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91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多槽绕线结构,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同时内置有结束线收纳槽,避免内部短路隐患的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骨架和绕线组,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内侧四壁上设置有矽钢片,所述矽钢片内侧留有骨架放置槽,所述骨架上套设有若干防护挡板,相邻两所述防护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绕线组绕制在所述骨架上,并被若干所述防护挡板分隔成多槽线组,在所述骨架两端对称设置有直插引脚,对应所述直插引脚位置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骨架凸点,在所述骨架上还设置有小线槽,所述骨架放置槽和所述小线槽内均灌注有环氧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感、电子设备元件的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电子设备元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线圈、磁芯和骨架等组成,并且在骨架上设置有若干引脚,需要将线圈的引线依次连接到引脚上,能充分利用骨架绕制漆包线和组装好的磁芯线圈,结合产品的电磁转换模式,输出正常的电压,从而达到控制电路、满足电路需求等功能。低频率变压器是利用低压输入高压输出转换的原理,通常是在骨架上设置有单槽或者双槽,即用绝缘隔板将骨架分割成两个空间,在两空间中分别根据需要绕制不同规格的导线,但这种设计两槽之间的电压差过大,使用过程中容易击穿用于分隔的绝缘隔板;而且骨架上的绕线组结束线通常是直接裸露的,在产品后续组装和使用的过程中,结束线容易与引脚或者变压器内部技术部件相接触,导致变压器存在短路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多槽绕线结构,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同时内置有结束线收纳槽,避免内部短路隐患的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变压器外壳、骨架和绕线组,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内侧四壁上设置有矽钢片,所述矽钢片内侧留有骨架放置槽,所述骨架上套设有若干防护挡板,相邻两所述防护挡板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绕线组绕制在所述骨架上,并被若干所述防护挡板分隔成多槽线组,在所述骨架两端对称设置有直插引脚,对应所述直插引脚位置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骨架凸点,在所述骨架上还设置有小线槽,所述骨架放置槽和所述小线槽内均灌注有环氧胶。
[0005]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防护挡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骨架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防护挡板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骨架滑动配合,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两相邻所述防护挡板之间的间距。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挡板上任意一端位置设置有尾线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外壳体分为同轴设置的收纳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骨架相适配,所述直插引脚伸出至所述收纳部外。
[0008]最后,所述变压器外壳采用绝缘材料注塑成型。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将骨架完全包覆的设计结构,避免常规低频变压器骨架裸露在外的问题,同时利用与所述骨架滑动配合的若干所述防护挡板将所述骨架分隔成若干段,与所述骨架组成多槽骨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相邻所述防护隔板之间的间距,并绕制入不同规格的所述绕线组,以
将高压平均分配至每个槽内使得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的效果;在所述骨架上预留了用于收纳所述绕线组结束线的所述小线槽,并在设置完成后往所述骨架放置槽和所述小线槽内浇注入环氧胶,配合所述变压器外壳实现双重保护,避免在后续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骨架和所述绕线组产生接触、碰撞,造成损坏,也能有效防止产品产生电弧、跳火等,从产品内部解决了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因此,本技术采用多槽绕线结构,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同时内置有结束线收纳槽,避免内部短路隐患。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仰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变压器外壳1、骨架2和绕线组3,所述变压器外壳1的内侧四壁上设置有矽钢片4,所述矽钢片4内侧留有骨架放置槽5,所述骨架2上套设有若干防护挡板6,相邻两所述防护挡板6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绕线组3绕制在所述骨架2上,并被若干所述防护挡板6分隔成多槽线组,在所述骨架2两端对称设置有直插引脚7,对应所述直插引脚7位置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骨架凸点8,在所述骨架2上还设置有小线槽9,所述骨架放置槽5和所述小线槽9内均灌注有环氧胶。本技术为了解决原有产品中骨架的单槽或双槽设计,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导致相邻槽之间的绝缘隔板容易发生击穿,从而导致变压器报废或者更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所述变压器外壳1将骨架2完全包覆的设计结构,避免常规低频变压器骨架裸露在外的问题,同时利用与所述骨架2滑动配合的若干所述防护挡板6将所述骨架2分隔成若干段,与所述骨架2组成多槽骨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相邻所述防护隔板6之间的间距,并绕制入不同规格的所述绕线组3,以将高压平均分配至每个槽内使得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的效果;在所述骨架2上预留了用于收纳所述绕线组3结束线的所述小线槽9,并在设置完成后往所述骨架放置槽5和所述小线槽9内浇注入环氧胶,配合所述变压器外壳1实现双重保护,避免在后续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所述骨架2和所述绕线组3产生接触、碰撞,造成损坏,也能有效防止产品产生电弧、跳火等,从产品内部解决了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往所述骨架放置槽5内浇注入环氧胶的方式进行固定,也改善了传统产品中对引脚完成缠线后需要特别点胶加强局部隔离的加工方式,优化了变压器的生产工艺也提高了隔离效果。
[0013]在本技术中,若干所述防护挡板6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且在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骨架2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防护挡板6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骨架2滑动配合,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两相邻所述防护挡板6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护挡板6上任意一端位置设置有尾线槽10。所述变压器外壳1分为同轴设置的收纳部11和定位部12,所述定位部12与所述骨架2相适配,所述直插引脚7伸出至所述收纳部11外。所述变压器外壳1采用绝缘材料注塑成型。在所述骨架2上位于两相邻所述直插引脚7的中间位置上还设置有引线槽。
[0014]本技术充分分析现代使用产品的有效性能,特别注意对产品安全方面做足防护,通过所述变压器外壳1和往所述骨架放置槽5内浇注环氧胶形成双重绝缘防护,从里到外保护好所述骨架2和所述绕线组3。利用若干所述防护挡板6将所述骨架2分割成多槽骨
架,为所述绕线组3内的初级线圈和各组次级线圈预留了足够的绝缘绕制空间,从而实现将高压输出平均分配到每个槽的线圈内,有效避免了电压击穿漆包线或绝缘层等问题,提升了产品的直通率。在所述骨架2上设置有的所述小线槽9很好的解决了所述绕线组3结束线的收纳问题,使得结束线和所述绕线组3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也放置了结束线与变压器内部金属或所述直插引脚7之间的接触,在完成环氧胶的封罐后,彻底杜绝了由结束线引起的短路隐患。本技术的变压器只有所述直插引脚7裸露在外,也更便于后续的收纳、运输和使用。
[0015]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外壳(1)、骨架(2)和绕线组(3),所述变压器外壳(1)的内侧四壁上设置有矽钢片(4),所述矽钢片(4)内侧留有骨架放置槽(5),所述骨架(2)上套设有若干防护挡板(6),相邻两所述防护挡板(6)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绕线组(3)绕制在所述骨架(2)上,并被若干所述防护挡板(6)分隔成多槽线组,在所述骨架(2)两端对称设置有直插引脚(7),对应所述直插引脚(7)位置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骨架凸点(8),在所述骨架(2)上还设置有小线槽(9),所述骨架放置槽(5)和所述小线槽(9)内均灌注有环氧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频率高压输出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防护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均华胡菊缨汪小琴刘志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鑫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