的出气口通过具有第一控制阀的管道与所述集气罐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体通过具有第二控制阀的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通道、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通道和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按照上述所述的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控制所述驱动元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的运行。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油腔体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第一油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油腔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检测油腔体中油量是否达到液位的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油腔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油腔体中油量是否达到液位的第二液位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的底端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油腔体中油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油腔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油腔体内压力的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油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对油腔体中油雾化的喷雾元件,所述喷雾元件与具有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管道连接。
[0022]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装置,应用于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上,所述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的通道包括供油通道、混气通道、排油通道、循环脱气通道和集气通道,该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四控制模块和第五控制模块;
[002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导通,采用低速给第一油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应用于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的通道包括供油通道、混气通道、排油通道、循环脱气通道和集气通道,该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导通,采用低速给第一油腔体和第二油腔体供油直至油液面达到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一位置,得到第一反馈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关闭并控制所述混气通道导通,在第一时间内采用高速控制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中油气进行混合,得到油气混合液体;控制所述混气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排油通道以及采用高速对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中油气混合液体进行排油,得到负压信号;根据所述负压信号,控制所述排油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供油通道,采用高速给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供油直至油温达到温度设定值和油量液面达到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二位置,得到第二反馈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号,控制所述供油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循环脱气通道,在第二时间内采用高速将所述第一油腔体的油气分离,等待第三时间后得到待排放气体和第三反馈信号;根据所述第三反馈信号,控制所述循环脱气通道关闭并导通所述集气通道,采用低速将所述第一油腔体中待排放气体排放至集气罐中,直至所述第一油腔体的油液面达到其第一位置处,以完成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的油脱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所述供油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全部通道导通;所述混气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全部截止;所述排油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通道全部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截止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全部截止;所述循环脱气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全部截止;所述集气通道为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
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导通、所述第二控制阀截止和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通道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油腔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位检测元件,则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一位置为第一液位检测元件所在的位置,所述第一油腔体的第二位置为第二液位检测元件所在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为3ml/s~5ml/s,所述高速为15ml/s~18ml/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为3min~5min,所述第二时间为10min,所述第三时间为5min。6.一种双腔体真空喷淋式油中脱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腔体、第二油腔体、驱动元件、集气罐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元件的一端通过具有第五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连接,所述驱动元件的另一端通过具有第六阀门的管道与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通道通过管道与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体和所述第二油腔体之间通过具有第三控制阀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体的出气口通过具有第一控制阀的管道与所述集气罐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体通过具有第二控制阀的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通道、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通道和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通道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按照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佳明黄之明卓然傅明利王邸博罗颜成传晖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