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车辆顶棚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25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车辆顶棚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外侧的隔热层,隔热层上设有多个通孔,基板内具有能够与通孔连通的腔体,且通孔与对应的腔体连通而形成吸音谐振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通过设置隔热层利于提高车辆顶棚的隔热效果,并通过隔热层上的通孔与基板上的腔体形成吸音谐振腔,使得声波在吸音谐振腔内往返运动的过程中将声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利于提高车辆顶棚的吸音效果,进而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车辆顶棚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顶棚,以及具有该车辆顶棚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市场的发展与壮大,车辆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车辆在夏季行驶时,阳光直接暴晒驾驶室的顶棚,使得热量传递至驾驶室内部,车内温度可达40

85℃。虽然可通过开启空调的方式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但空调的开启会如加速能源消耗,尤其是电动车辆,能源消耗问题更加凸出。
[0003]此外,传统的车辆顶棚从钣金侧向内依次为无纺布、玻纤、聚氨酯胶、PU板、聚氨酯胶、玻纤、无纺布、面料层。其中,无纺布、玻纤、聚氨酯胶和PU板模压后,流阻较大且不透气,使得顶棚的吸声效果差,从而不利于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以提高车辆顶棚的隔热和吸音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外侧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基板内具有能够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腔体,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所述腔体连通而形成吸音谐振腔。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包括上下层叠相连的铝箔层和第一玻纤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上设有多个上隆起部和/或多个下隆起部;
[0009]所述上隆起部向所述隔热层的外侧隆起,所述下隆起部向所述隔热层的内侧隆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层和所述第一玻纤层粘接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和所述隔热层之间设有第二玻纤层,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二玻纤层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面积与多个所述通孔的总面积与之比为15~10;和/或,
[0013]所述通孔的直径D满足:0.3mm≤D≤0.4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d满足:0.1mm≤d≤0.3mm,和/或,
[0015]所述基板为PU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内侧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有第三玻纤层和面料层。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技术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通过设置隔热层利于提高车辆顶棚的隔热效果,并通过隔热层上的通孔与基板上的腔体形成吸音谐振腔,使得声波在吸音谐振腔内往返运动的过程中将声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利于提高车辆顶棚的吸音效果,进而提高
驾驶室的舒适性。
[0019]其次,铝箔层具有较好的热反射效果,而第一玻纤层利于提高隔热板的层的强度。通过上隆起部和/或下隆起部,利于提高铝箔层的拉伸性能,进而提升隔热层的使用性能。铝箔层和第一玻纤层粘接相连,易于布置实施,且连接效果好。第二玻纤层利于进一步提高基板的结构强度,以及使用中的稳定性。隔热层面积与通孔总面积之间,利于提高隔热和吸音效果。隔热层的厚度利于提高隔热层的隔热效果,基板采用PU板具有较好的绝热性能,同时产品成熟,便于布置实施。第三玻纤层和面料层的设置,利于进一步提高隔热吸音板的使用性能。
[0020]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顶棚,所述车辆顶棚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
[0021]此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辆顶棚。
[0022]本技术所述的车辆顶棚和车辆,与上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音谐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隔热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隆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隔热层;2、聚氨酯胶;3、第二玻纤层;4、基板;5、第三玻纤层;6、面料层;7、无纺布层;
[0031]100、腔体;101、铝箔层;102、PE膜;103、第一玻纤层;104、上隆起;10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整体构成上,该隔热吸音板包括基板4
和设于基板4外侧的隔热层1。隔热层1上设有多个通孔105,基板4内具有能够与通孔105连通的腔体100,且通孔105与对应的腔体100连通而形成吸音谐振腔。
[0036]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吸音板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基板4作为隔热吸音板的结构主体,其优选为PU板,如此利用PU板具有较好隔热效果的特点,利于提高隔热吸音板的隔热性能。另外,PU板还利于在自身内部形成多个腔体100,部分腔体100的开口朝向隔热层1,另一部分腔体100的开口朝向车内,其中开口朝向隔热层1的腔体100与上述的通孔105形成吸音谐振腔。
[0037]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基板4除了采用PU板外,还可采用其他材质制成,但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需求。此时,则需要在基板4内设置腔体100,且腔体100具有贯通基板4上表面的通孔105。
[003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1包括上下层叠相连的铝箔层101和第一玻纤层103。此处,通过铝箔能够提高车辆顶棚的热反射效果,而提高隔热吸音板的隔热性能。第一玻纤层103的设置则利于提高隔热层1的结构强度,以及隔热层1的加工。同时,第一玻纤层103还具有吸音、隔声、隔热以及环保阻燃等特点,而进一步利于提高隔热层1的使用效果。
[0039]此处的铝箔层101与第一玻纤层103粘接相连,作为一种连接示例,铝箔层101与第一玻纤层103采用PE膜102粘接相连。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4)和设于所述基板(4)外侧的隔热层(1),所述隔热层(1)上设有多个通孔(105),所述基板(4)内具有能够与所述通孔(105)连通的腔体(100),且所述通孔(105)与对应的所述腔体(100)连通而形成吸音谐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包括上下层叠相连的铝箔层(101)和第一玻纤层(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上设有多个上隆起(104)部和/或多个下隆起部;所述上隆起(104)部向所述隔热层(1)的外侧隆起,所述下隆起部向所述隔热层(1)的内侧隆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101)和所述第一玻纤层(103)粘接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用隔热吸音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林倩高焕芳陈玉王三群段露露吕顺马围强孟会明刘新义周琼李媛宋广召崔向钏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