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04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前端的垃圾收集组件,所述的垃圾收集组件包括一对汇集板,所述的汇集板包括第一汇集网及第二汇集网,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网孔孔径不同,且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为可切换的设置,以可选择的通过第一汇集网、第二汇集网收集不同的垃圾,同时可选择的根据航行需要选择具有较大网孔,从而降低航行阻力。而降低航行阻力。而降低航行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湖泊、河道等水面进行垃圾收集、清理作业,请参见附图1,以及文献号为:CN218112934U,名称为:一种水面清洁无人船,文献号为:CN218027566U,名称为:一种水上漂浮垃圾清理无人船,文献号为:CN217706207U,名称为:一种垃圾自动分类与定点回收的无人船设备等专利文献示出的,这些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通常包括船体1及位于船体前端的汇集板2,汇集板2呈八字状张开,以对将水面垃圾汇集到船体1内。
[0003]但是,这些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0004]目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通常收集的垃圾为水草、塑料瓶等水面漂浮物,因此通常将汇集板上的网孔开设为较大,以同时满足收集上述漂浮物和降低航行阻力,但是,在一些情形下,比如夏季高温季节时,水面存在由生物代谢产生的白色浮沫、以及较小的浮萍等小型漂浮物或者浮沫状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则无法用现有的汇集板进行汇集,另外,若使用小孔的汇集板则一方面会航行阻力过大,另一方面当同时还汇集水草等漂浮物时容易堵塞网孔,造成更大的航行阻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兼顾对浮沫状漂浮物、水草以及降低航行阻力等方面要求的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前端的垃圾收集组件,所述的垃圾收集组件包括一对汇集板,所述的汇集板包括第一汇集网及第二汇集网,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网孔孔径不同,且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为可切换的设置。
[0007]其中,汇集板包括上芯轴,所述的第二汇集网可卷绕的设置在上芯轴上,所述的第一汇集网一端与第二汇集网连接。
[0008]其中,所述的汇集板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上的上收容器及与上收容器间隔设置的下收容器,所述的上芯轴设置在上收容器内,所述的下收容器设置有下芯轴,第一汇集网的一端固定在下芯轴上,另一端与第二汇集网连接,同时,第二汇集网与第一汇集网相背的一端固定在上芯轴上,所述的上芯轴及下芯轴转动设置,第一汇集网可被卷绕的设置下芯轴上。
[0009]其中,所述的上芯轴与下芯轴联动,且,第一汇集网的释放与第二汇集网的卷绕、第二汇集网的释放与第一汇集网的卷绕保持同步。
[0010]其中,第一汇集网及第二汇集网均为柔性结构或第一汇集网为刚性结构及第二汇集网为柔性结构。
[0011]其中,第一汇集网及第二汇集网均为柔性结构,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为一体
成型。
[0012]其中,第一汇集网为刚性结构及第二汇集网为柔性结构,所述的第一汇集网下方还设置有一配重。
[0013]其中,所述的汇集板还包括一支架,所述的支架在与配重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磁性元件,且所述的配重为可磁化元件。
[0014]其中,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清理毛刷。
[0015]其中,所述的船体包括垃圾进口,一对所述的汇集板枢接在垃圾进口两侧,所述的汇集板还包括框架,一角度调节装置两端分别设置在框架及船体上,用于调节汇集板与船体之间的角度。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前端的垃圾收集组件,所述的垃圾收集组件包括一对汇集板,所述的汇集板包括第一汇集网及第二汇集网,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网孔孔径不同,且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为可切换的设置,以可选择的通过第一汇集网、第二汇集网收集不同的垃圾,同时可选择的根据航行需要选择具有较大网孔,从而降低航行阻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现有技术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示意图;
[0021]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汇集板结构示意图。
[0022]船体1,10;垃圾进口101;汇集板2,20;上收容器21;上腔体210;上芯轴211,311;狭缝212;网部22;第一汇集网221,321;第一网孔2211;第二汇集网222,322;第二网孔2221;下收容器23;下芯轴231;配重323;磁性元件324;支架325;清理毛刷326;框架24;横撑241;肋条242;角度调节装置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结合参考图2

图4,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用于对水面水草、塑料瓶等漂浮物以及对小浮萍、浮沫等进行收集清理,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包括船体10及位于船体10前端的垃圾收集组件。
[0024]所述的船体10包括垃圾进口101以及与垃圾进口101连通的垃圾收容仓,以及用于驱动船体10运动的推进模块,当船体10在推进模块的驱动下运动时,位于船体10前方的垃圾进入垃圾进口101,并被收容至垃圾收容仓内,可以理解的,所述的船体10上还可以设置有垃圾输送装置用于对运动至垃圾进口101或位于垃圾进口101前方的垃圾进行输送,同时,所述的船体10还可以设置有如导航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视觉模块及控制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0025]所述的垃圾收集组件包括一对汇集板20,所述的汇集板20包括第一汇集网221及第二汇集网222,第一汇集网221与第二汇集网222网孔孔径不同,且第一汇集网221与第二汇集网222为可切换的设置。
[0026]具体的,所述的汇集板20有一对,该一对汇集板20呈“八”字形设置在垃圾进口101两侧,使得该一对汇集板20及垃圾进口101形成喇叭口状,使得进入到该一对汇集板20张开的区域内的垃圾能够通过汇集板20的集聚进入到垃圾进口101。
[0027]所述的汇集板20包括框架24及设置在框架24上的上收容器21及与上收容器21间隔设置的下收容器23,所述的上收容器21包括由壳体围设的上腔体210及设置在上腔体210内的上芯轴211,同样的,下收容器23包括下腔体及设置在下腔体内的下芯轴231,所述的汇集板20还包括一网部22,所述的网部22包括第一汇集网221及第二汇集网222,其中,第一汇集网221的一端固定在下芯轴231上,另一端与第二汇集网222连接,同时,第二汇集网222与第一汇集网221相背的一端固定在上芯轴211上,所述的上芯轴211及下芯轴231转动设置,以使得第二汇集网222可以被卷绕在上芯轴211上,以及第一汇集网221可以被卷绕在下芯轴231上。
[0028]可以理解的,所述的框架24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横撑241,上收容器21及下收容器23分别设置在该一对横撑241上。
[0029]可以理解的,第二汇集网222被完全卷绕至上芯轴211上时,被完全收容至上腔体210内,同样的,当第一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前端的垃圾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收集组件包括一对汇集板,所述的汇集板包括第一汇集网及第二汇集网,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网孔孔径不同,且第一汇集网与第二汇集网为可切换的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汇集板包括上芯轴,所述的第二汇集网可卷绕的设置在上芯轴上,所述的第一汇集网一端与第二汇集网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集板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上的上收容器及与上收容器间隔设置的下收容器,所述的上芯轴设置在上收容器内,所述的下收容器设置有下芯轴,第一汇集网的一端固定在下芯轴上,另一端与第二汇集网连接,同时,第二汇集网与第一汇集网相背的一端固定在上芯轴上,所述的上芯轴及下芯轴转动设置,第一汇集网可被卷绕的设置下芯轴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垃圾收集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芯轴与下芯轴联动,且,第一汇集网的释放与第二汇集网的卷绕、第二汇集网的释放与第一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健李娟聂义城
申请(专利权)人:小虎鲸武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