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挡水坝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47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式挡水坝及其施工方法,浮动式挡水坝包括安装于基床上的多个连接座,相邻连接座依次铰接,各连接座上连接有阻挡板,各连接座上安装有竖向安装管,竖向安装管上活动套装有浮动式气囊体,各浮动式气囊体与充气总管连通,对各浮动式气囊体充气而使浮动式气囊体胀大,相邻浮动式气囊体逐渐靠近并接触挤压,以构成浮动式气囊墙;施工方法是将上述浮动式挡水坝安装在相对应形态的河道处,并根据降水量的不同进行调整,无需人工进行清淤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以适应不同水位和不同强度水流下的挡水作业,并且可以适应不同形态的河道,挡水、泄水操作更为便利。更为便利。更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式挡水坝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挡水坝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动式挡水坝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水路、河道的水流进行限流或者隔断时,需要使用挡水坝来实现。现有的挡水坝一般是采用闸门的形式,通过挡水坝将水路或者河道拦截,实现断流的目的;当需要将水流放至下游时,需操作闸门开启。但是此种挡水坝的启闭操作较为麻烦,而且长时间使用时,河床底部会积淤严重,进而影响闸门的启闭,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淤泥的清除作业;并且此种挡水坝适应性较弱,无法适合不同形态的河道。为了适应不同形态的河道,目前采用市售的PVC便携可折叠拦水坝,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水的重力及水流的冲击力使其逐渐胀起,进而实现阻挡水流通过的目的。但是,在水流较大,或者水位超出其最高限值时,将导致整体崩溃的情况,进而引发次级灾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挡水坝及其施工方法,用以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以适应不同水位和不同强度冲击力水流下的挡水作业,并且可以适应不同形态的河道,挡水、泄水操作较为便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包括安装于基床上的多个连接座,多个所述连接座沿所述基床纵向依次铰接横向拦截于河道上,各连接座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阻挡板,各连接座上分别安装有竖向安装管,且所述竖向安装管的高度高于所述阻挡板,竖向安装管上活动套装有浮动式气囊体,各所述浮动式气囊体与充气总管连通,对浮动式气囊体充气而使浮动式气囊体胀大,使得相邻的浮动式气囊体逐渐靠近并接触挤压,以构成浮动式气囊墙。
[0005]可选择地,所述浮动式气囊体包括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连接的圆筒状囊体,所述上固定座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所述圆筒状囊体的充气腔与所述充气总管相连通;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分别构造有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所述竖向安装管活动穿过所述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状囊体上构造有多个导水孔,所述导水孔贯穿圆筒状囊体的外周壁且与圆筒状囊体的充气腔相互隔断。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状囊体的外周壁上对称构造有橡胶连接耳,相邻圆筒状囊体上相对应的所述橡胶连接耳相互连接。
[0008]可选择地,所述竖向安装管的上端与横向总管连通,竖向安装管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导淤清淤机构,竖向安装管通过所述导淤清淤机构与外界连通,竖向安装管上位于导淤清淤机构和浮动式气囊体之间的部位上装配有限制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淤清淤机构包括小径端朝上的导淤清淤罩,所述导淤清淤罩转
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安装管上,导淤清淤罩上布满清淤孔,竖向安装管上位于导淤清淤罩内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导通孔;所述限制环靠近导淤清淤罩一端的端面上构造有大径端朝上的锥形面。
[0010]可选择地,所述连接座包括构造于座体上的固定框,所述阻挡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固定框的两侧分别构造有铰接耳,相邻固定框上相对应的铰接耳相互铰接,所述座体上开设有游动孔,锚固组件的下端穿过所述游动孔并锚固于所述基床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分别构造有连接条,各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固定框相对应的部位可拆卸连接。
[0012]板体可选择直板或者弧形板,且板体为可为封闭板、孔板或者过滤网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锚固组件包括下端通过所述游动孔锚固于所述基床上的锚固栓,游动孔的孔径大于锚固栓的径向长度;所述锚固栓上套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下端面与所述座体的上端面靠近或者接触;连接螺母螺纹连接于锚固栓上,且连接螺母旋紧于挡块的上端,锚固栓位于游动孔的部位上套装有弹性胶套。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浮动式挡水坝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选定河道的施工位置,将所述基床沿河道横向固定在河床上;S2、将多个所述连接座逐一地安装在基床上,并通过铰接的方式将多个连接座依次连接在一起;根据河道的水流形态及河道的形态,调整相邻连接座之间的铰接角度;S3、将多个所述阻挡板分别安装在相对应的连接座上;阻挡板的选择原则为:非汛期,选用孔板或过滤网板,用以对河道内的水体进行过滤;汛期,选用封闭板,用于对河道进行限流或者隔断;S4、将多个所述浮动式气囊体分别装配在对应连接座上的所述竖向安装管上,之后,将每个竖向安装管的下端与河道底部连通,通过所述横向总管连通每个竖向安装管的上端;通过所述充气总管连接每个浮动式气囊体;S5、对各个浮动式气囊体进行充气,确保浮动式气囊体漂浮于水面上,并可沿竖直方向滑动;S6、当降水量较小时,对浮动式气囊体充气的程度控制在相邻浮动式气囊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得水流通过该间隙限流而出;当降水量较大时,对浮动式气囊体充气的程度控制在相邻浮动式气囊体之间相互胀紧、压迫,使得所有的浮动式气囊体紧密接触形成浮动式气囊墙,用于对水流进行阻挡;S7、定期将抽淤泵与横向总管连接,通过所述抽淤泵对浮动式挡水坝处积聚的淤泥抽离。
[0015]本专利技术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设置在所述基床连接座浮动式气囊体拦截于河道上形成浮动式气囊墙,可以根据河道的自身情况或者水流情况适应性调整其形态,对河道水流进行限流或者拦截,起到基础液位拦截作用;2、当不需要进行挡水作业时,不对浮动式气囊体进行充气,或者充入少量的气体,使得浮动式气囊体之间存在间隙,当液位超过浮动式气囊墙高度时,水流通过浮动式气囊体之间的间隙流至下游;3、当需要进一步限流时,通过调节浮动式气囊体充气量实现浮动式气囊体胀大程
度的调整,进而控制浮动式气囊体之间的间隙大、小程度变化,实现减少排向下游的水量;4、当需要隔断河道时,确保浮动式气囊体漂浮至水位高位,之后,对浮动式气囊体进行充气,使相邻浮动式气囊体之间紧密接触挤压形成浮动式气囊墙,由于该浮动式气囊墙的下部胀大至贴紧连接座上的阻挡板,因此使得浮动式气囊墙配合阻挡板实现拦截河道的作用;5、本专利技术将竖向安装管与河道底部连通、横向总管与竖向安装管连通,因此通过抽淤泵对横向总管进行抽吸,进而实现清淤目的;这样,无需人员、清淤设备等下水清淤;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利用浮动式气囊体在水中漂浮,实现了浮动式气囊墙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进而适应不同水位和不同强度水流下的挡水作业,同时适应不同形态的河道,使得挡水、泄水操作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座、阻挡板、锚固组件、导淤清淤罩、浮动式气囊体及竖向安装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座、阻挡板、锚固组件、导淤清淤罩、浮动式气囊体及竖向安装管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基床上的多个连接座,多个所述连接座沿所述基床纵向依次铰接横向拦截于河道上,各连接座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阻挡板,各连接座上分别安装有竖向安装管,且所述竖向安装管的高度高于所述阻挡板,竖向安装管上活动套装有浮动式气囊体,各所述浮动式气囊体与充气总管连通,对浮动式气囊体充气而使浮动式气囊体胀大,使得相邻的浮动式气囊体逐渐靠近并接触挤压,以构成浮动式气囊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式气囊体包括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连接的圆筒状囊体,所述上固定座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所述圆筒状囊体的充气腔与所述充气总管相连通;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分别构造有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所述竖向安装管活动穿过所述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囊体上构造有多个导水孔,所述导水孔贯穿圆筒状囊体的外周壁且与圆筒状囊体的充气腔相互隔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囊体的外周壁上对称构造有橡胶连接耳,相邻圆筒状囊体上相对应的所述橡胶连接耳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安装管的上端与横向总管连通,竖向安装管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导淤清淤机构,竖向安装管通过所述导淤清淤机构与外界连通,竖向安装管上位于导淤清淤机构和浮动式气囊体之间的部位上装配有限制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淤清淤机构包括小径端朝上的导淤清淤罩,所述导淤清淤罩转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安装管上,导淤清淤罩上布满清淤孔,竖向安装管上位于导淤清淤罩内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导通孔;所述限制环靠近导淤清淤罩一端的端面上构造有大径端朝上的锥形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构造于座体上的固定框,所述阻挡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固定框的两侧分别构造有铰接耳,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李洋杨林翟鑫薛飞张陌高冬平王若剑杜远征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