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475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包括:采集个体颅脑MRI数据,将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与预设的分区模板进行配准,得到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根据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通过神经光学导航系统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根据经颅磁刺激靶点建立靶点映射模型,基于所述靶点映射模型制作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整合了脑解剖结构和脑功能区域的脑网络图谱信息,融和个体化脑结构影像和光学神经导航系统定位,最终以简易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形式呈现,具有定位客观精准、操作方便快捷、患者配合度高、体验感好、临床适用性广的优势,有助于提高TMS总体疗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经颅磁刺激治疗
,具体地,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与电磁转换原理,利用刺激发生器内高压电容产生高压电流作用于刺激线圈,产生时变磁场无衰减地穿透颅骨,刺激大脑皮层以及外周神经,改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从而引发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无痛无创的神经调控方法,目前已应用在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中,如抑郁症、强迫症、脑梗死后遗症等。
[0003]在临床实践中,rTMS疗效在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精准便捷的靶点定位方法及辅助工具,导致经颅磁靶点定位的盲目性及随意性。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因头部移动导致靶点脱位,以上原因均极大影响TMS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因此,亟需对现有经颅磁定位方法及定位辅助工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提高了经颅磁治疗靶点定位的准确性和临床操作的便捷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包括:
[0007]采集个体颅脑MRI数据,将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与预设的分区模板进行配准,得到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
[0008]根据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通过神经光学导航系统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
[0009]根据经颅磁刺激靶点建立靶点映射模型,基于所述靶点映射模型制作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
[0010]进一步地,上述预设的分区模板为Brainnetome Atlas分区模板,所述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包括情绪相关回路、认知相关回路和运动相关回路对应的42个精细脑区。
[0011]进一步地,上述通过神经光学导航系统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包括:
[0012]对神经光学导航系统进行校准;
[0013]导入个体颅脑MRI数据,对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进行分割,得到用于导航的3D头模;
[0014]根据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在所述3D头模上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
[0015]进一步地,上述根据经颅磁刺激靶点建立靶点映射模型包括:
[0016]采集个体头部位姿并进行头型扫描,根据头型扫描结果、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及10

20衍生系统布局确定3D头模的结构;
[0017]根据10

20脑电导联系统的电极布局在3D头模上设置若干个无电极的定位靶点并保留64位导联系统中的辅助靶点;
[0018]根据10

20衍生系统256导联的布局在3D头模上设置横竖经纬线;
[0019]沿与经颅磁治疗一致的方向,使用指针工具在3D头模上确定与经颅磁刺激靶点对应的位点;
[0020]根据个体颅脑MRI数据,通过神经光学导航系统获取位点的坐标信息;
[0021]根据位点的坐标信息,通过机器聚类学习方法,建立靶点映射模型。
[0022]进一步地,上述对个体颅脑MRI数据进行分割包括:
[0023]根据Nasion

Ear基准坐标确定鼻根

左耳

右耳三点并标记得到第一基准点集;
[0024]进行AC

PC标记,确定前连合点、后连合点以及半球点并标记得到第二基准点集;
[0025]根据第一基准点集和第二基准点集创建3D头模;
[0026]根据预设分割阈值对3D头模进行头皮分割和脑分割。
[0027]进一步地,上述根据预设分割阈值对3D头模进行头皮分割和脑分割包括:
[0028]调整预设分割阈值,直到大脑与其它头部结构达到目标分离度;
[0029]对3D头模进行光滑或腐蚀处理,直到得到理想的3D头模。
[0030]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装置和两个耳孔,所述壳体包括额叶区、顶叶区、枕叶区和颞叶区,所述壳体表面设有横竖经纬线,所述横竖经纬线之间标记有若干个经颅磁刺激靶点。
[0031]进一步地,上述额叶区、顶叶区、枕叶区和颞叶区根据Brainnetome Atlas分区模板划分为情绪相关回路、认知相关回路和运动相关回路对应的42个精细脑区。
[0032]进一步地,上述壳体为半球状,所述壳体材料为弹性材料。
[0033]进一步地,上述壳体上还根据10

20脑电导联系统的电极布局设置有若干个无电极的定位靶点,并保留有64位导联系统中的辅助靶点。
[003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整合了脑解剖结构和脑功能区域的脑网络图谱信息,融和个体化脑结构影像和光学神经导航系统定位,最终以简易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形式呈现,具有定位客观精准、操作方便快捷、患者配合度高、体验感好、临床适用性广等优势,有助于提高TMS总体疗效。
附图说明
[003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2]参照图1,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包括:
[0043]S101:采集个体颅脑MRI数据,将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与预设的分区模板进行配准,得到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
[0044]在本实施方式中,MRI数据由西门子3T(20单元头部线圈)采集所得,具体序列及参数如下:脑结构:序列:3D MPRAGE

T1:TR/TE/inversion time(TI)/FA=2530ms/2.98m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个体颅脑MRI数据,将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与预设的分区模板进行配准,得到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根据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通过神经光学导航系统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根据经颅磁刺激靶点建立靶点映射模型,基于所述靶点映射模型制作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分区模板为Brainnetome Atlas分区模板,所述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包括情绪相关回路、认知相关回路和运动相关回路对应的42个精细脑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神经光学导航系统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包括:对神经光学导航系统进行校准;导入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对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进行分割,得到用于导航的3D头模;根据颅脑皮层靶点的MNI坐标在所述3D头模上定位经颅磁刺激靶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辅助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经颅磁刺激靶点建立靶点映射模型包括:采集个体头部位姿并进行头型扫描,根据头型扫描结果、个体颅脑功能分区和及10

20衍生系统布局确定所述3D头模的结构;根据10

20脑电导联系统的电极布局在所述3D头模上设置若干个无电极的定位靶点并保留64位导联系统中的辅助靶点;根据10

20衍生系统256导联的布局在所述3D头模上设置横竖经纬线;沿与经颅磁治疗一致的方向,使用指针工具在所述3D头模上确定与所述经颅磁刺激靶点对应的位点;根据所述个体颅脑MRI数据,通过所述神经光学导航系统获取位点的坐标信息;根据位点的坐标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连重源裴子安兰小勇石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湾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