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93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属于发酵技术领域。所述混菌培养体系为红曲霉和面包酵母;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石斛鲜枝条与水1:20打浆,离心得到上清液;A2、在A1步骤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高温高压灭菌的0.5%的葡萄糖和1%的蛋白胨,接种5%红曲霉,25℃发酵培养24h;A3、在A2步骤得到的发酵液中接种2%面包酵母,25℃继续发酵培养48h。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酵母菌、红曲霉和石斛内生菌的协同作用效应,能够更加有效降低还原糖的含量,调高DPPH、O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加对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石斛味甘、性微寒,归属于胃、肾、肺经,是一种滋阴清热的中药。它富含石斛碱,刺激胃黏膜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胃肠功能,可以治疗慢性胃病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石斛养阴润燥,补肝益肾、明目,临床上对于眼睛干涩、流泪、休眠、迎风流泪、视力减退、白内障都有一定疗效,比如临床上有石斛夜光丸。石斛还有清热生津的功效,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口干,或者甲亢引起的口干,或者热病后期的手脚心热、心烦等都有一定的疗效。研究发现,石斛可以提高人体的抗衰老能力,对于生活不规律、劳累过度、饮酒无度、体虚乏力的人群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0003]目前对石斛在保健品、药品等方面应用时,需要使用的是石斛的发酵液。目前公开的发酵技术方案中,包括《一种铁皮石斛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CN104585762A)、《一种铁皮石斛的乳酸菌发酵方法及其发酵产物和应用》(CN104940644A)等通常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或者酵母菌进行单独发酵,但单独发酵仅能体现一种菌种的发酵优势。同时,在这些发酵工艺中通常使用了可大量的辅料作为发酵底物,不能代表石斛的真实特性。
[0004]在石斛的功能性方面,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有效降低,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已有不少文献报道利用石斛内生菌发酵有助于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但是在现有的利用石斛内生菌发酵的技术报道中,尚未能更全面地改进石斛发酵液的有效成分
[0005]有鉴于此,开发一种新的石斛发酵液制备技术,使其能充分利用发酵菌种的特点,实现还原糖的有效降低,提高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所述混菌培养体系为红曲霉和面包酵母;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1、石斛鲜枝条与水1:20打浆,离心得到上清液;
[0009]A2、在A1步骤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高温高压灭菌的0.5%的葡萄糖和1%的蛋白胨,接种5%红曲霉种子液,25℃发酵培养24h;
[0010]A3、在A2步骤得到的发酵液中接种2%面包酵母种子液,25℃继续发酵培养48h。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红曲霉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B1、将红曲霉从甘油管冻存液中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并置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7天;
[0013]B2、将B1步骤斜面培养基中培养的红曲霉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30℃、180rpm条件下培养3天。
[0014]优选的,所述的斜面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L,琼脂20g/L,土豆200g/L,自然pH。
[0015]优选的,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30g/L,NaNO
3 3g/L,FeSO4·
7H2O 0.01g/L,KH2PO
4 4g/L,自然pH。
[0016]进一步地,所述面包酵母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C1、将面包酵母从甘油管冻存液中接种至YEPD固体斜面培养基并置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

3天;
[0018]C2、从C1步骤获得的YEPD固体斜面培养基中挑取一环菌种接种于含有50mL YEPD种子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在30℃、180rpm条件下培养48h。
[0019]优选的,所述的YEPD固体斜面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
[0020]优选的,所述的YEPD种子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
[0021]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混合培养面包酵母和红曲霉,将其应用于石斛发酵液中,并优化面包酵母和红曲霉的混合培养方式,得到石斛发酵液。在该混合发酵培养体系中,石斛内生菌能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红曲霉能够增强发酵液对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同时,红曲霉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多糖,有利于面包酵母的生长,从而提高了面包酵母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通过酵母菌、红曲霉和石斛内生菌的协同作用效应,充分发挥石斛的功效和价值。
[0023]本专利技术添加的碳源为植物来源,氮源为酵母源,均为天然来源,绿色环保;石斛内生菌、面包酵母和红曲霉的混合培养应用于石斛发酵中,能够更加有效降低还原糖的含量,调高DPPH、O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加对α

淀粉酶和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红曲霉接种比例对发酵的影响;
[0025]图2为面包酵母接种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0026]图3为混菌发酵培养体系和单菌培养体系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石斛鲜条的预处理及混合菌种的制备
[0029](1)石斛鲜条预处理:
[0030]石斛鲜枝条与水1:20打浆,90℃水提4h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得到上清液。
[0031](2)红曲霉种子液培养
[0032]红曲霉Monascus ruber购买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3.15743)。所述红曲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B1、将红曲霉从甘油冻存管中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并置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
[0034]B2、然后将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的红曲霉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30℃、180rpm条件下培养3天。
[0035]所述的斜面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L,琼脂20g/L,土豆200g/L,自然pH。
[0036]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30g/L,NaNO
3 3g/L,FeSO4·
7H2O0.01g/L,KH2PO
4 4g/L,自然pH。
[0037](3)面包酵母种子液培养
[0038]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菌培养体系在石斛发酵液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菌培养体系为红曲霉和面包酵母;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石斛鲜枝条与水1:20打浆,离心得到上清液;A2、在A1步骤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高温高压灭菌的0.5%的葡萄糖和1%的蛋白胨,接种5%红曲霉种子液,25℃发酵培养24h;A3、在A2步骤得到的发酵液中接种2%面包酵母种子液,25℃继续发酵培养48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曲霉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1、将红曲霉从甘油管冻存液中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并置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B2、将B1步骤斜面培养基中培养的红曲霉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30℃、180rpm条件下培养3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L,琼脂20g/L,土豆200g/L,自然p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松黄燕周名清周颢王斐嘉钱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嘉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