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及其制备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436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包括若干浮力板组件、不锈钢压板、基础框架、柔性拉杆组件、自动复位机构、卷扬机和助力弹簧。浮力板组件与基础框架一端铰轴铰接,铰轴铰接橡胶垫包裹密封,基础框架密封固定于安装地面,浮力板组件绕铰轴旋转与基础框架形成开闭,若干浮力板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板与插槽过盈配合,连接处由压紧密封胶条的不锈钢压板密封,卷扬机通过钢丝绳手动和电动开启闭合浮力板组件,柔性拉杆组件、助力弹簧和自动复位机构协助止水闸门运行稳定。还公开了止水闸门的制备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水力,手动和电动多动力开闭止水阀门,解决止水阀门的漏水问题,具有运行稳定,安全性高,限速的优点。限速的优点。限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及其制备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挡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及其制备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动力全自动止水阀是防洪领域内,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产品无需电力、无需值守、自动挡水,适应于地下车库、地铁、地下商场、住宅小区等的高科技产品,无需人员值守、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确保应对随时突发的暴雨袭击,自动将雨水挡在地下空间之外。同时,在挡水初期,车辆可以驶出车库,确保地下空间人员、车辆、财产安全,堪称防淹神器,为地下空间安全防汛增加了重要砝码。
[0003]水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维护检查检修中不能将关闭状态的防洪闸抬起进行检修的问题,或者开启状态不能放下浮力板进行关闭,以及在洪水上涨止水阀不能随着水量的增大而快速进入开启状态,失去止水阀的防洪作用。还有开启止水阀门阻挡洪水中,发生浮力板组件密封性不好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及其制备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种动力水力,手动和电动打开和闭合止水闸门结构,并且在此技术方案基础上增加了协助防洪闸开启和闭合的自动复位装置和助力弹簧,。
[0005]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包括若干浮力板组件、不锈钢硅胶密封机构、基础框架、设置于浮力板组件与基础框架之间的柔性拉杆组件、自动复位机构、手电动控制机构和助力弹簧;若干浮力板组件一端与基础框架一端通过铰轴铰接,所述铰轴后面用橡胶垫包裹,所述橡胶垫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另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密封固定于安装地面,所述浮力板组件绕铰轴旋转与基础框架闭合和开启,若干浮力板组件镶嵌于基础框架内为闭合状态,若干浮力板组件与基础框架开合成角度为开启状态,若干所述浮力板组件之间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处覆盖不锈钢硅胶密封机构密封;所述手电动控制机构通过手动和电动控制若干浮力板组件与基础框架之间的闭合和开启,手电动控制机构安装于浮力板组件两侧墙体上,手电动控制机构内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上;所述自动复位机构设置于浮力板组件两侧墙体上,与开合角度为90
°
的浮力板组件接触相互作用;所述助力弹簧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内,助力弹簧另一端突出基础框架,助力弹簧另一端与闭合状态的浮力板组件接触相互作用;所述柔性拉杆组件包括柔性钢丝绳和回弹橡胶绳,所述柔性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另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上,所述回弹橡胶绳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一端上,回弹橡
胶绳另一端固定于柔性钢丝绳中间位置上。
[0006]进一步,所述浮力板组件包括承力板、浮力箱和填充物,所述承力板一端与基础框架一端铰接,所述浮力箱覆盖在承力板接近基础框架的面上,与承力板通过铆钉拉铆固定连接,纵向贯穿承力板接近基础框架面上均匀间隔设置多排受力板筋,浮力箱覆盖多排受力板筋的位置上凸起部分成浮力腔,所述浮力腔纵向贯穿覆盖承力板接近基础框架面,浮力腔远离铰接端设置填充孔,所述填充物通过填充孔填充到浮力腔内。
[0007]进一步,所述浮力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板和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硅胶密封机构包括不锈钢压板和硅胶密封条,若干所述浮力板组件包括若干承力板,所述承力板两侧上下端设置凹槽,若干承力板之间对应位置凹槽拼接成上下插槽,所述连接板插入上下插槽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相邻的两块承力板,相邻的两块承力板之间过盈配合连接覆盖硅胶密封条,所述硅胶密封条上覆盖不锈钢压板,压紧硅胶密封条的不锈钢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承力板搭接,搭接处通过铆钉拉铆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板通过铆钉拉铆固定于承力板远离基础框架的面上。
[0008]进一步,所述填充物为聚氨酯AB料。
[0009]进一步,所述基础框架包括四边形框架,和多根方管,多根方管在四边形框架内均匀间隔出多个浮力腔宽度缝隙,所述四边形框架内侧边与承力板铰接,四边形框架通过胶板和密封胶密封固定于安装地面上。
[0010]进一步,所述手电动控制机构为卷扬机,2台所述卷扬机分别固定于浮力板组件两侧墙体上,卷扬机包括卷轴、手柄和电动机,所述卷轴上钢丝绳一端固定于卷轴上,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固定于承力板远离基础框架的面,手柄驱动卷轴转动收回和放出钢丝绳,电动机设置于墙体上, 电动驱动卷轴转动收回和放出钢丝绳。
[0011]进一步,所述自动复位机构包括L形角钢和自动复位装置,所述L形角钢一体成型,包括竖直板和横向板,所述竖直板通过铆钉拉铆固定于墙体上,所述横向板上设置通孔,所述自动复位装置开口端对齐通孔固定于横向板上。
[0012]进一步,所述自动复位装置包括圆筒、弹簧和活塞,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圆筒内底面上,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活塞一端,活塞另一端延伸出圆筒口与通孔,所述圆筒开口对齐通孔固定于横向板上。
[0013]进一步,还包括反光提示条6,所述反光提示条6设置于承力板远离铰接端的顶端。
[0014]进一步,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横向板上,用于检测开启状态中水位高度并传输水位高度信号于声光报警器,通过数据线与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安装于承力板远离铰接端,接受液位传感器传输水位高度信号并根据水位高度信号判断声光报警器开启闪烁和警报声音。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制备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安装空间长度决定浮力板组件的数量以及基础框架的尺寸,使得若干浮力板组件拼接后的尺寸完全镶嵌于基础框架内;通过模型注塑成带有受力板筋的承力板和其配套的浮力箱,将浮力箱覆盖到承力板上,四周用铆钉拉铆固定,浮力箱覆盖受力板筋部分突出为浮力腔,所述浮力腔底端设置填料孔,将聚氨酯AB料以4:1比例从底端填充孔填充到浮力腔内,待全部浮力腔填充完毕,
得到浮力板组件单元,利用方管焊接成四边形框架,在四边形框架内均匀间隔浮力腔宽度焊接多根方管成基础框架;将全面覆盖基础框架的胶板上下面涂抹密封胶,胶板底面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于安装地面上,基础框架粘合到胶板的上表面上;将相邻浮力板组件拼接,浮力板组件中的承力板上下凹槽与相邻浮力板组件中承力板上下凹槽拼接组成上下插槽,连接板穿过上下插槽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相邻浮力板组件中的承力板,插槽与连接板过盈配合连接在承力板面上呈现的缝隙用硅胶密封条覆盖再压紧不锈钢压板,密封胶条和不锈钢压板的两边分别与两侧的承力板搭接,在搭接处铆钉拉铆固定,依次类推拼接若干浮力板组件,组成适合安装场地尺寸的若干浮力板组件;将若干浮力板组件与基础框架通过铰轴铰接,在铰轴后面用橡胶垫包裹,橡胶垫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另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上,在若干浮力板与两侧墙体之间设置侧边密封橡胶板;通过L形角钢将自动复位装置固定安装于两侧墙体上,自动复位装置中的活塞延伸出L形角钢的通孔,将2台卷扬机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墙体上,卷扬机的钢丝绳与承力板没有覆盖浮力箱的那一面固定连接,将助力弹簧安装于基础框架内,助力弹簧一端延伸出基础框架顶面,助力弹簧的安装个数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决定,反光提示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浮力板组件(2)、不锈钢硅胶密封机构(27)、基础框架(1)、设置于浮力板组件(2)与基础框架(1)之间的柔性拉杆组件(3)、自动复位机构(4)、手电动控制机构(5)和助力弹簧(8);若干浮力板组件(2)一端与基础框架(1)一端通过铰轴铰接,所述铰轴后面用橡胶垫(32)包裹,所述橡胶垫(32)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2),另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密封固定于安装地面,所述浮力板组件(2)绕铰轴旋转与基础框架(1)闭合和开启,若干浮力板组件(2)镶嵌于基础框架(1)内为闭合状态,若干浮力板组件(2)与基础框架(1)开合成角度为开启状态,若干所述浮力板组件(2)之间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处覆盖不锈钢硅胶密封机构(27)密封;所述手电动控制机构(5)通过手动和电动控制若干浮力板组件(2)与基础框架(1)之间的闭合和开启,手电动控制机构安装于浮力板组件(2)两侧墙体(7)上,手电动控制机构(5)内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2)上;所述自动复位机构(4)设置于浮力板组件(2)两侧墙体(7)上,与开合角度为90
°
的浮力板组件(2)接触相互作用;所述助力弹簧(8)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1)内,助力弹簧(8)另一端突出基础框架(1),助力弹簧(8)另一端与闭合状态的浮力板组件(2)接触相互作用;所述柔性拉杆组件(3)包括柔性钢丝绳(9)和回弹橡胶绳(10),所述柔性钢丝绳(9)一端固定于浮力板组件(2),另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1)上,所述回弹橡胶绳(10)一端固定于基础框架(1)一端上,回弹橡胶绳(10)另一端固定于柔性钢丝绳(9)中间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板组件(2)包括承力板(11)、浮力箱(12)和填充物,所述承力板(11)一端与基础框架(1)一端通过铰轴铰接,所述浮力箱(12)覆盖在承力板(11)接近基础框架(1)的面上,与承力板(11)通过铆钉拉铆固定连接,纵向贯穿承力板接近基础框架(1)的面上均匀间隔设置多排受力板筋(13),浮力箱(12)覆盖多排受力板筋(13)的位置上凸起部分成浮力腔(14),浮力腔(14)远离铰接端设置填充孔,所述填充物通过填充孔填充到浮力腔(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板(28)和不锈钢板(29),所述不锈钢硅胶密封机构(27)包括不锈钢压板和硅胶密封条,若干所述浮力板组件包括若干承力板(11),所述承力板(11)两侧上下端设置凹槽,若干承力板(11)之间对应位置凹槽拼接成上下插槽(30),所述连接板插入上下插槽过盈配合固定连接相邻的两块承力板(11),相邻的两块承力板(11)之间过盈配合连接覆盖硅胶密封条,所述硅胶密封条上覆盖不锈钢压板,压紧硅胶密封条的不锈钢压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承力板(11)搭接,搭接处通过铆钉拉铆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板通过铆钉拉铆固定于承力板(11)远离基础框架(1)的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聚氨酯AB料。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任一项所述的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框架(1)包括四边形框架(15)和多根方管(16),多根方管(16)在四边形框架内均匀间隔出多个浮力腔宽度缝隙(17),四边形框架(15)内侧边与承力板铰接,四边形框架(5)通过胶板和密封胶密封固定于安装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动力全自动止水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动控制机构为卷扬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屹东彭飞赵洪亮高晓明邢善鹏包洪涛朱佳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