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310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定型模,所述定型模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和上模,下模和上模配合形成定型模腔;所述下模上沿定型模腔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级下冷却回路且每级下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温度沿定型模腔的长度方向逐渐降低;每级所述下冷却回路由多条首尾相连的下横向回路组成,每级所述冷却回路的进液口靠近定型模进料的一端;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多级与下冷却回路一一对应的上冷却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PET发泡板材的闭孔率,从而提高PET发泡板材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PET发泡板材的定型领域。可广泛应用于PET发泡板材的定型领域。可广泛应用于PET发泡板材的定型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ET发泡挤出
,尤其是涉及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ET发泡板材,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俗称涤纶树脂。PET泡沫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力学强度及环保性能,因此在建筑、车辆、屋顶隔热材料、运动器材、风能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通常PET泡沫都是与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使用,通过胶粘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因此,PET泡沫的黏连性是相互接合的关键。现有的PET泡沫均为平板结构,胶水只在PET泡沫的表层形成一层,因此,与其他材料的剥离强度低,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相互分离。同时,现有的定型模冷却结构设计不合理,发泡模口出来的PET熔融材料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因冷却时间和挤压力的不一致,造成板材内出现许多孔隙,孔隙的分布数量和大小,直接影响到PET泡沫板材的性能。通常行业内用闭孔率作为板材的一个评价指标,目前国内企业能做到闭孔率在88%左右,而国外工艺能做到闭孔率大于90%,因此,定型工艺仍是国内有待提高的技术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解决现有PET板材闭孔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定型模,所述定型模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和上模,下模和上模配合形成定型模腔;所述下模上沿定型模腔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级下冷却回路且每级下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温度沿定型模腔的长度方向逐渐降低;每级所述下冷却回路由多条首尾相连的下横向回路组成,每级所述冷却回路的进液口靠近定型模进料的一端;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多级与下冷却回路一一对应的上冷却回路。
[0005]优选的,所述下冷却回路设置有三级,依次为一级下冷却回路、二级下冷却回路和三级下冷却回路,所述上冷却回路对应设置有三级,依次为一级上冷却回路、二级上冷却回路和三级上冷却回路,所述定型模腔的长度为0.5

0.7m,每级下冷却回路的长度相同,所述一级下冷却回路和一级上冷却回路的进液温度为150

200℃,二级下冷却回路和二级上冷却回路的进液温度为70

120℃,三级下冷却回路和三级上冷却回路的进液温度为35

40℃。
[0006]为提高PET发泡板材粘结时与其他板材间的剥离强度,所述下模位于定型模腔一侧的底面和上模位于定型模腔一侧的顶面上均设置有一组凸筋,凸筋沿定型模腔的纵向布置。
[0007]为方便调整上模的压紧力,所述上模对应三级上冷却回路设置有三块上子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组上子模调节螺栓,上子模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设置在上子模调节螺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倾斜安装在下模上,定型模腔的进料端开口大,出料端开口
小。
[0009]为防止摸头挤出的PET发泡料堵在定型模腔的入口处,所述定型模的进料端还设置有一对绕自身轴向转动的进料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模腔的进料端两侧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引导板,两引导板间形成喇叭口状进料口。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逐级冷却的方式,能够解决现有冷却回路采用单回路的结构,冷却介质温度太高,达不到冷却效果,冷却介质太低,容易造成发泡型材表面和内部冷却速度差异大,使发泡型材表层先冷却定型,形成一层壳体,不利于内部发泡板材受压成型的问题。通过逐级冷却,使发泡板材的内外冷却速度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发泡板材表面板结影响挤压成型,以提高发泡板材挤压成型的均匀性,提高板材的闭孔率。所述凸筋能够在发泡板材上下表面形成条形凹槽,在与其他板材复合时,胶水渗入条形凹槽内,能够提高发泡板材的剥离强度。所述上模采用三块上子模的结构,即方便加工,又方便单独对每段的下压力进行调整,提高定型后板材的均匀性,提高闭孔率。所述上模采用调节螺栓进行调节,调节方便。所述进料辊和引导板保证进料的平顺性,避免模口出来的发泡材料在定型模腔的进料端积压堵塞。
[001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上冷却回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下冷却回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上模的仰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中下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定型模2,所述定型模2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21和上模22,所述下模21上设置有U型槽216,所述上模22包括与U型槽216配合的压紧成型部226和位于压紧成型部226两侧的连接部227。下模21和上模22配合形成定型模腔23。所述下模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上子模调节螺栓3,所述上模22上对应设置有4个腰型孔,并通过上下两个固定螺母将上模22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位置,使上模22倾斜安装在下模21上,形成进料端开口大,出料端开口小的定型模腔23形状,逐步对模口挤出的发泡材料进行挤压最终形成所需的截面形状大小。
[0021]为保证进料的顺畅性,避免在定型模腔23的进料口造成发泡材料堆积堵塞,所述定型模2的进料端设置有一对绕自身轴向转动的进料辊4,所述模口挤出的发泡材料从两进料辊4的中间穿过。所述进料辊4可以是动力辊,也可以是无动力辊,主要起引导作用。同时,所述定型模腔23的进料端两侧还相对设置有两引导板26,两引导板26间形成喇叭口状进料口,通过引导板26引导发泡材料进入定型模腔23内。
[0022]为提高PET发泡板材的闭孔率,所述下模21上沿定型模腔2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级下冷却回路211且每级下冷却回路211的冷却介质温度沿定型模腔23的长度方向逐渐降低。每级所述下冷却回路211由多条首尾相连的下横向回路212组成,每级所述冷却回路211的进液口靠近定型模2进料的一端;所述上模22上设置有多级与下冷却回路211一一对应的上冷却回路221,上冷却回路221与下冷却回路211的结构相同,由多条首尾相连的上横向回路222组成。通过逐级降温冷却,使发泡片材内外的温度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发泡片材的收缩速度保持一致性,从而提高闭孔率。
[0023]结合实际生产,所述定型模腔23的长度基本为0.5

0.7m,所述下冷却回路211优选采用三级结构,从进料端到出料端依次为一级下冷却回路213、二级下冷却回路214和三级下冷却回路215,所述上冷却回路221对应设置有三级,依次为一级上冷却回路223、二级上冷却回路224和三级上冷却回路225,每级下冷却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定型模(2),所述定型模(2)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21)和上模(22),下模(21)和上模(22)配合形成定型模腔(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1)上沿定型模腔(2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级下冷却回路(211)且每级下冷却回路(211)的冷却介质温度沿定型模腔(23)的长度方向逐渐降低;每级所述下冷却回路(211)由多条首尾相连的下横向回路(212)组成,每级所述冷却回路(211)的进液口靠近定型模(2)进料的一端;所述上模(22)上设置有多级与下冷却回路(211)一一对应的上冷却回路(2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发泡模口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回路(211)设置有三级,依次为一级下冷却回路(213)、二级下冷却回路(214)和三级下冷却回路(215),所述上冷却回路(221)对应设置有三级,依次为一级上冷却回路(223)、二级上冷却回路(224)和三级上冷却回路(225),所述定型模腔(23)的长度为0.5

0.7m,每级下冷却回路(211)的长度相同,所述一级下冷却回路(213)和一级上冷却回路(223)的进液温度为150

200℃,二级下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振朔郑逸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