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19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管件成型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端座的前侧座面设有芯柱并位于芯柱的外围设有第一模管,芯柱和第一模管之间形成管成型腔,管成型腔远离端座的一端开口并设有端盖封闭开口,端座上对应管成型腔设有顶出机构,芯柱是与方管的内腔壁配合的方形柱,第一模管是与方管的外壁配合的中空方形管状体,第一模管外围设有第二模管,第二模管和第一模管之间形成封闭的冷水腔,第二模管顶面设有连通冷水腔的进水接口、出水接口,第二模管顶面设有金属液注入嘴管,金属液注入嘴管穿过冷水腔并和管成型腔连通;对不锈钢方管冷却速度快、效率高且冷却效果均匀充分,有助于提高不锈钢方管批量生产效率。量生产效率。量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不锈钢管件成型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方管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不锈钢管成型模具,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8033586)公开的,是通过注入口向模具的模柱、模管之间形成的成型腔内注入高温金属液,并待金属液冷却后打开端盖通过顶出机构将成型出的不锈钢管取出;这种不锈钢管成型模具在成型生产时使用比较方便,但在成型生产时对不锈钢管的冷却是以自然冷却方式完成的,冷却时间较长、效率低,导致实际批量生产的效率会比较低,有待优化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冷却速度快、效率高且冷却效果均匀充分,有助于提高批量生产成型效率的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包括端座,端座的前侧座面设有芯柱并位于芯柱的外围设有第一模管,芯柱和第一模管之间形成管成型腔,管成型腔远离端座的一端开口并设有端盖封闭开口,端座上对应管成型腔设有顶出机构,芯柱是与方管的内腔壁配合的方形柱,第一模管是与方管的外壁配合的中空方形管状体,第一模管的外围设有第二模管,第二模管和第一模管之间形成封闭的冷水腔,第二模管的顶面设有连通冷水腔的进水接口、出水接口,第二模管的顶面设有金属液注入嘴管,金属液注入嘴管穿过冷水腔并和管成型腔连通。
[0006]进一步的,第一模管、第二模管的对应第一侧侧壁及对应第二侧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固定分布设有板片,板片的自由端朝下倾斜延伸。
[0007]优选的,第二模管设在端座上,第二模管和第一模管在远离端座的一端通过封口端板密封连接形成冷水腔。
[0008]优选的,第一模管和第二模管对应设有焊孔,金属液注入嘴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一模管、第二模管的焊孔。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其在第一模管外围设置第二模管,并在第二模管和第一模管之间形成封闭的冷水腔,冷却水从进水接口注入填充满冷水腔再通过出水接口排出,对成型出的不锈钢方管冷却速度快、效率高且冷却效果均匀充分,有助于提高不锈钢方管批量生产成型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的立面剖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的外部整体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的后端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的风冷系统设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0017]如图1

3所示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包括端座1,在端座1的前侧座面设有芯柱2,端座1的前侧座面位于芯柱2的外围设有第一模管3,芯柱2是与方管的内腔壁配合的方形柱,第一模管3是与方管的外壁配合的中空方形管状体,芯柱2和第一模管3之间形成灌注容纳高温金属液的管成型腔4,管成型腔4远离端座1的一端开口,在端座1上对应管成型腔4设置有顶出机构12,在向管成型腔4内注入高温金属液前通过端盖10封闭管成型腔4的开口,待高温金属液在管成型腔4内冷却成型出不锈钢方管后,开启端盖10并由顶出机构12将成型后的不锈钢方管顶出管成型腔4。顶出机构12及端盖10的设置属于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不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技术改进点,在此不对该顶出机构12及端盖10的具体构成及活动过程展开描述。
[0018]端座1上在第一模管3的外围设有第二模管5,第二模管5和第一模管3在远离端座1的一端通过封口端板7密封连接并在第二模管5和第一模管3之间形成封闭的冷水腔6,如封口端板7以焊接方式密封连接第二模管5、第一模管3。在模具结构的顶面,第一模管3和第二模管5对应设有焊孔,金属液注入嘴管11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一模管3、第二模管5的焊孔,金属液注入嘴管11呈穿过冷水腔6并和管成型腔4连通的状态,通过金属液注入嘴管11可以向管成型腔4内灌入高温金属液来成型出不锈钢方管。
[0019]第二模管5远离端座1的一端顶面设置有通向冷水腔6的进水接口8、靠近端座1的一端顶面设置有连通冷水腔6的出水接口9,冷却水从进水接口8注入填充满冷水腔6再通过出水接口9排出,冷却进行时,进水接口8保持进水、出水接口9保持排水,在冷水保持流动状态下对成型的不锈钢方管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进水接口8、出水接口9是分两侧设置在第二模管5的顶面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接口8、出水接口9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侧上,这种进水接口8、出水接口9均设置在第二模管5顶面的方式,进入到冷水腔6中的冷水在由出水接口9排出前,冷水可以灌满填充冷水腔6,从而可以保证在冷却时冷水腔6中始终灌满有冷水、对第一模管3内侧的不锈钢方管的冷却效果更均匀充分。
[0020]如图2所示,在第一模管3、第二模管5的对应第一侧侧壁12'上沿其高度方向还以焊接方式固定分布设有板片13,且板片13的自由端朝下倾斜延伸;在第一模管3、第二模管5的对应第二侧侧壁12〞也以焊接方式固定分布设有板片13,同样,板片13的自由端朝下倾斜延伸;板片13的设置有助于减缓冷水从出水接口9排出的流速,使冷水在进入排出状态下时在冷水腔6内与成品不锈钢方管更充分地换热,延长冷水换热冷却时间及和第一模管3的换热接触面积。
[0021]为进一步提高对管成型腔4内成型的不锈钢方管的冷却效率,如图1及图4

5所示,在端座1的后端面还设有向芯柱2内延伸的风腔14,风腔14由隔板15分隔形成进风风道16、
出风风道17,进风风道16和出风风道17在隔板15的前端通过连通风道18连通,进风风道16的进风口上安装有引风机19,引风机19工作时将外部冷空气吹入进风风道16,冷风沿进风风道16、连通风道18、出风风道17和芯柱2换热后排出,引风机19、进风风道16、连通风道18、出风风道17构成本模具结构的风冷系统,可以借助冷风进一步对芯柱2和第一模管3之间的不锈钢方管换热冷却,进一步提高不锈钢方管的冷却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在进风风道16、出风风道17的腔壁上增加设置沿芯柱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鳍片20,可以增加冷风和芯柱2的换热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冷却速度。
[0022]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包括端座,所述端座的前侧座面设有芯柱并位于所述芯柱的外围设有第一模管,所述芯柱和所述第一模管之间形成管成型腔,所述管成型腔远离所述端座的一端开口并设有端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端座上对应所述管成型腔设有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是与方管的内腔壁配合的方形柱,所述第一模管是与方管的外壁配合的中空方形管状体,所述第一模管的外围设有第二模管,所述第二模管和所述第一模管之间形成封闭的冷水腔,所述第二模管的顶面设有连通所述冷水腔的进水接口、出水接口,所述第二模管的顶面设有金属液注入嘴管,所述金属液注入嘴管穿过所述冷水腔并和所述管成型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不锈钢方管冷却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管、所述第二模管的对应第一侧侧壁及对应第二侧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固定分布设有板片,所述板片的自由端朝下倾斜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南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银泽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