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模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53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硅胶模脱模机构,涉及硅胶模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端开有模腔,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四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注塑管,且注塑管的下端贯穿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安装有油壶;所述下模具内开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模腔的正下方,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下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外表面两侧均套接有伸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硅胶模进行脱模,并且在连接装置的作用下,便于对油壶进行稳定便捷的连接安装也便于对油壶进行更换。行更换。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胶模脱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硅胶模
,具体为硅胶模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由于硅胶材料的特殊性,因此硅胶模常用于制作模型,而硅胶模在生产时常需要使用模具进行注塑生产。
[0003]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0004]首先,用于注塑硅胶模的模具在进行脱模时不够便捷,常需要人工用力拉扯脱模,降低了注塑模具的实用性;
[0005]其次,用于注塑硅胶模的模具在连接安装油壶时不够稳定和方便,也不便取下油壶进行更换。
[0006]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硅胶模脱模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硅胶模在脱模时不够便捷以及模具在连接安装油壶时不够稳定和方便也不便更换油壶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硅胶模脱模机构。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硅胶模脱模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底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下模具的顶端开有模腔,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部分的高度与下模具的高度相同,四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注塑管,且注塑管的下端贯穿上模具,所述注塑管的顶端卡接有封盖,所述下模具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安装有油壶,所述油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头,且按压头的一端设置有喷油孔,所述油壶的一端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下模具内开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模腔的正下方,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下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外表面两侧均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长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活动块,且两个活动块的背对面一端分别与两个伸缩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且同一个活动块顶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均铰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两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所述模腔和空腔之间开有配合顶出板使用的通槽,所述下模具的两端均插设有定位销,且活动板的两端均开有配合定位销使用的定位槽,使用时,先通过底板将整个机构放置在合适的工作位置处,然后取下油壶,通过手持油壶将喷油孔对准模腔的内壁,再向下按压按压头,使得喷油孔能够向模腔的内壁上喷洒防粘油,而透明观察窗可便于工作人员对油壶中的油量进行观察,喷油结束后再启动电动伸缩杆,使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再拔掉封盖向注塑管内添加注塑液,使得注塑液在模腔内进行硅胶模的注塑成型,在开模时,再次启动电动伸缩杆,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之后拔掉定位销,由于
在注塑硅胶模时,空腔内的伸缩弹簧是处于被挤压的状态的,因此当定位销与活动板上的定位槽分离后,伸缩弹簧会产生反弹力,使得两个活动块开始顺着长杆进行反向运动,此时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作用下,连接杆就会产生倾斜角度的变化,使得活动板能够带动顶杆进行上移,从而可使顶出板能够从模腔中顶出注塑完成的硅胶模,使得硅胶模在脱模时更加便捷。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一端与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竖板背向下模具的一端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杆,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开有连接槽,所述油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合连接槽使用的连接扣,所述稳定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插设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延伸至稳定杆内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移动插杆,所述稳定杆的上内壁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插杆的顶端一侧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插杆的一端可活动延伸至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扣的一端开有配合移动插杆使用的插槽,在安装油壶时,可先将连接扣与连接装置中支撑板上的连接槽卡接在一起,再旋动稳定杆一端的旋钮,使旋钮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此时在滑槽和滑块的作用下,移动插杆就会进行稳定的移动并能够与插槽卡接在一起,从而可对油壶进行稳定便捷的连接安装,而当需要取下油壶时,只需反向旋动旋钮,使移动插杆与插槽分离,再向上拉动油壶,使连接扣与连接槽分离即可取下油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油壶,油壶中的喷油孔可便于在注塑之前向模腔内壁上喷洒防粘油,降低了硅胶模在注塑时与模腔内壁的粘连程度,并且在下模具中空腔、长杆、伸缩弹簧、活动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杆、活动板和顶杆的作用下,可便于在开模时顶出注塑完成的硅胶模,使得硅胶模在脱模时更加便捷,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实用性;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在其中的连接槽、旋钮、稳定杆、螺纹杆、移动插杆、滑槽和滑块的作用下,以及在油壶上连接扣和插槽的配合作用下,可便于将油壶稳定便捷的连接安装在整个机构上,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也便于更换油壶。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下模具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连接装置和油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连接装置部分结构剖面图。
[0018]图中:1、底板;2、下模具;3、连接装置;4、油壶;5、定位销;6、电动伸缩杆;7、模腔;8、注塑管;9、封盖;10、上模具;21、第一连接板;22、伸缩弹簧;23、长杆;24、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板;26、活动块;27、活动板;29、空腔;201、顶杆;202、顶出板;31、竖板;32、稳定杆;33、支撑板;34、连接槽;321、移动插杆;322、滑槽;323、滑块;324、旋钮;325、螺纹杆;41、插槽;42、透明观察窗;43、按压头;44、喷油孔;45、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硅胶模脱模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下模具2的顶端开有模腔7,下模具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6,四个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上模具10,上模具10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注塑管8,且注塑管8的下端贯穿上模具10,下模具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上安装有油壶4;下模具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硅胶模脱模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顶端开有模腔(7),所述下模具(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6),四个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共同固定连接上模具(10),所述上模具(10)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注塑管(8),且注塑管(8)的下端贯穿上模具(10),所述下模具(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上安装有油壶(4);所述下模具(2)内开有空腔(29),所述空腔(29)位于模腔(7)的正下方,所述空腔(29)的两侧内壁下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长杆(23),所述长杆(23)的外表面两侧均套接有伸缩弹簧(22),所述长杆(23)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活动块(26),且两个活动块(26)的背对面一端分别与两个伸缩弹簧(2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块(2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21),且同一个活动块(26)顶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1)之间均铰接有连接杆(24),两个所述连接杆(24)的上部两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板(25),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5)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7),所述活动板(2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杆(201),所述顶杆(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202),所述下模具(2)的两端均插设有定位销(5),且活动板(27)的两端均开有配合定位销(5)使用的定位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模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7)和空腔(29)之间开有配合顶出板(202)使用的通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模脱模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勤必鸿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