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9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框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包括布置两个混凝土柱,两个混凝土柱之间呈上下间隔布置,形成对接节点;对接节点设有对接结构;对接结构的两侧分别具有端板;布置两个混凝土梁,混凝土梁具有连接端;连接端朝外水平延伸有连接段,连接段的端部设有连接板;通过利用对接节点外部处的对接结构,作为施工的临时搭接平台,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由于对接结构的两侧分别具有端板,且端板沿着纵向呈错位式弯折布置,两个弯折处相互贴合后,再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形成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端板与连接板对接时可实现定位的作用。并且在端板与连接板对接时可实现定位的作用。并且在端板与连接板对接时可实现定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混凝土框架的
,具体而言,涉及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凝土结构在各国家的建筑业得到普遍发展,混凝土整浇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这种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可就地取材等优点。
[0003]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大幅提高建造速度和效率,为了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节省大量的劳动力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采用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正成为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发展趋势。
[0004]现有技术中,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包括混凝土柱以及混凝土梁,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对接在对接节点上,为实现在对接节点处良好的连接强度,一般采用将混凝土梁的横向钢筋在节点处断开并采用浇灌套筒进行连接,在通过向浇灌套筒中浇灌混凝土连接形成连接体,实现固定连接形成混凝土框架;但是,其存在连接不够稳固而且施工较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整体结构不够稳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7]1)、布置两个纵向布置的混凝土柱,两个所述混凝土柱之间呈上下间隔布置,形成对接节点;所述对接节点设有横向布置的对接结构,两个所述混凝土柱分别与对接结构纵向对接;所述对接结构的两侧分别具有纵向布置的端板,所述端板位于对接节点的外部,所述端板沿着纵向呈错位式弯折布置;
[0008]2)、布置两个横向布置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具有朝向对接节点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朝外水平延伸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有纵向布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着纵向呈错位式弯折布置,且所述连接板的弯折方向与端板的弯折方向相反;
[0009]将连接板与端板水平相向贴合搭接,利用螺栓分别穿过端板以及连接板,将所述混凝土梁与对接结构呈水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混凝土梁、两个混凝土柱以及对接结构形成混凝土框架;
[0010]3)、在所述对接节点的外周设置模板,往所述对接节点浇注混凝土,形成填充了对接节点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分别与对接结构以及两个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为一体。
[0011]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柱中设有纵向布置的纵向钢筋,所述对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纵向抗剪板;所述施工步骤1)中,所述纵向抗剪板插入固定在混凝土柱中,且与纵向钢筋
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对接结构包括两个水平支撑板,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呈上下水平间隔布置,所述纵向抗剪板的内端固定对接在水平支撑板上,所述纵向抗剪板的外端朝外延伸布置。
[0013]可选的,所述纵向抗剪板包括两个纵向布置的交叉板,所述交叉板的内端固定对接在水平支撑板上,所述交叉板的外端朝外延伸布置;两个所述交叉板的中部交汇连接,形成交叉位;
[0014]两个所述交叉板之间呈十字状交叉布置,两个所述交叉板之间围合形成四个抗剪间隔,四个所述抗剪间隔沿着交叉位的外周环绕布置;所述施工步骤1)中,当所述纵向抗剪板插设在混凝土柱中后,所述纵向钢筋穿入在抗剪间隔中。
[0015]可选的,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布置的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对接节点的内部;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中部交汇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呈十字交叉状布置,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围合形成四个支撑间隔;
[0016]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水平支撑板固定对接,所述水平支撑板与纵向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纵向支撑板被包裹在连接体的内部。
[0017]可选的,所述纵向支撑板的端部设有纵向布置的端部板,在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的外周,形成多个所述端部板;所述纵向支撑板的端部对接在端部板的中部,所述端部板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水平支撑板固定对接,且相邻的所述端部板之间具有连通支撑间隔的间隔开口。
[0018]可选的,所述连接段的内端延伸至连接端的外部,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段的内端;所述连接段的外端设有横向抗剪板,所述横向抗剪板呈纵向布置,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横向抗剪板插入固定在混凝土梁中。
[0019]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梁中设有横向布置的横向钢筋,所述施工步骤2)中,当所述横向抗剪板插入在混凝土梁中后,所述横向钢筋与横向抗剪板固定连接。
[0020]可选的,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背离对接节点朝外错位弯折,形成有朝下布置的第一台阶,所述端板的中部背离对接节点朝外错位弯折,形成朝上布置的第二台阶;
[0021]所述施工步骤2)中,当所述连接板与端板水平相向贴合搭接后,所述第一台阶自上而下搭接在第二台阶上。
[0022]可选的,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的外周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内部箍圈,多个所述内部箍圈沿着纵向间隔布置,所述内部箍圈的内侧分别与多个端部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的外周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外部箍圈,多个所述外部箍圈沿着纵向间隔布置,所述外部箍圈环绕内部箍圈的外部,且位于相邻的内部箍圈之间;
[0023]沿着所述外部箍圈的周向,所述外部箍圈背离内部箍圈朝外弯曲,形成多个弯曲段,多个所述弯曲段沿着外部箍圈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外部箍圈具有多个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位于相邻的弯曲段之间,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弯曲段的端部对接;
[0024]所述弯曲段的端部连接有两个倾斜筋,两个所述倾斜筋的外端交汇固定连接在弯曲段的端部,两个所述倾斜筋的内端呈分离布置,且分别对接在相邻的内部箍圈上;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内部箍圈、倾斜筋以及外部箍圈分别包裹在连接体中。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通过全装配式先安装组合两个混凝土柱,在通过设有的对接节点外部处的对接结构,作为施工的临时搭接平台,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由于对接结构的两侧分别具有端板,且端板沿着纵向呈错位式弯折布置,连接板的弯折方向与端板的弯折方向相反,因此在端板与连接板搭接对接时可实现定位的作用,两处弯折处相互贴和,再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形成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稳定,并且通过往对接节点浇注混凝土,形成连接体,连接体提高了混凝土框架的整体强度,这样,这种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安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框架的剖切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叉位处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个纵向支撑板的布置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纵向支撑外周的局部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5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布置两个纵向布置的混凝土柱,两个所述混凝土柱之间呈上下间隔布置,形成对接节点;所述对接节点设有横向布置的对接结构,两个所述混凝土柱分别与对接结构纵向对接;所述对接结构的两侧分别具有纵向布置的端板,所述端板位于对接节点的外部,所述端板沿着纵向呈错位式弯折布置;2)、布置两个横向布置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具有朝向对接节点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朝外水平延伸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有纵向布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着纵向呈错位式弯折布置,且所述连接板的弯折方向与端板的弯折方向相反;将连接板与端板水平相向贴合搭接,利用螺栓分别穿过端板以及连接板,将所述混凝土梁与对接结构呈水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混凝土梁、两个混凝土柱以及对接结构形成混凝土框架;3)、在所述对接节点的外周设置模板,往所述对接节点浇注混凝土,形成填充了对接节点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分别与对接结构以及两个混凝土柱固定连接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中设有纵向布置的纵向钢筋,所述对接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纵向抗剪板;所述施工步骤1)中,所述纵向抗剪板插入固定在混凝土柱中,且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两个水平支撑板,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呈上下水平间隔布置,所述纵向抗剪板的内端固定对接在水平支撑板上,所述纵向抗剪板的外端朝外延伸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抗剪板包括两个纵向布置的交叉板,所述交叉板的内端固定对接在水平支撑板上,所述交叉板的外端朝外延伸布置;两个所述交叉板的中部交汇连接,形成交叉位;两个所述交叉板之间呈十字状交叉布置,两个所述交叉板之间围合形成四个抗剪间隔,四个所述抗剪间隔沿着交叉位的外周环绕布置;所述施工步骤1)中,当所述纵向抗剪板插设在混凝土柱中后,所述纵向钢筋穿入在抗剪间隔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接式端板连接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布置的纵向支撑板,所述纵向支撑板位于对接节点的内部;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中部交汇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呈十字交叉状布置,两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围合形成四个支撑间隔;所述纵向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扬孙立建张军雷术泓李有志沈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