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15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属于充电桩散热领域。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壳体上涂覆有散热保护层;以及供电电缆,所述供电电缆的内表面涂覆有所述散热保护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桩开始工作,充电模块和供电电缆温度升高时,充电模块通过壳体上涂覆的散热保护层将热量快速导出,供电电缆通过内表面涂覆的散热保护层将热量快速导出,避免了充电桩因温度过高损害内部电子元件或发生安全事故。或发生安全事故。或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散热
,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为(80~120)kW,而主流的电动车乘用车电池能量为(60~90)kW,故实际充电时间约为(1~2)h,绝大多数用户不能忍受长时间的等待,而燃油车加油只需要1020min,从补充能源的便利性方面来说,电动车还不能与燃油车相比,采用大功率充电能达到与燃油车加油相同的体验,从而成为解决电动车快速充电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0003]充电电流增大后热量会快速增加,持续高温易损害充电装置的电子元件,严重的还会引起烧毁安全事故,而现有技术中降低充电模块发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加装散热风扇,或增大电缆线芯截面积,但是风扇散热能力有限,一味的加大风扇风量会导致噪音过大,而且在特殊的使用场景要求中电缆不可太粗太重,因而电缆线芯截面积不能无限制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壳体上涂覆有散热保护层;以及供电电缆,所述供电电缆的内表面涂覆有所述散热保护层。
[0006]可选的,所述充电模块是壳体内外侧涂覆有所述散热保护层。
[0007]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液冷层,设置于所述充电模块和/或所述供电电缆上,用于流通冷却液。
[0008]可选的,所述液冷层设置在所述充电模块的壳体内部。
[0009]可选的,所述液冷层设置在所述供电电缆内侧靠近缆芯的位置处。
[0010]可选的,所述液冷层内含有液冷管道,用于流通所述冷却液。
[0011]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液冷储藏箱,所述液冷储藏箱储存有所述冷却液;
[0012]所述液冷层在所述液冷储藏箱中的循环泵启动时,循环流通有所述冷却液。
[0013]可选的,所述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模块的温度,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模块的温度超标时,所述液冷储藏箱内部的循环泵开启,所述充电模块的热量通过所述壳体上涂覆的散热保护层导出,再由所述冷却液吸收后带走。
[0014]可选的,所述充电模块还包括:第二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供电电缆的温度,当检测到所述供电电缆的温度超标时,所述液冷储藏箱内部的循环泵开启,所述供电电缆的热量通过所述供电电缆上涂覆的散热保护层导出,再由所述冷却液吸收后带走。
[0015]可选的,所述散热保护层为含石墨烯散热涂料的散热保护层。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桩开始工作,充电模块和供电电缆温度升高时,充电模块通过壳体上涂覆的散热保护层将热量快速导出,供电电缆通过内表面涂覆的散热保护层将热量快速导出,避免了充电桩因温度过高损害内部电子元件或发生安全事故。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层在充电模块上的布设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层在供电电缆中的布设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工作流程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充电模块
ꢀꢀꢀꢀꢀꢀꢀꢀꢀꢀꢀꢀ
101供电电缆
[0026]1010缆芯
ꢀꢀꢀꢀꢀꢀꢀꢀꢀꢀꢀꢀꢀꢀꢀ
300液冷夹层
[0027]301液冷夹层
ꢀꢀꢀꢀꢀꢀꢀꢀꢀꢀꢀꢀ
302冷却液进水口
[0028]303冷却液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申请人因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石墨烯散热涂料是一种可以提高物体表面散热效率、降低物体温度的特种涂料。能够以热辐射散热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去,加速降低物体表面温度。在起到热辐射降温的同时,微晶科技石墨烯散热降温涂料还具有很好的自洁性、防腐性、防水性、防火性、绝缘性、抗酸碱、施工方便的特点。将石墨烯涂料涂敷在发热量较大的充电模块100壳体上以及充电电缆缆芯外表面,利用石墨烯的热传导性能,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出去。
[0030]而且,液体传导热能效果比空气好,温度传递效果更快、更优,能够实现电气设备高效制冷。同时,由于液体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大量热量后自身温度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故而能够稳定电气设备温度。且与风冷系统相比,液冷数据中心能节省约30%的能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比,在相同散热条件下,液冷系统所使用的泵和冷却液系统与传统的风冷系统相比噪声更小,可达到“静音机房”的效果,提出一种充电桩,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
[0032]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结构示意图,包括充电模块100,所述充电模块100的壳体上涂覆有散热保护层;以及供电电缆101,所述供电电缆101的内表面涂覆有所述散热保护层。
[00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涂覆所述散热保护层可以采用以下工艺:
[0034]步骤1:使用含散热保护作用的溶剂型涂料的稀释剂彻底清洗设备里面残留的溶剂型涂料及残渣。
[0035]需要说明的是,含散热保护作用的溶剂型涂料可以在5~30℃条件下进行储存,而且可以定期在20~30℃条件下轻轻搅动或摇动此涂料产品防止其沉淀和凝结。
[0036]步骤2:使用工业乙醇反复清洗设备至干净。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2中至少采用工业乙醇循环清洗一遍,以使设备清洗干净,当然,也不排除例外,若再步骤2中使用更少的清洗遍数也能使设备清洗干净也可以只清洗1遍,具体清洗遍数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0038]步骤3:使用相应溶剂或水清洗设备至彻底干净。
[003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涂覆完所述散热保护层之后可以采用以下工艺进行干燥:涂敷结束待表面流平后,将设备基材置于150℃烘箱或是干燥炉中干燥10分钟,再将温度升至250℃后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壳体上涂覆有散热保护层;以及供电电缆,所述供电电缆的内表面涂覆有所述散热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的壳体内外侧涂覆有所述散热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液冷层,设置于所述充电模块和/或所述供电电缆上,用于流通冷却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层设置在所述充电模块的壳体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层设置在所述供电电缆内侧靠近缆芯的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层内含有液冷管道,用于流通所述冷却液。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液冷储藏箱,所述液冷储藏箱储存有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正环曹春雷周杨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旭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