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件、车载相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41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遮光件、车载相机及车辆。该遮光件应用于相机,且包括:保护罩基体,设置成能够套设在相机的主体之上且具有远离相机主体的端部;透光板,设在端部远离保护罩基体的一侧;以及遮光膜,贴设在透光板的一侧。遮光膜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设置成能够使相机的镜头的视场角内的光线可穿过透光板并通过缺口进入所述镜头。本申请通过将遮光膜贴设在透光板的一侧,遮光膜上形成有缺口,且镜头的视场角内的光线可穿过透光板并通过缺口进入镜头,而视场角外的杂散光和/或有害光则会被透光板上的遮光膜遮挡,从而避免杂散光和/或有害光进入镜头,进而有效避免炫光和鬼影的形成,实现遮光效果。实现遮光效果。实现遮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光件、车载相机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相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遮光件、一种车载相机及具有这种车载相机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的常用摄影附件,以遮挡杂散光。普通相机镜头用的遮光罩是用螺纹或卡扣连接在镜头前的相机壳体上。遮光罩按形状划分,可分为圆筒形遮光罩、花瓣型遮光罩、方形遮光罩等。
[0003]而在自动驾驶领域,车载相机是自动驾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传感设备之一。并且,车载相机主要是通过车载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实现图像信息的采集功能,然而,在摄像和/或拍摄过程,视场角外的光线会进入车载镜头,继而会经过车载镜头内部结构件的反射,形成炫光或者鬼影,影响成像效果。对自动驾驶车辆而言,炫光和鬼影则会直接影响车载成像系统的判断,进而影响行驶安全。又由于车载相机还需要安装雨刷,并需要满足美观需求,因此,车载相机还需要安装平面玻璃镜。由此,普通相机的镜头遮光罩结构就不适用于车载相机的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遮光件,该遮光件可应用于车载相机,以能够阻挡杂散光和/或有害光进入镜头,同时适合于车辆应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遮光件,应用于相机,该遮光件包括:保护罩基体,设置成能够套设在相机的主体之上且具有远离相机主体的端部;透光板,设在端部远离保护罩基体的一侧;以及遮光膜,贴设在透光板的一侧。遮光膜上设置有缺口,缺口设置成能够使相机的镜头的视场角内的光线可穿过透光板并通过缺口进入所述镜头。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呈异型形状,异型形状根据相机的视场角来设置,且缺口设置成仅允许镜头的视场角内的光线从中通过并进入镜头。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呈闭合弧形形状,且至少包括四条内凹圆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膜在透光板朝向镜头一侧沿周向设置,并根据所述相机的视场角,在所述遮光膜上开设呈闭合弧形形状的缺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膜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二遮光部、第三遮光部以及第四遮光部,且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以及所述第四遮光部均呈外凸圆弧状,以与所述缺口的闭合弧形状且呈内凹状相适配。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膜与保护罩基体的轴线方向垂直。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部在远离所述保护罩基体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三开口,且所述透光板设于所述第三开口。
[0012]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相机,其包括:相机主体,该相机主体一侧设有连接
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2]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的常用摄影附件,以遮挡有害光。一般而言,普通相机镜头用的遮光罩是用螺纹连接镜头前的相机壳体上。遮光罩按形状划分,可分为圆筒形遮光罩、花瓣型遮光罩和方形遮光罩。如图1所示,图1是相关技术中用于相机的镜头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遮光罩10a可包括圆筒形罩体11a、在罩体11a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若干花瓣形突出部112a,另一端则可设置有连接镜头用的螺纹或卡扣结构。
[0033]而对于自动驾驶车辆而言,车载相机是自动驾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传感设备之一。车载相机可用于采集现实环境中车辆周围的二维色彩信息,是自动驾驶系统判断周围物体的重要数据来源。并且,车载相机可提供多模式、高精度时间同步、曝光控制、色彩灯颜色校正等重要功能,从而为自动驾驶视觉系统提供基础的硬件保障。因此,车载相机被誉为“自动驾驶之眼”,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也被称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传感设备之一。车载相机主要通过车载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实现图像信息的采集功能,可实现360
°
视觉感知,并弥补雷达在物体识别上的缺陷,是最接近人类视觉的传感器。
[0034]然而,在摄像和/或拍摄过程,视场角外的光线会进入车载镜头,继而会经过车载镜头内部结构件的反射,形成炫光或者鬼影。特别是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而言,炫光和鬼影会直接影响车载成像系统的判断,进而影响行驶安全。因此,对于车载相机而言,为车载镜头安装遮光罩也是非常必要的。
[0035]又由于车载相机还需要安装雨刷,并需要满足美观需求,因此,车载相机还需要安装例如平面玻璃镜的透光板。由此,如图1所示的普通相机的镜头遮光罩10a结构就不适用于车载相机的镜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载相机的遮光元件,以有效避免炫光和鬼影影响车载成像系统的判断,进而确保自动驾驶的行驶安全。
[0036]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车载相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车载相机的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车载相机100可应用于车辆,例如自动驾驶车辆;车载相机100可包括相机主体10、与相机主体10连接的镜头20、与镜头20间隔设置的透光板30以及设置在透光板30与镜头20之间的遮光膜40。其中,遮光膜40设置贴设于透光板30的一侧,并形成缺口410,且视场角内的光线可穿过透光板30并通过缺口410进入镜头20,使得视场角外的杂散光和/或有害光被透光板30上的遮光膜40遮挡,从而避免杂散光和/或有害光进入镜头20。透光板30可为玻璃镜、塑料镜等。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相机100还可包括套设在相机主体10上的镜头保护罩50。透光板30可设置在镜头保护罩50上。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相机100还可包括与相机主体10连接的信号传输组件60,以实现对相机主体10的供电、信号传输等。
[0039]请继续参阅图3,相机主体10的内部可设有一容纳腔110,并可将电子元件设置于该容纳腔110内。其中,电子元件可为车载相机100常用的功能元件,例如:图像传感器、感光
元件、芯片、线路板元件、滤光元件、马达等。
[0040]具体地,相机主体10的形状可大致呈矩形体。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相机主体10朝向透光板3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112。进一步地,相机主体10还包括沿第一开口112延伸设置的连接部12,镜头保护罩50套设在连接部12上。并且镜头20可至少部分地插设在连接部12内,以将光线输送到相机主体10的容纳腔110内。通过连接部12与镜头20的配合,从而使得镜头20嵌设在相机主体10内,进而提高镜头20与相机主体10的连接稳定性。
[0042]可选地,连接部12的形状可大致呈空心柱状体,例如圆筒状。
[0043]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机主体10的具体结构也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做限制。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件,应用于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包括:保护罩基体,设置成能够套设在所述相机的主体之上,并且具有远离所述相机主体的端部;透光板,设在所述端部远离所述保护罩基体的一侧;以及遮光膜,贴设在所述透光板的一侧;其中,所述遮光膜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设置成能够使所述相机的镜头的视场角内的光线可穿过所述透光板并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镜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闭合弧形形状,所述闭合弧形形状根据所述相机的视场角来设置,且所述缺口设置成仅允许所述镜头的视场角内的光线从中通过并进入所述镜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闭合弧形形状,且至少包括四条内凹圆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在所述透光板朝向所述镜头一侧沿周向设置,并根据所述相机的视场角,在所述遮光膜上开设呈闭合弧形形状的所述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二遮光部、第三遮光部以及第四遮光部,且所述第一遮光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松山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