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59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具体包括底盘,该底盘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主轴,底盘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底盘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弯轨;通过在设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清理机构、加工机构和固定机构,在设备的操作台上增加了固定装置、多个打磨头以及针对不同形态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的功能,提高了固定设备对于工件进行固定的灵活性,可以针对尺寸大小不同的工件均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设备及时将垃圾处理干净,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不会因堆积过多的余料造成设备通风处堵塞的问题,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涉及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
[0003]现有的抛光机构设备缺乏灵活性,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固定后,容易产生松动,在进行打磨工作时,因震动造成位移,会改变打磨的厚度,导致工件的打磨效果不好,造成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设备缺乏灵活性,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固定后,容易产生松动,在进行打磨工作时,因震动造成位移,会改变打磨的厚度,导致工件的打磨效果不好,造成成本的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具体包括,底盘,该底盘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底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底盘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弯轨,所述弯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收纳盒;
[0006]底板,该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表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电动轴,所述电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与环形轨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通过在设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清理机构、加工机构和固定机构,在设备的操作台上增加了固定装置、多个打磨头以及针对不同形态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的功能,提高了固定设备对于工件进行固定的灵活性。
[0007]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暗槽,所述暗槽的外表面开设在底盘的内侧,所述暗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清扫侧盘,所述清扫侧盘的底部与底盘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底盘的底部开设有通料槽,所述清扫侧盘的底部与通料槽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半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阻尼轴,所述阻尼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阻尼轴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板。
[0009]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底盘的顶部且位于旋转杆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罩壳,所述固定罩壳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卷料槽。
[0010]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罩壳,
所述底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
[0011]优选的,所述弹簧杆的外表面与滑动罩壳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弹簧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内表面通过连轴转动连接有打磨棒。
[0012]优选的,所述打磨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打磨棒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底部与连轴的外部相互连接。通过加工机构的使用,在加工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清扫侧盘、弹簧杆和阻尼轴,在设备的上方增加固定位置,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表面与电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环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曲形门。
[0014]优选的,所述曲形门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活动扣板,所述曲形门的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卡槽柱,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表面均匀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外表面与活动扣板的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卡柱的外表面与卡槽柱的内表面卡和连接。通过固定机构的使用,在固定机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曲形门和挡板,两者之间接近可以完成闭合的状态。
[0015]所述清理机构包括通槽,所述通槽的外表面安装在底盘的内表面,所述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球,所述滑动球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毛刷。通过清理机构的使用,在清理机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毛刷和滑动球,两者之间配合使用,可以沿着底盘内部的内圈做环形运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通过在设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清理机构、加工机构和固定机构,在设备的操作台上增加了固定装置、多个打磨头以及针对不同形态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的功能,提高了固定设备对于工件进行固定的灵活性,可以针对尺寸大小不同的工件均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设备及时将垃圾处理干净,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不会因堆积过多的余料造成设备通风处堵塞的问题,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0018]2、该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通过加工机构的使用,在加工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清扫侧盘、弹簧杆和阻尼轴,在设备的上方增加固定位置,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另外外侧环形清理,可以统一收集在通料槽的内部,不占用工作空间,还提高了打磨头的灵活性,可以调节固定高度以及打磨时需要的角度。
[0019]3、该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通过固定机构的使用,在固定机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曲形门和挡板,两者之间接近可以完成闭合的状态,由于曲形门的内部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卡槽柱,可以有效的增加设备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限制力,适用固定的工件种类更加广泛。
[0020]4、该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通过清理机构的使用,在清理机构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毛刷和滑动球,两者之间配合使用,可以沿着底盘内部的内圈做环形运动,对于难以清理的余料进行清扫工作,清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的仰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工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底盘、2主轴、3清理机构、301通槽、302滑动球、303驱动板、304毛刷、4侧板、5加工机构、501暗槽、502清扫侧盘、503通料槽、504连接柱、505固定柱、506半槽、507阻尼轴、508夹板、509旋转杆、510固定罩壳、511竖槽、512滑动罩壳、513弹簧杆、514握把、515打磨棒、516转向器、6环形轨道、7弯轨、8收纳盒、9底板、10固定台、11固定盘、12空槽、13电动轴、14固定机构、1401环形板、1402固定框、1403曲形门、1404活动扣板、1405卡槽柱、1406挡板、1407固定槽、1408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具体包括,底盘(1),该底盘(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主轴(2),所述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清理机构(3),所述底盘(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4),所述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5),所述底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6),所述底盘(1)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弯轨(7),所述弯轨(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收纳盒(8);底板(9),该底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0),所述固定台(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盘(11),所述固定盘(11)的内表面开设有空槽(12),所述空槽(12)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电动轴(13),所述电动轴(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14),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与环形轨道(6)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加工机构(5)包括暗槽(501),所述暗槽(501)的外表面开设在底盘(1)的内侧,所述暗槽(50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清扫侧盘(502),所述清扫侧盘(502)的底部与底盘(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底盘(1)的底部开设有通料槽(503),所述清扫侧盘(502)的底部与通料槽(50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04),所述底盘(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05),所述固定柱(505)的顶部开设有半槽(5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槽(506)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阻尼轴(507),所述阻尼轴(50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阻尼轴(507)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板(50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509),所述底盘(1)的顶部且位于旋转杆(509)的外部设置有固定罩壳(510),所述固定罩壳(510)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卷料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电配件的打磨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博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亭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