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3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获取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主机控制模块,根据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控制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状态;主机控制模块,还根据风管机的运行模式和/或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确定所有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每组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模块,根据所有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通过控制该组风机单元中的驱动模块,实现对该组风机单元中风机的控制,以实现制冷模式时向上吹冷风、制热模式时向下吹热风。该方案,通过在风管机中设置两组以上风机,在制冷模式下实现冷风上吹,在制热模式下利用换向电机控制两组以上风机换向实现热风下吹,提升风管机的制热效果。提升风管机的制热效果。提升风管机的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管机
,具体涉及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的通过UART通信实现多组风机驱动及换向电路、具有该通过UART通信实现多组风机驱动及换向电路的风管机、以及该风管机的通过UART通信实现多组风机驱动及换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方案中,风管机的送风口的方向固定,因此风管机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冷风或者热风的出风口位置均固定在房间上方。这样,由于冷风下降而热风上升,所以风管机制热时,热气因为在房间上方聚集使得房间下方较冷,因而导致风管机的制热效果较差。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风管机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风管机的送风口的方向固定,使得冷风或者热风的出风口位置均固定在房间上方,导致风管机的制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达到通过在风管机中设置两组以上风机,在制冷模式下实现冷风上吹,在制热模式下利用换向电机控制两组以上风机换向实现热风下吹,提升风管机的制热效果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中,所述风管机具有两组以上风机单元,两组以上所述风机单元并联设置;每组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机、驱动模块和从机控制模块;在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所述从机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风机;所述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换向电机模块和主机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所述主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状态,并接收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所述主机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完成之后,根据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和/或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确定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并将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发送至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模块;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通过控制该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驱动模块,实现对该组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换向控制,以实现在所述风管机运行于制冷模式时使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向上吹冷风,在所述风管机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使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向下吹热风。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单元,包括:DSP模块;所述主机控制模块,包括:主芯片模块;所述换向电机模块,包括:伺服电机模块;其中,所述主芯片
模块的启动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伺服电机模块的启动运行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PWM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伺服电机模块的PWM调速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正反转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伺服电机模块的正反转切换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信号A反馈端,连接至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的信号A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信号B反馈端,连接至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的信号B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信号C反馈端,连接至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的信号C端。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每组所述风机单元具有对应的地址编号,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的IO口中与该组所述风机单元的地址编号对应的IO口,通过一个下拉模块下拉到地,实现对该组所述风机单元的地址编号的标记。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芯片模块与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之间,采用UART通信接口通信;所述UART通信接口,具有TX接口和RX接口;其中,所述主芯片模块的TX接口,连接至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的RX接口;所述主芯片模块的RX接口,连接至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的TX接口。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芯片模块,采用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UART通信接口,访问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换向电机模块基于所述换向电机模块自身的动作状态反馈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和速度;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每个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每个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和转速;所述主机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状态,包括:若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不动作,即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保持当前状态;若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动作,即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改变当前状态;相应地,所述主机控制模块,在所述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完成之后,根据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和/或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确定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包括:若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确定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不变即为制冷模式下的位置、速度为0,并确定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不变即为制冷模式下的转向、转速逐渐上升至制冷模式下的目标转速;若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确定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为制冷模式下的位置转向180
°
之后的位置、速度为设定速度,并确定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为制冷模式下的转向的反方向、转速逐渐上升至制热模式下的目标转速;其中,在所述风管机结束运行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恢复至所述默认位置,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恢复至所述默认方向。
[0011]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以上所述的风管机的控制装置。
[0012]与上述风管机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风管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若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不动作,即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处于默认位置,以使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处于默认方向即制冷模式下的转向,实现在所述风管机运行于制冷模式时使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向上吹冷风;所述默认位置,是制冷模式下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若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动作,即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转换为所述默认位
置转向180
°
之后的位置,以使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为制冷模式下的转向的反方向,实现在所述风管机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使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向下吹热风;其中,在所述风管机结束运行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恢复至所述默认位置,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恢复至所述默认方向。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获取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的目标出风量;根据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的目标出风量,确定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需要开启的所述风机单元的数量,记为目标个数的所述风机单元;控制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目标个数的所述风机单元启动,以实现对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的出风量的调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机具有两组以上风机单元,两组以上所述风机单元并联设置;每组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机、驱动模块和从机控制模块;在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所述从机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风机;所述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换向电机模块和主机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所述主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状态,并接收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所述主机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换向电机模块的动作完成之后,根据所述风管机的运行模式和/或使用者设置的目标风档,确定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并将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发送至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模块;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通过控制该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驱动模块,实现对该组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换向控制,以实现在所述风管机运行于制冷模式时使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向上吹冷风,在所述风管机运行于制热模式时使所述风管机的出风口向下吹热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从机控制单元,包括:DSP模块;所述主机控制模块,包括:主芯片模块;所述换向电机模块,包括:伺服电机模块;其中,所述主芯片模块的启动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伺服电机模块的启动运行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PWM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伺服电机模块的PWM调速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正反转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伺服电机模块的正反转切换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信号A反馈端,连接至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的信号A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信号B反馈端,连接至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的信号B端;所述主芯片模块的信号C反馈端,连接至所述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的信号C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每组所述风机单元具有对应的地址编号,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的IO口中与该组所述风机单元的地址编号对应的IO口,通过一个下拉模块下拉到地,实现对该组所述风机单元的地址编号的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模块与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之间,采用UART通信接口通信;所述UART通信接口,具有TX接口和RX接口;其中,所述主芯片模块的TX接口,连接至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的RX接口;所述主芯片模块的RX接口,连接至每组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的TX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片模块,采用轮询的方式,通过所述UART通信接口,访问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的DSP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换向电机模块基于所述换向电机模块自身的动作状态反馈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换向电机模块中转子的位置和速度;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每个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所有所述风机单元中每个所述风机单元中风机的转向和转速;
所述主机控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方林朱文瑞李岳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