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641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施工工艺包括地基处理、基准设置、浇筑、路表处理和路面养护步骤;浇筑时,先在地基层上安装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浇筑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以形成底部浇筑体;在地基层上安装第二模板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浇筑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以形成中部浇筑体;拆除第二模板组件,并在中部浇筑体两侧安装第三支撑组件,浇筑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以形成顶部浇筑体;拆除第一模板组件;并根据上述施工工艺的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提高路面平整度和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稳定性好、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性能好、养护费用低等特点,可以有效改善公路质量,提高公路结构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所以在现代农村公路建设中,常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
[0003]道路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出行人民的安全和舒适程度,目前,乡村水泥混凝土道路常面临路面平整度不高,施工质量水平低,支撑稳定性差的问题,且此类问题的频发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乡村道路的养护和修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低,支撑稳定性差,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地基处理,对预设路面区域进行多次平整和压实处理,并设置地基层;
[0008]S2.基准设置,沿所述地基层建立混凝土路面基准;定义路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路面平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0009]S3.在所述地基层上安装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按预设比例调配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将配置好的所述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输送到位;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地基层表面浇筑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进行摊铺、整平和碾压等工序,以形成底部浇筑体;
[0010]S4.在所述地基层上安装第二模板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按预设比例调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将配置好的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输送到位;在所述底部浇筑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浇筑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进行摊铺、整平和碾压等工序,以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部浇筑体;
[0011]S5.拆除所述第二模板组件,并在所述中部浇筑体两侧安装第三支撑组件;按预设比例调配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将配置好的所述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输送到位;在所述中部浇筑体两侧分别浇筑所述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进行摊铺、整平和碾压等工序,以形成顶部浇筑体;拆除所述第一模板组件;
[0012]S5.路表处理,在形成所述底部浇筑体、所述中部浇筑体和所述顶部浇筑体后均需要进行路表残留物清理;
[0013]S6.路面养护,在步骤S3、S4和S5完成后,对已形成的浇筑体进行洒水或薄膜覆盖。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的设置地基层包括:
[0015]S11.在平整压实后的土层上铺设防变形装置,并在填埋底层土基后压实所述底层土基;
[0016]S12.在所述底层土基上填埋功能土基;所述功能土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盐碱土层、上层土层和砂砾层,且在每铺设一层上述功能层后都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
[0017]示例性的,所述防变形装置包括:
[0018]两组侧撑,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中部浇筑体下方的两侧;
[0019]支撑框,设于两组所述侧撑之间,且所述支撑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撑对应连接。
[00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
[0021]多条第一支撑杆,阵列设于所述底部浇筑体的浇筑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向下伸入所述地基层中;
[0022]多个第一连接件,与多条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卡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底部浇筑体的顶面平齐;
[0023]其中,在步骤S4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连接;在步骤S5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用于与所述第三支撑组件连接。
[0024]示例性的,在步骤S3中,所述的在所述地基层上安装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盖设密封盖;在步骤S4中,所述的在所述地基层上安装第二模板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拆除所述密封盖。
[002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杆径向延伸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径向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孔内的一端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孔的孔底连接;所述限位块用于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内。
[0026]示例性的,所述第二模板组件包括:
[0027]两组中模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板组件连接;两组所述中模板用于与所述第一模板组件之间围设出所述中部浇筑体的浇筑空间;
[0028]多组斜撑件,与靠近所述中模板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且均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0029]其中,在步骤S4中,所述斜撑件的上端与所述中模板连接,下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接。
[0030]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依次浇筑底部浇筑体、中部浇筑体和顶部浇筑体,以便对铺设的路面进行分层次摊铺和压平工序,以保证整体路面的均匀平整;并通过支设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实现各段浇筑体结构稳定支撑,同时将各段浇筑体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发生路面的不规则沉降和偏斜;通过在顶部浇筑体和底部浇筑体之间设置中部浇筑体,并采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浇筑形成中部浇筑体,以使路面结构中的细小裂缝集中在抗拉强度较小的中部浇筑体内,从而提高路面整体的支撑强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003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提出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安装所述第二模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后,对所述中部浇筑体的浇筑空间底部的所述底部浇筑体进行洒水,以作湿化处理,从而在所述底部浇筑体顶面形成粘
性第一滑移面;
[0032]在安装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后,对所述中部浇筑体的两侧进行洒水,以作湿化处理,从而在所述中部浇筑体的两侧形成第二滑移面。
[0033]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滑移面上铺设一层所述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在所述第二滑移面的侧部浇筑一层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0034]示例性的,在安装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后,对所述中部浇筑体的顶部进行洒水,以作湿化处理,从而在所述中部浇筑体的顶部形成第三滑移面;所述第二模板组件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模板组件的顶面;
[0035]其中,在进行步骤S5时,所述第三滑移面上铺设一层所述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以与所述中部浇筑体两侧浇筑的所述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相连。
[0036]本申请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由于是根据上述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所提出的,因而具有上述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所有有益效果,可提高路面平整均匀度和稳定性性,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滑移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地基处理,对预设路面区域进行多次平整和压实处理,并设置地基层;S2.基准设置,沿所述地基层建立混凝土路面基准;定义路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与所述路面平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S3.在所述地基层上安装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按预设比例调配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将配置好的所述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输送到位;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地基层表面浇筑第一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进行摊铺、整平和碾压等工序,以形成底部浇筑体;S4.在所述地基层上安装第二模板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按预设比例调配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将配置好的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输送到位;在所述底部浇筑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浇筑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进行摊铺、整平和碾压等工序,以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部浇筑体;S5.拆除所述第二模板组件,并在所述中部浇筑体两侧安装第三支撑组件;按预设比例调配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将配置好的所述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输送到位;在所述中部浇筑体两侧分别浇筑所述第二水泥混凝土待浇配料,并进行摊铺、整平和碾压等工序,以形成顶部浇筑体;拆除所述第一模板组件;S5.路表处理,在形成所述底部浇筑体、所述中部浇筑体和所述顶部浇筑体后均需要进行路表残留物清理;S6.路面养护,在步骤S3、S4和S5完成后,对已形成的浇筑体进行洒水或薄膜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设置地基层包括:S11.在平整压实后的土层上铺设防变形装置,并在填埋底层土基后压实所述底层土基;S12.在所述底层土基上填埋功能土基;所述功能土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盐碱土层、上层土层和砂砾层,且在每铺设一层上述功能层后都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装置包括:两组侧撑,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中部浇筑体下方的两侧;支撑框,设于两组所述侧撑之间,且所述支撑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撑对应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切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多条第一支撑杆,阵列设于所述底部浇筑体的浇筑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向下伸入所述地基层中;多个第一连接件,与多条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卡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底部浇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斌吕少华郭磊侯超吴杰章海龙楚宝录吕江南贾玲张庆伟刘秀娟纪佳莹蒋学伟聂宁李佩璇刘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交投路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