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98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该氮吹装置包括快换接头和升降机构,快换接头具有第一气路,快换接头的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快换接头的另一端与氮吹针托盘连接,氮吹针托盘通过该快换接头可装卸于该升降机构;氮吹针托盘具有与氮吹针本体连通的第二气路,当氮吹针托盘与快换接头连接时,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连通;当氮吹针托盘与快换接头分离时,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通过快换接头进行氮吹针托盘装卸及氮气通断,能够提高氮吹针托盘更换的便捷性;且能够实现全自动氮吹操作,不需要人工参与,能够显著提高氮吹效率及实验人员的安全性。率及实验人员的安全性。率及实验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化合成实验的后处理中,有许多合成化合物需要通过氮吹将溶剂吹干来获得。目前,市场上的氮吹仪器大多需要操作者手动进行操作,工作量非常大,且氮吹针不易更换,容易产生交叉污染。而且,很多溶剂和化合物都具有毒性,容易对暴露在实验室内的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氮吹操作的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氮吹装置,包括氮吹针托盘和试管托盘,所述氮吹针托盘的底部固定有氮吹针本体,所述试管托盘内插设有试管本体,所述试管托盘位于所述氮吹针托盘的下方;所述氮吹装置还包括:
[0006]快换接头,所述快换接头具有第一气路;
[0007]升降机构,所述快换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快换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氮吹针托盘连接,所述氮吹针托盘通过所述快换接头可装卸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氮吹针托盘能够由所述升降机构所设的驱动件带动升降,以使所述氮吹针本体靠近或远离所述试管本体;
[0008]所述氮吹针托盘具有与所述氮吹针本体连通的第二气路,当所述氮吹针托盘与所述快换接头连接时,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连通;当所述氮吹针托盘与所述快换接头分离时,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断开。
[0009]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快换接头包括快换公头和快换母头,所述快换公头和所述快换母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氮吹针托盘上,所述快换公头和所述快换母头上均设置有气体模块,两个所述气体模块上设置有相连通的气孔,以形成所述第一气路;所述氮吹针托盘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快换母头上的气孔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气路。
[0010]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氮吹针托盘内开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由稳流板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所述稳流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气腔的透气孔;所述第一气腔通过开设于所述氮吹针托盘顶部的通气孔与所述快换母头上的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氮吹针本体相连通。
[0011]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氮吹针托盘包括相贴合的上汇流板和下汇流板,所述上汇流板的底部开设有阶梯型槽,所述下汇流板覆盖于所述阶梯型槽的开口上,与
所述阶梯型槽形成所述中空腔体;
[0012]所述稳流板扣设于所述阶梯型槽的台阶上,与所述阶梯型槽的槽底及槽壁围成第一气腔;所述下汇流板与所述稳流板及所述阶梯型槽的槽壁围成第二气腔;
[0013]所述氮吹针本体的顶部穿过所述下汇流板伸入所述第二气腔内,与所述第二气腔相连通;
[0014]所述上汇流板和下汇流板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围设于所述阶梯型槽的外圈。
[0015]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试管托盘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试管托盘与所述加热模块可装卸连接;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膜;
[0016]所述加热膜的顶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加热膜的底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加热膜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热量分布板。
[0017]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氮吹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由底板、顶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组成的立体结构;所述顶板为隔热板;
[0018]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于由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围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
[0019]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加热模块的顶部和所述试管托盘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试管托盘上的定位销和定位孔。
[0020]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试管托盘上设置有插孔,所述试管本体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插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试管本体的夹紧弹片。
[0021]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氮吹装置还包括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上开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管道通过抽气接口与抽气设备相连通;所述抽气孔靠近所述试管本体的上方空间。
[0022]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抽气管道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侧,且呈U形结构;所述抽气孔设置有两个,且均位于所述试管本体的瓶口上方。
[0023]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氮吹装置还包括电气比例阀,所述电气比例阀的一端与氮气输送管相连,所述氮气输送管与所述第一气路相连通,所述电气比例阀的另一端与氮气供应设备相连。
[0024]作为一种氮吹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滑台,所述升降机构为滑台,所述氮吹针托盘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滑台的滑块连接固定;所述快换公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块做升降运动。
[0025]一种实验设备,包括机械臂和至少一个所述氮吹装置,所述机械臂用于将所述氮吹装置的氮吹针托盘通过快换接头装卸于所述升降机构上;和/或,所述机械臂用于取放所述氮吹装置的试管托盘。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通过快换接头进行氮吹针托盘装卸及氮气通断,提高氮吹针托盘更换的便捷性,解决了交叉污染的问题,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028]2.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及包含该氮吹装置的实验设备,使用时,可通过驱
动件驱动氮吹针托盘的升降,通过快换接头及机械臂实现氮吹针托盘的快速更换,并通过机械臂实现试管托盘的取放,能够实现全自动氮吹操作,不需要人工参与,能够显著提高氮吹效率及实验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的氮吹针托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的加热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的试管托盘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氮吹装置的试管托盘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0

底座;11

底板;12

侧板;121

防护罩;13

顶板;
[0037]20

温控器;
[0038]30

加热模块;31

加热膜;32

导热板;321

温度传感器;322

定位销;33

热量分布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吹装置,包括氮吹针托盘(200)和试管托盘(100),所述氮吹针托盘(200)的底部固定有氮吹针本体(210),所述试管托盘(100)内插设有试管本体(110),所述试管托盘(100)位于所述氮吹针托盘(200)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吹装置还包括:快换接头(60),所述快换接头(60)具有第一气路;升降机构(70),所述快换接头(60)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70)连接,所述快换接头(60)的另一端与所述氮吹针托盘(200)连接,所述氮吹针托盘(200)通过所述快换接头(60)可装卸于所述升降机构(70),所述氮吹针托盘(200)能够由所述升降机构(70)所设的驱动件(71)带动升降,以使所述氮吹针本体(210)靠近或远离所述试管本体(110);所述氮吹针托盘(200)具有与所述氮吹针本体(210)连通的第二气路,当所述氮吹针托盘(200)与所述快换接头(60)连接时,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连通;当所述氮吹针托盘(200)与所述快换接头(60)分离时,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二气路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接头(60)包括快换公头(61)和快换母头(62),所述快换公头(61)和所述快换母头(62)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70)和所述氮吹针托盘(200)上,所述快换公头(61)和所述快换母头(62)上均设置有气体模块,两个所述气体模块上设置有相连通的气孔,以形成所述第一气路;所述氮吹针托盘(200)上设置有通气孔(207),所述快换母头(62)上的气孔与所述通气孔(207)相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气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吹针托盘(200)内开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由稳流板(203)分隔成第一气腔(204)和第二气腔(205),所述稳流板(20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04)和所述第二气腔(205)的透气孔;所述第一气腔(204)通过开设于所述氮吹针托盘(200)顶部的通气孔(207)与所述快换母头(62)上的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腔(205)与所述氮吹针本体(210)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吹针托盘(200)包括相贴合的上汇流板(201)和下汇流板(202),所述上汇流板(201)的底部开设有阶梯型槽,所述下汇流板(202)覆盖于所述阶梯型槽的开口上,与所述阶梯型槽形成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稳流板(203)扣设于所述阶梯型槽的台阶上,与所述阶梯型槽的槽底及槽壁围成第一气腔(204);所述下汇流板(202)与所述稳流板(203)及所述阶梯型槽的槽壁围成第二气腔(205);所述氮吹针本体(210)的顶部穿过所述下汇流板(202)伸入所述第二气腔(205)内,与所述第二气腔(205)相连通;所述上汇流板(201)和下汇流板(202)间设置有密封圈(206),所述密封圈(206)围设于所述阶梯型槽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康高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