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17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包括固定轮体,固定轮体上分布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连通至所述固定轮体的外端部的限位孔;衔接机构,包含可移动安装于所述限位孔内的多个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内部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内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杆,所述固定孔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母,所述顶推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分别可移动安装到所述顶推螺杆上;可拆卸轮体,所述可拆卸轮体呈环状设置并套接到所述固定轮体的外围,所述顶推螺母分别向后旋动并抵接到相应的固定孔的内侧壁上,所述衔接块的外端部分别顶紧插接到所述可拆卸轮体的相应插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旋轮更换过程中的操作便捷程度。操作便捷程度。操作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轮旋压加工用部件,具体是指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

技术介绍

[0002]旋轮是皮带轮旋压加工过程中的最基础部件,由于加工工艺的改进,现有的旋轮在对工件进行旋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产生径向进给,且同时需要产生一定量的轴向进给。为确保旋压过程中的旋轮在双向位移过程中的受力能力和受力稳定性,需要于旋轮轴与旋轮的内孔之间进行多个滚柱安装,且需要于旋轮的两端进行一组平面轴承安装,再通过卡接于旋轮轴上的一组卡簧与卡板配合,分别对平面轴承进行固定。
[0003]由于旋轮的旋压端在旋压过程中会产生机械磨损,在其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旋轮更换,由于旋轮与旋轮轴之间装配有一组卡簧、卡板、平面轴承,还有多个支撑滚柱等多个转动固定用辅助件,导致旋轮更换过程中的各部件拆装操作极为不便,致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影响机加工的效率。
[0004]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有效提升旋轮更换过程中的操作便捷程度,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和提升机加工效率的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该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包括
[0008]固定轮体,所述固定轮体的中部设有相应的轴安装孔,固定轮体上按等角度分布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连通至所述固定轮体的外端部的限位孔,固定孔的内侧壁分别向内设有相应的导孔;
[0009]衔接机构,包含可移动安装于所述限位孔内的多个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内部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内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杆,所述固定孔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母,所述顶推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分别可移动安装到所述顶推螺杆上,所述顶推螺杆的内端部分别可移动插接于相应的导孔内;
[0010]可拆卸轮体,所述可拆卸轮体呈环状设置并套接到所述固定轮体的外围,可拆卸轮体的内侧壁在与所述衔接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插接孔,所述顶推螺母分别向后旋动并抵接到相应的固定孔的内侧壁上,所述衔接块的外端部分别顶紧插接到所述可拆卸轮体的相应插接孔内,衔接块的内端部分别装置于相应的限位孔的前侧。
[0011]所述固定孔呈方形状设置,所述顶推螺母为六角螺母,所述顶推螺母的两侧与所述固定孔的两侧之间分别呈间隔设置。
[0012]所述可拆卸轮体的外侧横截面呈尖状设置,且所述可拆卸轮体的外端部横截面呈弧形状设置。
[0013]所述衔接块的外侧横截面呈尖状设置,且所述衔接块的外端部横截面呈弧形状设置。
[0014]所述固定轮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平面轴承的卡接槽。
[0015]本技术的优点:
[0016]1)本技术将传统的旋压轮拆分为固定轮体和可拆卸轮体,并对固定轮体和可拆卸轮体的结构进行改进,然后通过衔接机构的介入,即可有效将可拆卸轮体可拆卸衔接到固定轮体上。
[0017]装配过程中,将可拆卸轮体套接到固定轮体的外围,尔后,手动旋动顶推螺母使其向内移动,直至其内端面抵接到固定孔的内侧壁上,随着顶推螺母的持续旋动,衔接块持续外移并顶紧插接到可拆卸轮体的相应插接孔内,该过程耗时较短;而当衔接块顶紧到位时,再通过固定头板手对顶推螺母进行小范围的加强拧紧即可;当可拆卸轮体的磨损量达到更换标准时,只需通过固定头板手对顶推螺母进行初步松开,然后再通过手动方式对顶推螺母进行旋动,使其快速向外移动至固定孔的外侧壁上,然后再手动将顶推螺母向内推动,即可将顶紧插接于插接孔内的衔接块内移至固定轮体的限位孔内,此时即可对可拆卸轮体进行更换,很是便捷。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旋轮更换过程中的操作便捷程度,以降低劳动强度和提升机加工效率。
[0018]2)本技术的固定孔呈方形状设置,顶推螺母为六角螺母,且顶推螺母的两侧与固定孔的两侧之间分别呈间隔设置,以便于顶推螺母的手动旋动操作,以及便于固定头板手对顶推螺母进行加强拧紧、或初步松开时的操作,从而有效确保本技术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衔接块插接到可拆卸轮体的插接孔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固定轮体的剖视图。
[0022]图4为可拆卸轮体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可拆卸轮体套接到固定轮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衔接机构的衔接块外移时的使用状态图。
[0025]图7为衔接块顶紧插接到位时的使用状态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参考图1

8,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包括
[0029]固定轮体1,所述固定轮体1的中部设有相应的轴安装孔101,固定轮体1上按等角度分布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固定孔102,所述固定孔10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连通至所述固定轮体1的外端部的限位孔103,固定孔102的内侧壁分别向内设有相应的导孔104;
[0030]衔接机构2,包含可移动安装于所述限位孔103内的多个衔接块201,所述衔接块
201的内部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内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杆202,所述固定孔102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母203,所述顶推螺母20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分别可移动安装到所述顶推螺杆202上,所述顶推螺杆202的内端部分别可移动插接于相应的导孔104内;
[0031]可拆卸轮体3,所述可拆卸轮体3呈环状设置并套接到所述固定轮体1的外围,可拆卸轮体3的内侧壁在与所述衔接块201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插接孔301,所述顶推螺母203分别向后旋动并抵接到相应的固定孔102的内侧壁上,所述衔接块201的外端部分别顶紧插接到所述可拆卸轮体3的相应插接孔301内,衔接块201的内端部分别装置于相应的限位孔103的前侧。
[0032]装配过程中,将可拆卸轮体3套接到固定轮体1的外围,尔后,手动旋动顶推螺母203使其向内移动,直至其内端面抵接到固定孔102的内侧壁上,随着顶推螺母203的持续旋动,衔接块201持续外移并顶紧插接到可拆卸轮体3的相应插接孔301内,该过程耗时较短;而当衔接块201顶紧到位时,再通过固定头板手对顶推螺母203进行小范围的加强拧紧即可;当可拆卸轮体3的磨损量达到更换标准时,只需通过固定头板手对顶推螺母203进行初步松开,然后再通过手动方式对顶推螺母203进行旋动,使其快速向外移动至固定孔102的外侧壁上,然后再手动将顶推螺母203向内推动,即可将顶紧插接于插接孔301内的衔接块201内移至固定轮体1的限位孔103内,此时即可对可拆卸轮体3进行更换,很是便捷。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轮旋压加工用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轮体(1),所述固定轮体(1)的中部设有相应的轴安装孔(101),固定轮体(1)上按等角度分布设置有多个相应的固定孔(102),所述固定孔(102)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连通至所述固定轮体(1)的外端部的限位孔(103),固定孔(102)的内侧壁分别向内设有相应的导孔(104);衔接机构(2),包含可移动安装于所述限位孔(103)内的多个衔接块(201),所述衔接块(201)的内部分别一体化成型向内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杆(202),所述固定孔(102)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顶推螺母(203),所述顶推螺母(20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分别可移动安装到所述顶推螺杆(202)上,所述顶推螺杆(202)的内端部分别可移动插接于相应的导孔(104)内;可拆卸轮体(3),所述可拆卸轮体(3)呈环状设置并套接到所述固定轮体(1)的外围,可拆卸轮体(3)的内侧壁在与所述衔接块(201)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插接孔(301),所述顶推螺母(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凯曾禄芬江烨孙何朋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威而特旋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