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棒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37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绝缘棒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绝缘棒制备技术领域,绝缘棒本体,绝缘棒本体包括芯棒,芯棒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层,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芯棒成型并准备模具,采用绝缘材料加工成型为芯棒,然后对模具的内腔壁和芯棒表面进行清洗,将纤维毡浸泡于发泡树脂内,然后浸泡完成的纤维毡包覆在芯棒表面,将纤维干纱按照铺层设计包覆于纤维毡外侧,然后将芯棒置入模具内;采用加热瓦环抱模具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加热,进行真空除湿,树脂真空灌注,将树脂混合料灌注入模具内,浸渍于纤维层:待树脂完全浸透纤维材料之后,对树脂进行加热固化成型,固化完成并经过冷却后将芯棒从模具拉出,得到绝缘棒。得到绝缘棒。得到绝缘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棒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棒制备
,具体为绝缘棒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绝缘棒又称令克棒、绝缘拉杆、操作杆等,绝缘棒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它用在闭合或拉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绝缘棒的外部绝缘管部分一般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造,绝缘棒是高压断路器中的重要部件,需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绝缘棒的材料、结构及制造工艺非常重要,要求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老化性。
[0003]目前绝缘棒在潮湿天气下使用时,水体容易渗入绝缘棒外部的纤维中,影响绝缘棒的绝缘性能,并且在绝缘棒使用过程中,因为与电器开关之间经常发生摩擦碰撞,导致绝缘棒容易弯曲且表面防护涂层容易脱落,降低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绝缘棒及其制备工艺,具备了将纤维毡浸泡于发泡树脂内,在加热固化时发泡树膨胀时对内部的芯棒进行挤压,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水分的进入,保证绝缘棒的电气性能不受潮湿天气的影响的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绝缘棒,包括:
[0006]绝缘棒本体,绝缘棒本体包括芯棒,芯棒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层,纤维层包括纤维毡和纤维干纱,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绝缘棒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手柄部和工作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绝缘棒的制备工艺,包括:
[0008]步骤S1:芯棒成型并准备模具,采用绝缘材料加工成型为芯棒,然后对模具的内腔壁和芯棒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并涂抹脱模剂;
[0009]步骤S2:将纤维毡浸泡于发泡树脂内,使发泡树脂填充于纤维毡的内部和两侧,然后浸泡完成的纤维毡包覆在芯棒表面;
[0010]步骤S3:将纤维干纱按照铺层设计包覆于纤维毡外侧,纤维干纱与纤维毡共同形成纤维层,然后将芯棒置入模具内;
[0011]步骤S4:采用加热瓦环抱模具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加热,于60~90℃下对纤维层进行真空除湿3~5h;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混合,再真空脱泡,得到树脂混合料。
[0012]步骤S5:树脂真空灌注,将步骤4所得树脂混合料灌注入模具内,浸渍于纤维层;
[0013]步骤S6:待树脂完全浸透纤维材料之后,调节加热装置温度为140~180℃,对树脂进行加热固化成型,时间为10~15h;
[0014]步骤S7:固化完成并经过冷却后将芯棒从模具拉出,得到绝缘棒,然后在绝缘棒表面包覆形成防护涂层。
[0015]可选的,步骤S1中绝缘材料按质量计由环氧树脂36

52份、聚醚醚酮8

14份、玻纤增强尼龙66,5

9份、聚氨酯纤维2

4份、阻燃剂3

7份、引发剂1

3份、无机填料2

6份、增塑剂3

5份、偶联剂2

4份、光稳定剂1

3份和润滑剂1

3份材料组成。
[0016]可选的,骤S4中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是在45~65℃和100~300rpm/min转速下混合2~4h,混合后真空脱泡2~4h。
[0017]可选的,绝缘棒在加工完成后对其耐压检测,剔除不合格产品,保证绝缘棒投入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8]可选的,步骤S7中绝缘棒取出后,通过打磨装置对绝缘棒外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并通过裁切装置切除绝缘棒不平整部分,得到光滑平整的管状绝缘棒。
[0019]可选的,步骤5树脂真空灌注是将步骤S4所得树脂混合料于0.2~0.4Mpa压力下灌注入模具下端口,浸渍于纤维织物,真空灌注0.5~2h,每次灌注18~100g,总灌注量为500~600g。
[0020]可选的,防护涂层按质量计由如下有机硅树脂25

35份,聚硅醚5

10份,纳米硅5

8份,环氧树脂30

45份,宝石花提取物3

5份,量天尺提取物8

10份,有机膨润土2

3份,玻璃鳞片2

3份,硅溶胶3

10份,乙酸乙酯15

20份,加工助剂1

5份,成膜剂2

3份材料组成。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纤维毡浸泡于发泡树脂内,在加热固化时发泡树膨胀时对内部的芯棒进行挤压,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水分的进入,提高了绝缘棒在潮湿天气使用的安全性,并与纤维毡共同形成纤维层,对绝缘棒进行包覆和保护,保证绝缘棒的耐折弯性能及整体的强度。
[0023]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绝缘材料以环氧树脂和聚醚醚酮两者共同使用作为基础树脂,两者可以协同作用,固化后形成网状结构,稳定性好,因此制备的绝缘棒材料力学性能优异、结构紧密,绝缘性好,同时拉伸强度、机械性能高。
[0024]三、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混合材料制成的防护涂层,经烘烤固化后,得到的涂层附着力达到一级,可以提高绝缘棒的电绝缘性、防辐射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有效减少防护涂层的脱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轴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测试结果图。
[0029]图中:1、绝缘棒本体;2、手柄部;3、工作头;11、芯棒;12、纤维层;13、防护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绝缘棒,包括:
[0033]绝缘棒本体1,绝缘棒本体1包括芯棒11,芯棒11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层12,纤维层12包括纤维毡和纤维干纱,纤维层1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13,绝缘棒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手柄部2和工作头3。
[003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绝缘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S1:芯棒成型并准备模具,采用绝缘材料加工成型为芯棒11,然后对模具的内腔壁和芯棒11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并涂抹脱模剂;
[0036]步骤S2:将纤维毡浸泡于发泡树脂内,使发泡树脂填充于纤维毡的内部和两侧,浸渍发泡树脂后树脂含量为30%至50%,然后浸泡完成的纤维毡包覆在芯棒11表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绝缘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棒本体(1),所述绝缘棒本体(1)包括芯棒(11),所述芯棒(11)的表面设置有纤维层(12),所述纤维层(12)包括纤维毡和纤维干纱,所述纤维层(12)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涂层(13),所述绝缘棒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手柄部(2)和工作头(3)。2.绝缘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芯棒成型并准备模具,采用绝缘材料加工成型为芯棒(11),然后对所述模具的内腔壁和所述芯棒(11)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并涂抹脱模剂;步骤S2:将所述纤维毡浸泡于发泡树脂内,使发泡树脂填充于所述纤维毡的内部和两侧,然后浸泡完成的所述纤维毡包覆在所述芯棒(11)表面;步骤S3:将纤维干纱按照铺层设计包覆于所述纤维毡外侧,所述纤维干纱与所述纤维毡共同形成所述纤维层(12),然后将所述芯棒(11)置入所述模具内;步骤S4:采用加热瓦环抱模具的方式对所述模具进行加热,于60~90℃下对所述纤维层(12)进行真空除湿3~5h;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混合,再真空脱泡,得到树脂混合料;步骤S5:树脂真空灌注,将所述步骤4所得树脂混合料灌注入所述模具内,浸渍于所述纤维层(12);步骤S6:待树脂完全浸透纤维材料之后,调节加热装置温度为140~180℃,对树脂进行加热固化成型,时间为10~15h;步骤S7:固化完成并经过冷却后将芯棒(11)从所述模具拉出,得到绝缘棒,然后在绝缘棒表面包覆形成防护涂层(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绝缘材料按质量计由环氧树脂36

52份、聚醚醚酮8

14份、玻纤增强尼龙66,5

9份、聚氨酯纤维2

4份、阻燃剂3

7份、引发剂1

3份、无机填料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尧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隆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