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模式识别的受体-配体:脂质复合物的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51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免疫激活的疫苗和方法,所述疫苗和方法能有效引发哺乳动物的全身性、非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强烈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该方法在保护哺乳动物免患疾病中特别有效,所述疾病包括癌症、过敏性炎症相关疾病、感染性疾病或与自身抗原的有害活性相关的疾病。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披露了用于这种方法的治疗性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发哺乳动物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即,非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以及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二者均用于免疫接种方案)与引发血管生成和纤维生成 的组合物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脂质体-toll样受体的配体复合物引 发哺乳动物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和方法。现有技术描述对于用水卫生,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感染性疾病是最有效、成本效益好与实 用的疾病预防方法。没有其它用药方案、即使是抗生素对死亡率降低和人口增长具 有这种优异的作用。疫苗接种对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疫苗接种至少在 全球的一部分控制了以下9种主要疾病天花、白喉、破伤风、黄热病、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的效力取决于其引发的概述于下文的保护 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免疫应答是一种识别外来病原体的极其复杂极有价值的自我平衡机制。对外 来病原体的最初应答称为"天然免疫力",其特征是天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中 性白细胞和其它白细胞快速迁移至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位。这些细胞能在短时间内 吞噬、消化、裂解病原体或分泌能裂解病原体的细胞因子。天然免疫应答不是抗原特异性的通常认为构成了抵御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直至"适应性免疫应答"产 生。T细胞和B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产生涉及各种机理。 对所有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可能机理的讨论超出本章节的范围;然而,有一些机 理已得到良好描述,包括B细胞识别抗原然后激活分泌抗原特异性抗体以及通过 与抗原呈递细胞结合而激活T细胞。B细胞识别涉及抗原与B细胞的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所述抗原例如有细菌细胞壁、细菌毒素或在病毒膜上发现的糖蛋白。与受体的结合将某种信号递送至B细胞内部。这是本领域通常所称的"第一信号"。在一些情况中,仅需要一种 信号即可激活B细胞。这些能激活B细胞而不依赖T细胞辅助的抗原通常称为T 非依赖性抗原(或胸腺不依赖性抗原)。其它情况需要"第二信号"这通常是由T辅 助细胞与B细胞的结合而提供。当B细胞受某特定抗原的激活需要T细胞辅助时, 该抗原称为T依赖性抗原(或胸腺依赖性抗原)。除了与B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以外, 抗原也可被B细胞内化摄入,然后在B细胞内消化为较小的片段并呈递至B细胞 表面的抗原肽-MHCII类分子中。这些肽-MHCII类分子被T辅助细胞所识别,该 T辅助细胞与B细胞结合来提供一些抗原所需的"第二信号"。 一旦B细胞被激活, B细胞就开始分泌抵御该抗原的抗体并最终导致该抗原灭活。另一种激活B细胞 的途径是通过与淋巴结和脾脏生发中心内的滤泡树突状细胞(FDC)接触。滤泡树突 状细胞捕捉循环流经淋巴结和脾脏的抗原-抗体(Ag-Ab)复合物并将此复合物呈递 至B细胞而激活它们。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另一种已清楚鉴定的机理是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 (例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结合来激活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强有 力的抗原呈递细胞。巨噬细胞具有识别微生物组分的各种受体,例如巨噬细胞的甘 露糖受体和清除受体。这些受体能结合微生物,巨噬细胞吞噬这些微生物并在内体 和溶酶体中将其降解。 一些微生物以此种方式直接被破坏。其它微生物被消化成小 肽转移至巨噬细胞表面的MHC II类-肽复合物呈递给T细胞。结合了这些复合物 的T细胞被激活。树突状细胞也是强有力的抗原呈递细胞能呈递肽-MHC I类分子 和肽-MHC II类分子而激活T细胞。当B细胞与某新抗原结合时,诱导B细胞进入称为"同种型转换"的发育途 径。在该发育变化期间,浆细胞从产生普通的IgM型抗体转变成为产生高度特异性的IgG型抗体。在浆细胞群中, 一些细胞在称为"克隆扩增"的过程中反复分 裂。这些细胞成熟后变成将免疫球蛋白释放入血液的抗体工厂。完全成熟后,它们变为每秒能释放约2,000个相同抗体分子直至死亡的浆细胞,死亡一般在达到成熟 后的2或3天内。该克隆组中的其它细胞从不产生抗体,而成为记忆细胞,在遇到 抗原后可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抗原初次攻击后,产生了许多与初始B细胞或亲代细胞相同的细胞,每种细 胞能以相同于初始B细胞的方式对该抗原产生应答。因此,如果该抗原第二次出 现,它会马上遇到已修正的一个B细胞,这些B细胞已经程序变化为特异性IgG 抗体B细胞,免疫应答将立刻开始、更快加速、特异性更强并产生更多数量的抗 体。该应答称为是继发性应答或记忆应答。由于记忆细胞可存活数月或数年,也由 于引入的外来物质有时量虽极少但足够持久激发低水平的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力可 维持数年。这样,记忆细胞可定期得到补充。首次接触抗原后,抗体应答产生往往滞后并且产生的抗体量少,即,基础应 答。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应答(即,继发性应答)更快且强度更高,藉此实现与 再次感染致病性微生物后的加速继发性应答相同的免疫状态,这正是疫苗接种所寻 求的目的。分类学上的活性疫苗一般分为两类亚单位疫苗和全生物体疫苗。亚单位疫 苗从全生物体的成分制备并且通常开发来避免使用活的微生物而可能导致疾病或 者避免全生物体疫苗中存在的有毒成分。使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V /7we"zfl)作为 抗该微生物导致人脑膜炎的疫苗是抗原组分疫苗的例子。另一方面,全微生物疫苗 可采用整个微生物。该微生物是死的还是活的(通常是减毒的)取决于要引发的保护 性免疫。例如,白喉疫苗是用甲醛处理百日咳杆菌(5oWeW/apwMwW细胞制备的 死的全细胞疫苗。然而,因为灭活方法经常破坏或改变许多诱导宿主特异性抗体所 需的表面抗原决定簇,使用处死的细胞通常伴有免疫原性丧失。与死疫苗截然相反的是,活减毒疫苗与自然感染相似,由活生物体组成,这 些生物体是良性的但通常可在宿主组织中复制并且估计可表达许多天然的靶免疫 原,这些免疫原经过加工并呈递至免疫系统。这种相互作用引发的保护性应答就如 同免疫接种的个体此前接触过该疾病那样。理想的这些减毒微生物应完整保留诱导 特异性抗体所需的细胞表面成分而不会导致疾病,这是因为,例如它们不能产生毒力因子、生长太慢或在宿主中根本不能生长。此外,这些减毒株应该基本上不能回 复至有毒力的野生型菌株。经典的疫苗理论表明用非致死性或减毒病原体预防性接种能提供具有保护作 用的免疫应答,可抵御随后遭遇相同或类似病原体的感染。这种方法对病毒可行, 对抗原数量有限的细菌稍差一些。然而,该方法对表达无限数量的抗原的肿瘤细胞 行不通。此外,与经典免疫方案不同,抗癌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必需在接触抗原之 后而非之前。如果抗癌疫苗想获得成功,它们必须诱导能根治现存疾病的免疫应答, 这需要更加了解肿瘤抗原的性质以及宿主-肿瘤的相互作用。最新的疫苗构思(例如 基因疫苗)致力于细胞免疫的诱导。基因疫苗含有编码待产生的免疫应答的抗原的DNA序列。对要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因疫苗而言,感兴趣的基因必须表达于哺乳动物宿主中。通过使 用在疫苗接种患者中表达感兴趣外来基因并能诱导针对所编码蛋白的免疫应答的 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痘病毒)而实现了基因表达。或者,可使用编码外来基因的质粒DNA来诱导免疫应答。这些称为"裸"DNA疫苗的基本施用途径是肌肉 内或皮下。病毒载体系统比裸DNA系统能诱导更佳的免疫应答已普遍接受,可能 是因为病毒递送系统比裸DNA疫苗能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至少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分子的配体和递送载体的组合物施用至受试对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W道J费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巨瓦日斯生物治疗股份有限公司克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