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47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包括承压气囊,所述的承压气囊中穿设有打压气管,打压气管两端封闭且穿设至承压气囊外,打压气管内穿设有一根打压水管,打压气管位于承压气囊内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打压气管位于承压气囊外的其中一端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气管阀门;打压水管位于承压气囊外的其中一端上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水管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实现稳定且快速的补气管检测作业目的。检测作业目的。检测作业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组补气管检测
,具体的是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巨型混流式机组而言,在高水头、部分负荷工况下,最容易引起不稳定运行,而补气是消除压力脉动,减弱旋转涡带强度,抑制空化,降低噪声和机组振动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大轴内部设置相应的补气阀和补气管。
[0003]补气管一般采用分段连接,在连接处设置有法兰密封、插入式密封,部分机组还设置了相应的蝶阀。而补气管的高度低于下游尾水位,如果密封、蝶阀安装存在缺陷,必然导致补气管漏水,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部分机组的补气管末端未设置相应的法兰,无法安装打压堵板进行打压,只有待尾水充水后检查补气管渗漏情况,一旦发生渗漏,则需落门排水,重新安装补气管密封,耽误工期,费时费力。对于补气管末端设置了相应法兰的机组,存在打压法兰需要倒装的作业需求,存在一定的作业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实现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气囊(1),所述的承压气囊(1)中穿设有打压气管(2),打压气管(2)两端封闭且穿设至承压气囊(1)外,打压气管(2)内穿设有一根打压水管(3),打压气管(2)位于承压气囊(1)内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6);所述的打压气管(2)位于承压气囊(1)外的其中一端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201),进气管(201)上设有气管阀门(5);所述的打压水管(3)位于承压气囊(1)外的其中一端上连接有进水管(301),进水管(301)上设有水管阀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囊结构的补气管打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强锋刘平原梁前李银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