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及其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7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槛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及其定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在放置门槛梁时会磨损定位装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加工工装包括:工作台,支撑部,校直部,门槛梁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一受力面和第二受力面,校直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校直部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并与门槛梁接触,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门槛梁转动,并与第一受力面接触,第二定位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门槛梁转动,并与第二受力面接触,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之间具有高度差。力面之间具有高度差。力面之间具有高度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及其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槛梁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实现门槛梁结构的轻量化,并保证其碰撞性能以及满足刚度要求成为难题,针对于门槛梁的结构优化,如何优化设计加工工装对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门槛梁不仅长度不相同,外轮廓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为了保证门槛梁的加工效率,加工工装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CN212470638U公开了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实现了通过一个加工工装完成对门槛梁的六面加工,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加工工装的定位装置无法转动,导致门槛梁的放置较为不便,并且在放置门槛梁的过程中容易与定位装置发生接触,造成定位装置磨损,降低定位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在放置门槛梁时会磨损定位装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加工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加工孔和感应装置;支撑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门槛梁在第三方向上具有第一受力面、第二受力面以及第二加工孔,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能够支撑门槛梁,第一支撑块上设有避让口,第一加工孔和第二加工孔通过避让口连通;校直部,校直部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校直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校直部的至少部分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并与门槛梁的外表面接触,门槛梁在第三方向上;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门槛梁转动,并与第一受力面接触,第二定位件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门槛梁转动,并与第二受力面接触,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之间具有高度差,门槛梁在第三方向上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固定;定位板,定位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定位板的一端沿第二方向凸起,并能够与门槛梁接触;推动部,推动部与定位板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门槛梁的相对两侧,推动部与定位板配合,在第一方向上定位门槛梁。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工作台的设置为门槛梁的加工提供了场地,支撑部的设置,让门槛梁能够放置的更加平稳,校直部的设置,让门槛梁实现第二方向上的定位,便于门槛梁的后续加工,推动部与定位板配合,让门槛梁实现了第一方向上的定位,第一固定装置的设置,让门槛梁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提升了加工工装固定的稳定性,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的设置,让加工工装更加符合门槛梁的外表面,避免了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之间存在的高度差造成的影响,让门槛梁的定位更加稳定,便于加工工作的进行,感应装置的设置,让校直部、推动部和第一固定装置能够自
动的对门槛梁进行定位,提升了加工工装的工作效率。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校直部包括:第一校直座,第一校直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校直座上设有校直杆,校直杆能够相对第一校直座移动,并与门槛梁接触;第二校直座,第二校直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二校直座上设有校直板,校直板能够相对第二校直座移动,并与门槛梁接触;挡板,挡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校直座与第二校直座位于门槛梁的同一侧,挡板与第一校直座位于门槛梁的相对两侧,校直杆与校直板能够通过移动,让门槛梁与挡板接触。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校直杆与校直板的设置,让门槛梁在被推动时,各个高度受到的外力更加均衡,移动也就更加平稳,挡板的设置,让门槛梁在被推动到指定位置时能够停止移动,第一校直座与第二校直座间隔的设置,让门槛梁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多个受力点,降低了门槛梁的长度对校直部的影响,多个受力点与多个挡板相互配合,提升了校直部工作的稳定性。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校直杆的与门槛梁接触的面积小于校直板与门槛梁接触的面积,校直杆通过移动能够与第三受力面接触;其中,第三受力面为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的连接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校直杆与校直板面积的设置,让校直部在推动门槛梁时与门槛梁的外表面更加适配,通过根据门槛梁结构设置不同的接触面积,让门槛梁整体的受力更加均衡,校直的效率更高。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底座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设有转动槽,转动槽有两个,两个转动槽并列且间隔设置;转动板,转动板有两个,且每个转动板对应一个转动槽,每个转动板的至少部分位于转动槽内;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位于转动槽内,并连接两个转动板;固定台,固定台靠近第一底座一侧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转动板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固定台靠近门槛梁一侧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通过转动能够与第一受力面接触;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第一底座并列且间隔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并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底座的设置,提升了转动槽设置的高度,第一转轴的设置,让两个转动板能够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连接轴的设置,让固定台与第一压板能够跟随转动板转动,转动槽的设置让转动板有了更大的移动空间,提升了第一压板与固定台的避让效果,让门槛梁的放置更加便捷。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转动件,转动件与第二底座转动连接;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转动件转动连接,并能够带动转动件转动;第二压头,第二压头与转动件配合连接,第一定位件与第二校直座位于同一侧,第二定位件与挡板位于同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设于门槛梁的相对两侧,让第一定位件或第二定位件相互之间的距离更大,也让加工工装的结构更加美观,第一压头与第二压头的设置,让第一受力面与第二受力面能够分别受力,让加工工装与门槛梁的外表面更加贴合,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高度不同的设置,让第一压头与第二压头在不同的高度上能够保持相同的移动速度。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加工工装还包括:转动台,转动台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转动台上设有第三压板,第三压板通过升降杆与转动台连接,第三压板通过升降,改变与第一受力面之间的距离。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三压板的设置,让门槛梁在加工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增加,转动台的设置让第三压板在门槛梁放置时能够通过转动进行避让,确保门槛梁放置的便捷性,升降杆与转动台相互配合,让第三压板在转动时不会与门槛梁接触,提升了第三压板使用的便捷性。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加工工装的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定位方法包括:实时检测感应装置受到的压力,当感应装置受到压力时,判断压力是否在目标时间内保持不变;若是,则控制校直杆与校直板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装包括:工作台(100),所述工作台(100)上设有第一加工孔(101)和感应装置(130);支撑部(110),所述支撑部(110)包括第一支撑块(111)与第二支撑块(113),所述门槛梁(200)在第三方向(D3)上具有第一受力面(220)、第二受力面(230)以及第二加工孔(210),所述第一支撑块(111)与所述第二支撑块(113)沿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并能够支撑所述门槛梁(200),所述第一支撑块(111)上设有避让口(112),所述第一加工孔(101)和所述第二加工孔(210)通过所述避让口(112)连通;校直部(300),所述校直部(300)与所述感应装置(130)信号连接,所述校直部(300)与所述工作台(100)固定连接,所述校直部(300)的至少部分能够沿第二方向(D2)移动,并与所述门槛梁(200)的外表面接触;第一固定装置(400),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一定位件(420)和第二定位件(410),所述第一定位件(420)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所述门槛梁(200)转动,并与所述第一受力面(220)接触,所述第二定位件(410)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所述门槛梁(200)转动,并与所述第二受力面(230)接触,所述第一受力面(220)与所述第二受力面(230)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门槛梁(200)在所述第三方向(D3)上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420)与所述第二定位件(410)固定;定位板(120),所述定位板(120)与所述工作台(100)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120)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D2)凸起,并能够与所述门槛梁(200)接触;推动部(500),所述推动部(500)与所述定位板(120)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位于所述门槛梁(200)的相对两侧,所述推动部(500)与所述定位板(120)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定位所述门槛梁(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部(300)包括:第一校直座(310),所述第一校直座(310)与所述工作台(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校直座(310)上设有校直杆(311),所述校直杆(311)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校直座(310)移动,并与所述门槛梁(200)接触;第二校直座(320),所述第二校直座(320)与所述工作台(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校直座(320)上设有校直板(321),所述校直板(32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校直座(320)移动,并与所述门槛梁(200)接触;挡板(330),所述挡板(330)与所述工作台(10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校直杆(311)的高度高于所述校直板(321)的高度,所述第一校直座(310)与所述第二校直座(320)位于所述门槛梁(200)的同一侧,所述挡板(330)与所述第一校直座(310)位于所述门槛梁(200)的相对两侧,所述校直杆(311)与所述校直板(321)能够通过移动,让所述门槛梁(200)与所述挡板(330)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杆(311)与所述门槛梁(200)接触的面积小于所述校直板(321)与所述门槛梁(200)接触的面积,所述校直杆(311)通过移动能够与第三受力面(240)接触;其中,所述第三受力面(240)为所述第一受力面(220)与所述第二受力面(230)的连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铝合金门槛梁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410)包括:第一底座(411),所述第一底座(411)与所述工作台(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座(411)远离所述工作台(100)的一侧设有转动槽(4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辉李辉虞送保虞天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祥晋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