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62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架、直线导轨模组、热管装夹模组以及水平运动模组,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水平运动模组上,所述直线导轨模组设置在安装框架前侧;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设置在直线导轨模组上,待检测热管装夹于热管装夹模组中,所述安装框架能够在水平运动模组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能够在直线导轨模组的带动下竖直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化了热管探伤装夹模式,解决了传统成套的X射线成像系统没有配备热管焊缝检测所需的专用装夹装置,装夹难、可靠性差、定位不准确,导致热管焊缝探伤检测整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包括卫星在内的航天器产品研制任务越来越多,而热管作为航天器热控分系统中控温的重要产品之一,其生产数量也逐年提升。为确保热管长寿命、高可靠性的质量要求,热管在采用氩弧焊接及整形完成后,需要对焊缝进行100%的X射线探伤质量检测。传统的X射线照相检测方法由于需要曝光、洗片、评片等多个繁琐的操作流程,已远远不能适应批量化热管生产研制需求。采用先进的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进行热管焊缝探伤检测,其速率快、检测成像直观、检测结果可追溯。由于热管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的影响,成套的X射线成像系统是没有配备热管焊缝检测所需的专用装夹装置,单次最多可检测单根热管的一端焊缝,且存在装夹难、可靠性差、定位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热管焊缝探伤检测整体效率低,装夹困难,无法满足批产化热管研制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
[000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框架、直线导轨模组、热管装夹模组以及水平运动模组,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水平运动模组上,所述直线导轨模组设置在安装框架前侧;
[0005]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设置在直线导轨模组上,待检测热管装夹于热管装夹模组中,所述安装框架能够在水平运动模组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能够在直线导轨模组的带动下竖直运动。
[0006]优选地,所述热管装夹模组包括平台安装板、装夹钳安装平台、装夹平台安装杆以及热管装夹钳;
[0007]所述平台安装板安装于直线导轨模组的前侧,所述装夹钳安装平台通过装夹平台安装杆水平设置在平台安装板的前侧,所述热管装夹钳设置在装夹钳安装平台上并能够在装夹钳安装平台上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钳用于装夹待检测热管。
[0008]优选地,所述装夹平台安装杆上从上至下并列设置有多个装夹钳安装平台,所述每个装夹钳安装平台上安装有两个热管装夹钳。
[0009]优选地,所述装夹平台安装杆为两个,两个装夹平台安装杆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平台安装板的前侧两端。
[0010]优选地,所述水平运动模组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平台以及滑动导轨,所述安装框架安装于水平滑动安装平台上,所述水平滑动安装平台能够在滑动导轨上水平滑动。
[0011]优选地,还包括计算机与三轴控制器,所述计算机连接三轴控制器,三轴控制器电
连接直线导轨模组。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空心铝合金材料的框架。
[0013]优选地,所述热管装夹钳的装夹面上包覆有羊毛毡材料。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化了热管探伤装夹模式,解决了传统成套的X射线成像系统没有配备热管焊缝检测所需的专用装夹装置,装夹难、可靠性差、定位不准确,导致热管焊缝探伤检测整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16]2、本技术通用性强,采用热管装夹钳进行装夹的技术手段,满足所有种类热管焊缝及其他管材等结构检测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中示出:
[0022]计算机1
ꢀꢀꢀꢀꢀꢀꢀꢀꢀꢀꢀꢀꢀꢀꢀꢀꢀꢀꢀꢀꢀꢀꢀꢀꢀꢀꢀꢀ
装夹钳安装平台6
[0023]三轴控制器2
ꢀꢀꢀꢀꢀꢀꢀꢀꢀꢀꢀꢀꢀꢀꢀꢀꢀꢀꢀꢀꢀꢀꢀꢀ
热管装夹钳7
[0024]直线导轨模组3
ꢀꢀꢀꢀꢀꢀꢀꢀꢀꢀꢀꢀꢀꢀꢀꢀꢀꢀꢀꢀꢀꢀ
水平滑动安装平台8
[0025]平台安装板4
ꢀꢀꢀꢀꢀꢀꢀꢀꢀꢀꢀꢀꢀꢀꢀꢀꢀꢀꢀꢀꢀꢀꢀꢀ
滑动导轨9
[0026]安装框架5
ꢀꢀꢀꢀꢀꢀꢀꢀꢀꢀꢀꢀꢀꢀꢀꢀꢀꢀꢀꢀꢀꢀꢀꢀꢀꢀ
装夹平台安装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优化了热管探伤装夹模式,改变了热管单次单根单端装夹探伤的弊端,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同时也能够满足所有种类热管焊缝及其他管材等结构检测的需求,可实现上下水平的平稳运动,实现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检测。
[002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安装框架5、直线导轨模组3、热管装夹模组以及水平运动模组,所述安装框架5设置在水平运动模组上,所述直线导轨模组3设置在安装框架5前侧;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设置在直线导轨模组3上,待检测热管装夹于热管装夹模组中,所述安装框架5能够在水平运动模组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能够在直线导轨模组3的带动下竖直运动,从而实现检测装置在平面大距离移动和垂直方向高精度移动。
[0030]如图2、3所示,所述热管装夹模组包括平台安装板4、装夹钳安装平台6、装夹平台
安装杆10以及热管装夹钳7;所述平台安装板4安装于直线导轨模组3的前侧,所述装夹钳安装平台6通过装夹平台安装杆10水平设置在平台安装板4的前侧,所述热管装夹钳7设置在装夹钳安装平台6上并能够在装夹钳安装平台6上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钳7用于装夹待检测热管。所述装夹平台安装杆10为两个,两个装夹平台安装杆10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平台安装板4的前侧两端。所述装夹平台安装杆10上从上至下并列设置有多个装夹钳安装平台6,所述每个装夹钳安装平台6上安装有两个热管装夹钳7。达到可靠装夹的目的。优选地,所述热管装夹钳7上设置有粗调装置和微调装置;优选地,所述装夹钳安装平台6从上至下依次设置8个,所述检测装置同一批次能够实现8个热管的检测。
[0031]所述水平运动模组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平台8以及滑动导轨9,所述安装框架5安装于水平滑动安装平台8上,所述水平滑动安装平台8能够在滑动导轨9上水平滑动。还包括计算机1与三轴控制器2,所述计算机1连接三轴控制器2,三轴控制器2电连接直线导轨模组3。所述直线导轨模组3配置大转矩步进电机驱动器,刹车电机直连方式,刹车电机与三轴控制器2相连接,控制程序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同时,在探伤检测间安装高清摄像头,随时观看热管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5)、直线导轨模组(3)、热管装夹模组以及水平运动模组,所述安装框架(5)设置在水平运动模组上,所述直线导轨模组(3)设置在安装框架(5)前侧;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设置在直线导轨模组(3)上,待检测热管装夹于热管装夹模组中,所述安装框架(5)能够在水平运动模组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模组能够在直线导轨模组(3)的带动下竖直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装夹模组包括平台安装板(4)、装夹钳安装平台(6)、装夹平台安装杆(10)以及热管装夹钳(7);所述平台安装板(4)安装于直线导轨模组(3)的前侧,所述装夹钳安装平台(6)通过装夹平台安装杆(10)水平设置在平台安装板(4)的前侧,所述热管装夹钳(7)设置在装夹钳安装平台(6)上并能够在装夹钳安装平台(6)上水平移动,所述热管装夹钳(7)用于装夹待检测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用热管焊缝批量化探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平台安装杆(10)上从上至下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来信邵红亮董学金颜世访周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