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铁磁性构件的弱磁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996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细长铁磁性构件的弱磁规划方法,是由弱磁规划装置通过定量磁加载、自适应释载、稳态磁能积三个技术流程实现;其优点是检测效率高,数据科学可靠,技术成本相对较低。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障,能够通过在细长铁磁性构件上沿中轴方向连续、均匀地分布的单位体积元磁性状态差异而得到客观的反映,这种磁性状态差异与缺陷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不受构件原始结构和缺陷位置深浅的影响,为弱磁检测方法提供了优异的检测性能:实现无基噪检测,信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完成弱磁检测不再需要传统的磁化装置,设备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十分便于携带、安装、使用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细长铁磁性构件的弱磁规划及磁性无损探伤
,特别涉及细长铁 磁性构件的弱磁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磁化手段重点是追求导磁体的强磁性特征,以磁感应强度为标尺,外磁场 的场强值H越大,特别是在铁磁质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状态时,磁感应强度B更靠近于Bs,后 续技术措施所需要达成的技术特征才更加明显,所以通常意义上的"磁化"主要是高强度磁 化,或者所谓饱和磁化手段。按照磁场信号的形成,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连续法是 对被测构件连续磁化的同时,对其磁饱和状态的磁性特征实施检测;剩磁法是先对被测构件 整体磁化至饱和状态,然后再独立对其剩磁状态的磁性特征实施检测。由于需要使被测构件的磁性特征(主磁通或缺陷漏磁)更加明显,所以现有方法都需要 使被测构件达到饱和或近饱和的磁性响应状态。否则本来就受提离效应影响的磁感应器件很 难甚至根本不能提取和识别出有效的磁场信号。因此以上方法也被统称为"强磁检测法"。然而还有两大因素 一是铁磁性构件的电磁趋肤效应,二是技术原理的固有局限,使得 对构件表面缺陷的检测相对容易,而对较深的缺陷,特别是包藏在构件内部的缺陷仍旧很难 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细长铁磁性构件的弱磁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采用弱磁规划装置的定量磁加载、自适应释载、稳态磁能积三个技术流程而实现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毓棠杨旭窦伯英窦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逖悉开钢丝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