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18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属于罐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包括传送带和原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表面每隔一段间距等距离输送若干个罐头,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传送带可对若干个罐头进行输送,当输送至原料罐下方后,罐头可继续向前输送,而上方的灌装头可通过丝杠滑台移动端的带动始终保持与罐头处于统一竖直线上进行水平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原料泵可将原料罐内的豆子和汤汁输送至下方的罐头内进行灌装,保证罐头可保持运动状态进行灌满操作,使得罐头不会因为惯性的作用出现汤汁泼洒的现象,始终能够保证罐头内部的汤汁处于满的状态,避免罐头内的豆子在开罐后出现氧化现象。现氧化现象。现氧化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罐头加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豆又称豌豆、荷兰豆、雪豆,是欧美的主要蔬菜,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法国、英国等。青豆的主要进口国为欧洲国家,进口量以德国为多,达3万多吨,青豆罐头的加工流程包括原料验收、去荚、大小分级、盐水分级、预煮、冷却、装罐、密封、杀菌、冷却等,青豆一般采用淡盐水作为汤汁,浓度控制在0.8%

1.5%左右。配制时加热煮沸,过滤,加入罐头时应有较高的温度,汤汁加满,以防贮藏开罐后黑色氧化圈出现。
[0003]目前市面上的灌装装置通常将罐头输送至灌装工位后,需要暂停对罐头的输送然后再进行灌装,灌装一批罐头后会继续向前输送,但由于豆类罐头需要将保证罐头汤汁加满,这导致灌满的罐头在输送的起步阶段容易发生汤汁的泼洒现象,使得汤汁污染输送带以及导致罐头内的汤汁减少,从而影响罐头的储存效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包括传送带和原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表面每隔一段间距等距离输送若干个罐头,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原料罐,所述支撑架中部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外壁设置有丝杠滑台,所述丝杠滑台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表面设置有原料泵,所述原料泵与原料罐相连通,所述移动板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螺纹连接有灌装头,所述原料泵与灌装头相连通,所述灌装头上端设置有与出料口螺纹配合的螺纹头。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表面胶接有限位橡胶条。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橡胶条相对面开设有弧形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还可螺纹连接有封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与传送带呈平行分布。
[001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2]其一:本技术,传送带可对若干个罐头进行输送,当输送至原料罐下方后,罐头可继续向前输送,而上方的灌装头可通过丝杠滑台移动端的带动始终保持与罐头处于统一竖直线上进行水平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原料泵可将原料罐内的豆子和汤汁输送至下方的罐头内进行灌装,保证罐头可保持运动状态进行灌满操作,使得罐头不会因为惯性的作用出现汤汁泼洒的现象,始终能够保证罐头内部的汤汁处于满的状态,避免罐头内的豆
子在开罐后出现氧化现象。
[0013]其二:本技术,限位橡胶条可通过外表面的弧形槽对罐头进行限位处理,保证其输送过程和灌装状态的稳定性,且移动板下表面的若干个出料口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安装不同数量的灌装头,以便对不同数量的罐头进行灌装操作,而空闲的出料口可通过封帽进行密封处理。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5]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传送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移动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灌装头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带;2、罐头;3、支撑架;4、原料罐;5、横杆;6、丝杠滑台;7、移动板;8、原料泵;9、灌装头;10、螺纹头;11、封帽;12、限位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如图1

图4所示,传送带1表面每隔一段间距等距离输送若干个罐头2,传送带1上方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顶部设置有原料罐4,支撑架3中部固定设置有横杆5,横杆5外壁设置有丝杠滑台6,丝杠滑台6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表面设置有原料泵8,原料泵8与原料罐4相连通,移动板7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口,出料口处螺纹连接有灌装头9,原料泵8与灌装头9相连通,灌装头9上端设置有与出料口螺纹配合的螺纹头10,传送带1可对若干个罐头2进行输送,当输送至原料罐4下方后,罐头2可继续向前输送,而上方的灌装头9可通过丝杠滑台6移动端的带动始终保持与罐头2处于统一竖直线上进行水平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原料泵8可将原料罐4内的豆子和汤汁输送至下方的罐头2内进行灌装,保证罐头2可保持运动状态进行灌满操作,使得罐头2不会因为惯性的作用出现汤汁泼洒的现象,始终能够保证罐头2内部的汤汁处于满的状态,避免罐头2内的豆子在开罐后出现氧化现象,在一组罐头2灌装完毕后,灌装头9可重新通过丝杠滑台6移动端的带动进行复位,以便对下一组罐头2进行灌装加工。
[0022]传送带1表面胶接有限位橡胶条12,限位橡胶条12相对面开设有弧形槽,限位橡胶条12可通过外表面的弧形槽对罐头2进行限位处理,保证其输送过程和灌装状态的稳定性。
[0023]如图3和图4所示,出料口处还可螺纹连接有封帽11,出料口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安装不同数量的灌装头9,以便对不同数量的罐头2进行灌装操作,而空闲的出料口可通过封帽11进行密封处理。
[0024]移动板7与传送带1呈平行分布,可保证灌装头9灌装角度的准确性。
[0025]工作原理:首先传送带1可对若干个罐头2进行输送,当输送至原料罐4下方后,罐头2可继续向前输送,而上方的灌装头9可通过丝杠滑台6移动端的带动始终保持与罐头2处于统一竖直线上进行水平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原料泵8可将原料罐4内的豆子和汤汁输送至下方的罐头2内进行灌装,保证罐头2可保持运动状态进行灌满操作,使得罐头2不会因为惯性的作用出现汤汁泼洒的现象,始终能够保证罐头2内部的汤汁处于满的状态,避免罐头2内的豆子在开罐后出现氧化现象,在一组罐头2灌装完毕后,灌装头9可重新通过丝杠滑台6移动端的带动进行复位,以便对下一组罐头2进行灌装加工,然后限位橡胶条12可通过外表面的弧形槽对罐头2进行限位处理,保证其输送过程和灌装状态的稳定性,随后移动板7下表面的若干个出料口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安装不同数量的灌装头9,以便对不同数量的罐头2进行灌装操作,而空闲的出料口可通过封帽11进行密封处理。
[002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豆类罐头加工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和原料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表面每隔一段间距等距离输送若干个罐头(2),所述传送带(1)上方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顶部设置有原料罐(4),所述支撑架(3)中部固定设置有横杆(5),所述横杆(5)外壁设置有丝杠滑台(6),所述丝杠滑台(6)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表面设置有原料泵(8),所述原料泵(8)与原料罐(4)相连通,所述移动板(7)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螺纹连接有灌装头(9),所述原料泵(8)与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龙刘佳俊章高阳王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怡乐达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