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6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收纳装置,包括载机平台,其用于无人机承载;定位机构,其包括定位驱动组件以及两个定位组件,定位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定位组件相对靠近并对载机平台上的无人机进行定位;以及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驱动组件以及两个固定组件,固定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固定组件相互靠近并对定位后的无人机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多款无人机,通过定位机构和固定机构相互作用将无人机推送至平台预先设定位置后固定,保证无人机的安全起飞和降落,无需人工对无人机进行固定或收纳,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无人机收纳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机,可以被地面操控者通过遥控器或者程序所操控,执行预先设定好的飞行任务。无人机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可以完成复杂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同时与成像设备等部件结合能够拓展应用场景,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3]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巡检工作主要通过车载无人机进行移动作业,无人机平时搭载在车内,在户外场景进行巡检巡逻作业时,车载手动起降平台上实现无人机起降,无人机操作员在车内或车外使用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操作开展无人机精细化巡检作业,巡检完成后无人机返回车内,但无人机不是每次降落后都能停在车载起降平台的固定位置,需要人工对无人机进行固定或收纳,导致工作效率低且人工操作还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收纳装置,包括:
[0005]载机平台,其用于无人机承载;
[0006]定位机构,其包括定位驱动组件以及两个定位组件,两个定位组件相对设置在载机平台上,且两个定位组件之间形成了定位空间,定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定位组件连接,驱动两个定位组件相对靠近并对载机平台上的无人机进行定位;以及
[0007]固定机构,其包括固定驱动组件以及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位于定位空间内,固定驱动组件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组件连接,驱动两个固定组件相互靠近并对定位后的无人机进行固定。
[0008]进一步的,定位驱动组件包括定位驱动件以及两个驱动作用件,两个驱动作用件的平行设于载机平台上,每一定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驱动作用件,定位驱动件带动驱动作用件转动,两个驱动作用件带动两个定位组件相对靠近或远离。
[0009]进一步的,定位驱动组件还包括两个驱动传动件,定位驱动件的驱动端与两个驱动传动件的一端连接,两个驱动传动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作用件的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驱动传动件包括传动丝杆以及设于传动丝杆一端的第一伞齿轮,驱动作用件包括驱动螺杆以及设于驱动螺杆一端的第二伞齿轮,定位驱动件的驱动端与传动丝杆远离第一伞齿轮的一端连接,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
[0011]进一步的,驱动螺杆具有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同轴连接,且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定位组件中,其中一定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
于两个第一段,另一定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段。
[0012]进一步的,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传动组件,固定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固定传动组件连接,固定传动组件与两个固定组件连接,固定驱动组件驱动固定传动组件,固定传动组件带动两个固定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3]进一步的,固定传动组件包括两个丝杆和两个固定台,固定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两个丝杆的一端联动连接,两个丝杆的另一端分别背向延伸,并分别连接于载机平台,两个固定台分别套设于两个丝杆,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于两个固定台;固定驱动组件驱动两个丝杆转动,两个丝杆带动两个固定台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固定台带动两个固定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4]进一步的,固定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固定在载机平台底部,导向组件与固定传动组件滑动连接,固定传动组件带动两个固定组件沿着导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5]进一步的,无人机收纳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载机平台设于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带动载机平台进行升降。
[0016]进一步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固定件以及升降件,升降件与固定件滑动连接,载机平台设于升降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升降件连接,其驱动升降件升降,带动载机平台同步升降。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适用多款无人机,多款无人机都能停在载机平台上,通过定位机构和固定机构相互作用将无人机推送至平台预先设定位置后固定,保证无人机的安全起飞和降落,无需人工对无人机进行固定或收纳,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无人机收纳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无人机收纳装置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放大图;
[0023]图5为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固定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载机平台(1);横向滑槽单元(11);
[0028]定位机构(2);
[0029]定位驱动组件(21);
[0030]定位驱动件(211);
[0031]驱动传动件(212);传动丝杆(2121);第一伞齿轮(2122);
[0032]驱动作用件(213);驱动螺杆(2131);第一段(21311);第二段(21312);第二伞齿轮(2132);
[0033]定位组件(22);
[0034]固定机构(3);
[0035]固定驱动组件(31);
[0036]固定组件(32);固定端(321);连接端(322);
[0037]固定传动组件(33);丝杆(331);固定台(332);
[0038]导向组件(34);线性滑轨(341);滑块(342);
[0039]升降机构(4);
[0040]驱动组件(41);驱动件(411);驱动推杆(412);
[0041]升降组件(42);固定件(421);升降件(422);
[0042]无人机(5);
[0043]车体(6)。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4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左、右、横向、纵向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机平台(1),其用于无人机(5)承载;定位机构(2),其包括定位驱动组件(21)以及两个定位组件(22),两个所述定位组件(22)相对设置在载机平台(1)上,且两个定位组件(22)之间形成了定位空间,所述定位驱动组件(21)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定位组件(22)连接,驱动两个定位组件(22)相对靠近并对载机平台(1)上的无人机(5)进行定位;以及固定机构(3),其包括固定驱动组件(31)以及两个固定组件(32),两个固定组件(32)位于定位空间内,所述固定驱动组件(31)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组件(32)连接,驱动两个所述固定组件(32)相互靠近并对定位后的无人机(5)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组件(21)包括定位驱动件(211)以及两个驱动作用件(213),两个所述驱动作用件(213)平行设于载机平台(1)上,每一所述定位组件(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驱动作用件(213),所述定位驱动件(211)带动所述驱动作用件(213)转动,两个所述驱动作用件(213)带动两个所述定位组件(22)相对靠近或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组件(21)还包括两个驱动传动件(212),所述定位驱动件(211)的驱动端与两个所述驱动传动件(212)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驱动传动件(2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驱动作用件(213)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动件(212)包括传动丝杆(2121)以及设于所述传动丝杆(2121)一端的第一伞齿轮(2122),所述驱动作用件(213)包括驱动螺杆(2131)以及设于所述驱动螺杆(2131)一端的第二伞齿轮(2132),所述定位驱动件(211)的驱动端与所述传动丝杆(2121)远离第一伞齿轮(21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2122)和第二伞齿轮(2132)啮合;两个所述驱动螺杆(2131)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杆(2131)具有第一段(21311)以及第二段(21312),所述第一段(21311)和所述第二段(21312)同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段(21311)和所述第二段(21312)分别有螺纹方向相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谢有池薛滔韩锡腾胡双喜冯立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途稳节能移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