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13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支架、压紧机构、密封压盖、装夹固定机构及气控装置;支架包括由两立柱及横梁组成龙门框架及底板,两立柱垂直于底板安装在底板上,横梁上固定安装有螺套;压紧机构包括螺杆,螺杆与螺套螺接,螺杆竖直设置,螺杆的下端与密封压盖能够枢转的连接;密封压盖内壁上设有若干密封圈;密封压盖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气控装置连接,气控装置能够向U形圆管组件输入气体;装夹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试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轻便快捷、省时省力、检测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定式圆弧形卡箍抱紧试件外圆底部,解决了薄壁的试件夹紧时易变形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密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对于敞口试件做气密检测时,试件口部用装有密封件的盖板,通过外力压缩密封件来密封,然后向试件内部充入压缩气体,观察试件中的静压变化来判断试件是否漏气,即判断试件的密封性。传统装置一般通过几根带螺纹的立柱把盖板与底座拉紧,拉紧力使密封件压缩变形得以密封。但各立柱拉紧过程中不是同时施力,会使密封件受力不均,出现密封件形变不一、出现卡滞及撕裂等现象。且圆管件口径越大,装夹装置会越大,操作更繁琐,生产效率低。并且一种产品需专门配备一套密封装夹装置及压紧装置,制造成本高。且压紧力小,不适合大口径圆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解决其检测过程中因试件口径大、壁薄易变形、密封装卸困难等难题的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及方法;它还具有操作轻便快捷、省时省力、检测效率高的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压紧机构、密封压盖、装夹固定机构及气控装置;所述的支架包括由两立柱及横梁组成龙门框架及底板,两立柱垂直于底板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横梁上固定安装有螺套;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螺杆,螺杆与螺套螺接,螺杆竖直设置,螺杆的下端与密封压盖能够枢转的连接;密封压盖内壁上设有若干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压盖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气控装置连接,气控装置能够向U形圆管组件输入气体;所述的装夹固定机构安装在底板上,位于螺杆正下方,用于固定试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手轮,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及螺母安装在轴承座内,螺杆能够相对于轴承座枢转,所述的密封压盖顶面上U型板,U型板的顶部设有U形挡板,U形挡板两端通过螺钉与挡板的两端固定;所述的轴承座位于U型板内,U形挡板的U形槽的宽度小于轴承座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座为设有圆形盲孔的圆柱状结构,圆形盲孔内设有双向推力球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与圆形盲孔过盈配合;圆形盲孔开口处螺杆上固定安装有螺盖,螺盖压在双向推力球轴承顶面上;所述的螺杆下端穿过双向推力球轴承的内圈,螺杆下端安装有螺母;螺母外径大于双向推力球轴承的内圈的内径,小于双向推力球轴承外圈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大口径U形圆管组件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控装置包括软管、分流板、压力表、排气阀、进气阀及空压机;空压机的出气孔通过管道与分流板的进气口连接,管道上设有进气阀,分流板的一出气口连接排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华何茂坚秦志刚曹俊敏李伟峰王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