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负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86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移动负压设备,包括:底板,其顶端安装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稳压罐;负压发生器,其设置于稳压罐的一侧;压力控制阀组,其设置于负压发生器的一侧;底板底端的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脚轮,支撑框架的背面安装有气路连接组件;气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气路连接头、第二气路连接头和第三气路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移动脚轮和气路连接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使用中,通过各个移动脚轮的设置,便于在地面上进行滚动,从而便于根据管路的位置,对支撑框架进行推动,使得气路连接组件可以对应需要检测的管路,通过移动脚轮的设置可移动到任意需要位置,使用起来灵活度更高。灵活度更高。灵活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负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负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可移动负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在汽车上会装配有较多的管路,在管路装配在汽车上前,需要对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查,以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现有的管路气密性检查设备多为集成好的大型检测仪器,成本较高且多为专用设备,固定在一处移动不便,在对汽车检修的车间,很难根据管路的位置,对大型的检测仪器进行移动,使得汽车管路的使用灵活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移动负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负压设备,包括:
[0005]底板,其顶端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稳压罐;
[0006]负压发生器,其设置于稳压罐的一侧;
[0007]压力控制阀组,其设置于负压发生器的一侧;
[0008]所述底板底端的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脚轮,所述支撑框架的背面安装有气路连接组件;
[0009]所述气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气路连接头、第二气路连接头和第三气路连接头,所述第一气路连接头、第二气路连接头和第三气路连接头等间距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气路连接头、第二气路连接头和第三气路连接头均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支撑框架螺纹穿插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稳压罐通过第一管道与负压发生器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通过第二管道与压力控制阀组连通,所述压力控制阀组通过第三管道与气路连接组件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蓄电池。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安装有报警灯,所述报警灯的底部穿插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的顶端。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按钮。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上安装有把手。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本技术利用移动脚轮和气路连接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使用中,通过各个移动脚轮的设置,便于在地面上进行滚动,从而便于根据管路的位置,对支撑框架进行
推动,使得气路连接组件可以对应需要检测的管路,通过移动脚轮的设置可移动到任意需要位置,且电控箱内置电源无需插接电源,大大增加了项目开发阶段汽车管类零件测试的实验效率,使用起来灵活度更高;
[0018](2)本技术利用门板和把手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门板与移动脚轮之间的铰接,便于对门板进行打开,以便对支撑框架内部的稳压罐、负压发生器、压力控制阀组和电控箱进行调试和检修,通过把手便于手的抓握,以便打开门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气路连接组件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移动脚轮;2、支撑框架;21、门板;22、把手;3、稳压罐;4、负压发生器;5、压力控制阀组;6、电控箱;7、报警灯;71、支架;8、控制按钮;9、气路连接组件;91、第一气路连接头;92、第二气路连接头;93、第三气路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可移动负压设备,包括:
[0025]底板,其顶端安装有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21,门板21上安装有把手22,通过门板21与移动脚轮1之间的铰接,便于对门板21进行打开,以便对支撑框架2内部的稳压罐3、负压发生器4、压力控制阀组5和电控箱6进行调试和检修,通过把手22便于手的抓握,以便打开门板21,支撑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稳压罐3,负压发生器4产生负压,压力控制阀组5将压力控制在需要的压力,稳压罐3可以减少压力的波动,从而使得负压发生器4对管路的负压检测的效果更好;
[0026]负压发生器4,其设置于稳压罐3的一侧;压力控制阀组5,其设置于负压发生器4的一侧,稳压罐3、负压发生器4和压力控制阀组5均安装于底板的顶端,通过支撑框架2便于对稳压罐3、负压发生器4、压力控制阀组5和电控箱6进行防护;
[0027]底板底端的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脚轮1,支撑框架2的背面安装有气路连接组件9,稳压罐3通过第一管道与负压发生器4连通,负压发生器4通过第二管道与压力控制阀组5连通,压力控制阀组5通过第三管道与气路连接组件9连通,支撑框架2的内部安装有电控箱6,电控箱6的内部安装有可充电蓄电池,通过可充电蓄电池的设置,使得设备能够充电,蓄电池可以保证设备可以在没有电源的位置使用;
[0028]气路连接组件9包括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等间距设置,支撑框架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均安装于安装板上,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螺栓,螺栓与支撑框架2螺
纹穿插连接,从而便可实现对安装板的安装,由于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的接口直径递减,使得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可以与三种直径的管路进行配对,通过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的设置能够适应多种接口的负压测试设备;
[0029]支撑框架2的顶端安装有报警灯7,报警灯7的底部穿插连接有支架71,支架71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2的顶端,支撑框架2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按钮8,负压发生器4通过控制按钮8与报警灯7电性连接,当负压发生器4正常运行后,当管路气密性较差时,负压发生器4对管路的抽负压效果较差时,报警灯7便会接通电源进行亮起,提示工作人员该管路有气密性问题,通过支架71便于对报警灯7的安装。
[0030]本技术工作原理:
[0031]在使用中,通过各个移动脚轮1的设置,便于在地面上进行滚动,从而便于根据管路的位置,对支撑框架2进行推动,使得气路连接组件9可以对应需要检测的管路,通过移动脚轮1的设置可移动到任意需要位置,且电控箱6内置电源无需插接电源,由于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的接口直径递减,使得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负压设备,包括:底板,其顶端安装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稳压罐(3);负压发生器(4),其设置于稳压罐(3)的一侧;压力控制阀组(5),其设置于负压发生器(4)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底端的边角处均安装有移动脚轮(1),所述支撑框架(2)的背面安装有气路连接组件(9);所述气路连接组件(9)包括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所述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等间距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负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气路连接头(91)、第二气路连接头(92)和第三气路连接头(93)均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穿插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支撑框架(2)螺纹穿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顾军刘学未来
申请(专利权)人:欣合测控技术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