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24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由多个硬化单元组成,每个硬化单元依次相互连接、且均沿巷道斜坡走向设置,各硬化单元的下端下侧均固定在斜坡地面上,其上端上侧用于行人通过,避免在斜坡行走时滑倒,进而人造成行人意外伤害;回风巷斜坡段的倾斜角度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回风巷斜坡段硬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北翼回风巷斜坡长度160米,巷道宽5.5米、高4.3米,直墙半圆拱形。斜坡上半段采用架棚支护,长度60米,下半段采用锚网梁索支护,长度100米,斜坡以15
°
下坡直至坡底,底板为岩石硬底。在斜坡施工完毕后,人员在斜坡行走、转运材料,由于斜坡未施工台阶,人员在行走时容易滑倒,尤其是在地板淋水后,地面湿滑,人工在斜坡扛运材料时更容易滑倒,导致人员受伤,所以根据设计要求,在斜坡段施工水泥台阶。由于下料量大,且施工时间较长,在保障两个头面掘进的情况下,无法调派更多的人手施工斜坡水泥台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以解决小坡度的回风巷斜坡段正常施工台阶时间长、用料量大、整体性差、不可重复利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由多个硬化单元组成,每个硬化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硬化单元组成,每个硬化单元依次相互连接、且均沿巷道斜坡走向设置,各所述硬化单元的下侧均固定在斜坡地面上,其上侧用于行人通过,避免在斜坡行走时滑倒,进而造成行人意外伤害;所述回风巷斜坡段的倾斜角度为5

25度,各所述硬化单元包括:前硬化杆(1),沿巷道斜坡走向设置,后硬化杆(2),沿巷道斜坡走向设置,与前硬化杆(1)相对、且平行设置,多个硬化横杆(3),与所述前硬化杆(1)和后硬化杆(2)的走向垂直,其两端分别与前硬化杆(1)和后硬化杆(2)焊接,各所述硬化横杆(3)沿巷道斜坡走向依次均匀排列设置,两个相邻的硬化横杆(3)与前硬化杆(1)和后硬化杆(2)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腔,多个所述容纳空腔沿巷道斜坡走向均匀排布,多个预制硬化块(4),分别位于各个容纳空腔内,用于将巷道斜坡底部硬化,并将容纳空腔填满,使得行人在其上来回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前挡环(5),固定在所述前硬化杆(1)的两端,在所述前硬化杆(1)上、两个前挡环(5)的内侧套设有前法兰,用于在两个相邻的硬化单元的前硬化杆(1)通过前法兰进行连接时,对前法兰进行固定,两个后挡环(6),固定在所述后硬化杆(2)的两端,在所述后硬化杆(2)上、两个后挡环(6)的内侧套设有后法兰,用于在两个相邻的硬化单元的后硬化杆(2)通过后法兰进行连接时,对后法兰进行固定,进而形成条状的硬化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地面硬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斜坡卡入板(7),位于回风巷斜坡地面与硬化单元之间,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硬化杆(1)和后硬化杆(2)的两端下侧,其走向与前硬化杆(1)和后硬化杆(2)均垂直,用于伸入斜坡地面内,对硬化单元起到固定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回风巷斜坡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磊孙立庆陈龙肖宁沈少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