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启菊专利>正文

一种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78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循环充装液体补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气结构,包括瓶体、喷头泵、喷头按帽、中套、充液组件,喷头泵设有插入瓶体内用于抽液的软管,瓶体、圆周边缘上开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对称设有两个与瓶体内部连通通气的排气孔,与排气孔相对应的瓶体上设有竖直延伸至瓶口的竖排槽,且喷头泵外表面设有与竖排槽连通的若干竖排气槽,密封凹槽内套设有弹性密封圈,充液时,气压通过排气孔将密封凹槽内弹性密封圈冲开,气体从排气孔流出,通过竖排槽、竖排气槽流出,减少因排气管没插紧引起的漏液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瓶体上端设置充液排气结构,简化了传统排气结构,使用方便,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瓶体漏液的问题。漏液的问题。漏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充装液体补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售的便携式液瓶是由按压(喷头)组件和承载瓶体组成,基本上为一次性使用。伴随节能减排的提倡,出现了可充式充液瓶,能够循环充液,从而满足使用。充液瓶通常需要设置排气系统,排出充液瓶内多余的气体,降低瓶内的压力,保障充液瓶内充液饱满和方便挤压。
[0003]然而,传统的充液瓶,老结构充液口与排气装置都在底部,结构复杂,容易造成漏液;一些通常是在瓶体内部设置两根管,一根用于排气,一根用于输送液体,这种需要设置两个压泵进行处理,使用方便,结构也比较繁琐;随着瓶子的多样化,对于充液瓶的排气结构也需要多样化,满足各类型的使用,而现有的排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充液瓶,老结构充液口与排气装置设置在底部,容易造成漏液、设置双管双压泵,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气结构,通过在瓶体上端设置可连通瓶内的排气孔,由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气结构,包括:瓶体以及设于瓶体瓶口的喷头泵以及设于喷头泵上的喷头按帽以及将喷头泵包裹并安装于瓶口的中套以及安装于瓶底用于充液的充液组件,喷头泵设有插入瓶体内用于抽液的软管,其特征在于,瓶体靠近于瓶口一端的圆周边缘上开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对称设有两个与瓶体内部连通通气的排气孔,与排气孔相对应的瓶体上设有竖直延伸至瓶口的竖排槽,且喷头泵外表面设有与竖排槽连通并用于将气体排放瓶外的若干竖排气槽;密封凹槽内设有不充液时密封排气孔的弹性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排气管的底部循环充液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启菊
申请(专利权)人:付启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