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82583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提供一玻璃基板,于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透光区域和非透光区域,并于所述透光区域中形成盲孔区域;步骤S2,于所述玻璃基板上方形成封装层;步骤S3,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透光区域背面定位填充区域,以覆盖所述盲孔区域,随后于所述填充区域填充透明胶体;步骤S4,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除所述透明胶体所在区域之外贴覆背胶,以制备得到显示面板。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玻璃基板的背面对应于盲孔区域位置填充透明胶体,使得玻璃基板背面的凹坑被填充,摄像头透过盲孔区域时,能够消除摄像头拍摄出现凹坑重影和炫彩等异常形态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透光度,提高摄像效果。提高摄像效果。提高摄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面屏手机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为尽可能提升屏占比,玻璃基板全面屏的前置摄像头处通常情况下采用盲孔。众所周知,AMOLED显示面板有多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包括显示基板玻璃层、像素电路层、有机层和封装层,除封装层外,其余各层均需形成盲孔结构,外部光线通过封装层和显示基板玻璃层,最终到达摄像头。
[0003]随着显示效果和屏幕刷新速度的提升需求,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已广泛应用于制备LTPS显示基板玻璃层中,具有高分辨率、高响应、高亮度、开口率增大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LTPS显示基板玻璃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机台表面或机械手臂等发生摩擦,使得玻璃背面在摩擦中形成的表面划伤经薄化后放大,易形成直径和深浅不一的凹坑;尤其是在盲孔处存在尺寸较大的凹陷时,会导致摄像头在某些使用场景下拍摄形态异常,主要异常形态为部分光线经过凹坑时光路发生变化,导致摄像画面出现凹坑的投影,直接影响客户端整机摄像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研磨工艺去除玻璃凹陷,但研磨成本偏高且易产生静电,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提供一玻璃基板,于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透光区域和非透光区域,并于所述透光区域中形成盲孔区域;
[0007]步骤S2,于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封装层;
[0008]步骤S3,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透光区域背面定位填充区域,以覆盖所述盲孔区域,随后于所述填充区域填充透明胶体;
[0009]步骤S4,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除所述透明胶体所在区域之外贴覆背胶,以制备得到显示面板。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3包括:
[0011]步骤S31,提供一定位小料,所述定位小料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盲孔区域的通孔;
[0012]步骤S32,将所述定位小料贴覆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所述通孔对应于所述盲孔区域,以作为所述填充区域;
[0013]步骤S33,于所述填充区域内填充所述透明胶体,随后对所述透明胶体进行固化;
[0014]步骤S34,去除所述定位小料。
[0015]优选的,所述定位小料为离型膜,所述离型膜通过双面胶贴覆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33中,采用UV固化方式对所述透明胶体进行固化。
[0017]优选的,所述透明胶体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在90%以上。
[0018]优选的,所述透明胶体在环境温度25℃下的粘度范围在1000cps

6000cps。
[0019]优选的,所述透明胶体的材质为丙烯酸酯或环氧树脂。
[0020]优选的,所述透明胶体的点胶高度为0.1

0.4mm。
[0021]优选的,所述透明胶体采用滴涂或喷涂的方式填充于所述填充区域。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23]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有透光区域和非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中形成有盲孔区域;
[0024]背胶,贴覆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且所述背胶的对应的所述盲孔区域形成有填充区域,以暴露所述盲孔区域,所述填充区域中填充有透明胶体;
[0025]封装层,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透光区域和所述非透光区域的上方。
[002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7]1)通过在玻璃基板的背面对应于盲孔区域位置填充透明胶体,使得玻璃基板背面的凹坑被填充,摄像头透过盲孔区域时,能够消除摄像头拍摄出现凹坑重影和炫彩等异常形态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透光度,提高摄像效果;
[0028]2)通过定位小料在玻璃基板的背面定位出填充区域,有效解决填充透明胶体时,由于透明胶体的流动性造成的点胶位置不准的问题;
[0029]3)先执行透明胶体的填充工艺,再执行背胶贴覆工艺,有效解决透明胶体固化前易浸润背胶,对背胶外观和透明胶体的填充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0030]4)生产工艺简单,具备量产优势。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3的子流程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位小料的贴覆位置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位小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0037]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0038]步骤S1,提供一玻璃基板1,于玻璃基板1上形成透光区域2和非透光区域11,并于透光区域2中形成盲孔区域3;
[0039]步骤S2,于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封装层10;
[0040]步骤S3,于玻璃基板1的所述透光区域背面定位填充区域,以覆盖盲孔区域3,随后于填充区域填充透明胶体6;
[0041]步骤S4,于玻璃基板1的背面除透明胶体6所在区域之外贴覆背胶9,以制备得到显
示面板。
[0042]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玻璃基板1上形成有透光区域2,该透光区域中形成有盲孔区域3,玻璃基板1的背面在摩擦中形成的表面划伤经薄化后放大,易形成直径和深浅不一的凹坑4。摄像头5通常设置于对应于盲孔区域3的位置,外部光线通过盲孔区域3和玻璃基板1最终到达摄像头5的过程中,由于凹坑4的存在,尤其是凹坑4的直径较大时会导致摄像头5某些使用场景下拍摄形态异常,主要异常形态为部分光线经过凹坑时光路发生变化,导致摄像画面出现凹坑的投影,直接影响客户端整机摄像效果。
[0043]基于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玻璃基板1的背面填充透明胶体6,由于透明胶体6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实现能够覆盖各凹坑4,使得玻璃基板1的背面平整,能够消除摄像头5拍摄出现的凹坑重影和炫彩等异常形态,进一步地,由于填充的是透明胶体6,能够同时提升透光度,进而提升摄像效果。
[0044]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3包括:
[0045]步骤S31,提供一定位小料,定位小料上开设有对应于盲孔区域的通孔;
[0046]步骤S32,将定位小料贴覆于玻璃基板的背面,通孔对应于盲孔区域,以作为填充区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提供一玻璃基板,于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透光区域和非透光区域,并于所述透光区域中形成盲孔区域;步骤S2,于所述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封装层;步骤S3,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透光区域背面定位填充区域,以覆盖所述盲孔区域,随后于所述填充区域填充透明胶体;步骤S4,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除所述透明胶体所在区域之外贴覆背胶,以制备得到显示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提供一定位小料,所述定位小料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盲孔区域的通孔;步骤S32,将所述定位小料贴覆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所述通孔对应于所述盲孔区域,以作为所述填充区域;步骤S33,于所述填充区域内填充所述透明胶体,随后对所述透明胶体进行固化;步骤S34,去除所述定位小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小料为离型膜,所述离型膜通过双面胶贴覆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背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中,采用UV固化方式对所述透明胶体进行固化。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盼盼蔡鲜林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