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4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以及固定垫圈;其中,引流主体包括:引流主管以及通过衔接部与引流主管连通的若干引流支管;引流支管包括:内管以及套设于内管外的外管,内管的近端外壁与外管的近端内壁通过若干连接条连接;内管的近端内设有单向瓣膜;固定垫圈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引流主管套设于通孔内;固定垫圈上开设有一方槽,方槽的两侧壁间设有扣接组件;固定垫圈与引流主体的配合使得患者切口处不易发生感染;引流支管与引流主管衔接,引流操作无需设置多个切口即可实现多方位引流;引流支管的外管由可降解材料制得,拔管时仅需剪断连接条即可将内管从外管中抽出,操作方便且减轻了患者的痛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研究显示,超过75%的成年女性对乳腺癌的防治认识不足。目前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皮下积液,皮下积液不仅影响患者恢复,同时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与生理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0003]乳腺癌乳房全切手术创面大,皮瓣剥离比较广泛,术后数日甚至数周内皮下可有渗出液不断产生,如果不及时引流,可引起皮瓣坏死或者感染及脓毒血症。目前,临床上常有的治疗手段有负压球引流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引流等。由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引流疗效不佳,并发症(如皮瓣坏死和肺部感染)较多,因此在国内临床上,负压引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负压引流可以使整个管道体系形成压力差,使积液及时排除的同时利于皮瓣贴合胸壁,有益于新的毛细血管形成,因此,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胸壁和腋窝引流的应用日益广泛。
[0004]乳腺癌术后外科医生常规在患者胸壁放置两套负压引流装置,引流装置由胸前近胸骨旁及腋下近腋中线处两根引流管接两个负压引流球,术后把引流管从皮下放置到皮瓣内,将手术伤口内的出血、淋巴液和渗出液体引出体外,防止皮下积液引起皮瓣坏死;医护人员通过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的多少可以判断手术伤口愈合的程度,若连续三天引流液都少于30毫升,可以考虑拔除引流管。目前常规引流管在放置数周后会与患者周围组织产生粘结,拔出过程中容易产生出血或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的问题,患者疼痛感明显;传统引流方式在皮肤上有多处戳孔,换药消毒过程中患者痛感明显,且容易产生牵拉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引流管戳孔处易发生感染。
[0005]因此,亟需一种戳孔少、能降低拔出过程中患者痛感以及方便患者行动的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以及与所述引流主体拆卸连接的固定垫圈;
[0009]其中,所述引流主体包括:引流主管以及通过衔接部与所述引流主管连通的若干引流支管;所述引流支管包括:内管以及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内管的近端外壁与所述外管的近端内壁通过若干连接条连接;所述内管的近端内设有单向瓣膜;
[0010]所述固定垫圈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引流主管套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
垫圈上开设有一方槽,所述方槽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所述方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垫圈外,所述方槽的两侧壁间设有扣接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引流主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引流支管的外径。
[0012]优选地,所述引流支管的远端设有开口;所述引流支管的远端开设有若干引流孔。
[0013]优选地,所述引流主管的近端与负压吸引装置可拆卸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
[0015]优选地,所述外管以及所述连接条均由可降解材料制得。
[0016]更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为热塑性淀粉塑料、脂肪族聚酯材料或聚乙醇酸。
[0017]优选地,所述衔接部呈空心球状,所述衔接部的近端与所述引流主管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衔接部的远端与若干所述引流支管的近端管路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固定垫圈的远端设有粘贴层。
[001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本技术的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设有引流主体和固定垫圈,固定垫圈与引流主体的配合使得患者切口处不易发生感染;引流主体包括多个引流支管,可实现全方位引流;引流支管与引流主管衔接,引流操作无需设置多个切口即可实现多方位引流;引流支管的外管由可降解材料制得,拔管时仅需剪断连接条即可将内管从外管中抽出,操作方便且减轻了患者的痛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A处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的剖面图;
[0024]图4为图3B处的放大图;
[0025]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6]引流主体1;引流主管11;衔接部12;引流支管13;内管131;外管132;连接条133;单向膜134;引流孔135;固定垫圈2;方槽21;扣接组件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1以及与所述引流主体1拆卸连接的固定垫圈2;
[0032]其中,所述引流主体1包括:引流主管11以及通过衔接部12与所述引流主管11连通的若干引流支管13;所述衔接部12呈空心球状,所述衔接部12的近端与所述引流主管11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衔接部12的远端与若干所述引流支管13的近端管路连接;所述引流主管1的内径大于所述引流支管13的外径;所述引流主管1的近端与负压吸引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支管13的远端设有开口;所述引流支管13的远端开设有若干引流孔135;所述引流支管13包括:内管131以及套设于所述内管131外的外管132,所述内管131的近端外壁与所述外管132的近端内壁通过若干连接条133连接;所述外管132以及所述连接条133均由脂肪族聚酯材料制得;所述内管131的近端内设有单向瓣膜134;
[0033]所述固定垫圈2的远端设有粘贴层;所述固定垫圈2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引流主管11套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垫圈2上开设有一方槽21,所述方槽21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所述方槽2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垫圈2外,所述方槽21的两侧壁间设有扣接组件22。
[0034]使用时,医护人员将引流支管13放置于患者皮瓣内,进行缝合等操作,使得引流主管11延伸至患者体外;扣接组件22上设有若干排扣子,医护人员通过打开扣接组件22,从而打开固定垫圈2,调整位置后,将引流主管11卡入通孔中,再根据引流主管11的管径扣上对应数量的扣子,使得引流主管11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主体(1)以及与所述引流主体(1)拆卸连接的固定垫圈(2);其中,所述引流主体(1)包括:引流主管(11)以及通过衔接部(12)与所述引流主管(11)连通的若干引流支管(13);所述引流支管(13)包括:内管(131)以及套设于所述内管(131)外的外管(132),所述内管(131)的近端外壁与所述外管(132)的近端内壁通过若干连接条(133)连接;所述内管(131)的近端内设有单向瓣膜(134);所述固定垫圈(2)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引流主管(11)套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固定垫圈(2)上开设有一方槽(21),所述方槽(21)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所述方槽(2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垫圈(2)外,所述方槽(21)的两侧壁间设有扣接组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管(11)的内径大于所述引流支管(13)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全方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敏王志威王杰何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