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伺服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44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伺服压机,包括机架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顶部,机架底部设有下模,所述伺服电机底部设有传动箱且伺服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箱相连,传动箱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设有压头组件,机架上还设置有双轨滑道和下料机构,其中双轨滑道上设有可移动的相位块且相位块通过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利用传感器从而具有了反馈系统,可以多次调整,以达到最优解和最好的参数设置,产品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挤压过程中通过芯棒和第二推板,很好的保护了轴套的结构,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损坏率。降低了损坏率。降低了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伺服压机


[0001]本技术属于轴套压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套伺服压机。

技术介绍

[0002]伺服压机通常指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压力机,伺服压机通过一个伺服电机带动偏心齿轮,来实现滑块运动过程。通过复杂的电气化控制,伺服压力机可以任意编程滑块的行程,速度,压力等,甚至在低速运转时也可达到压力机的公称吨位。
[0003]然而目前在市面上,关于轴套的挤压设备大都是采用传统的压机,粗暴的将二者压合到一起,这种方式会导致整个零件的精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如专利号为CN202210570086.6的《一种轴套类零件加工用液压机及加工工艺》中公开了一种轴套压机和其加工工艺:S1、根据需要成型的鼓起的位置,作用于调节块,使调节块带动调节杆和定位杆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直到定位杆运动到指定位置;S2、将待加工的金属筒放置到定位槽内;S3、液压机本体和油缸同时启动,上模向下运动,直到上模与下模抵接,油缸停止工作;S4、液压机本体继续工作,带动挤压筒向下运动,直到将金属筒加工成所需零件;S5、油缸启动,上模和挤压筒向上运动,工作人员将加工好的零件取出。
[0004]从其披露的加工工艺中可以看出,该设备还是用的压机对轴套进行加工的传统方法,没有考虑加工时的挤压速度和加工后由于挤压过深而导致零件与磨具黏在一起后的脱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如何让轴套类零件在进行挤压工作时获得更高精度的轴套伺服压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轴套伺服压机,包括机架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顶部,机架底部设有下模,所述伺服电机底部设有传动箱且伺服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箱相连,传动箱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设有压头组件,机架上还设置有双轨滑道和下料机构,其中双轨滑道上设有可移动的相位块且相位块通过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伺服压机,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气缸和推手,其中下料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下料气缸的伸缩端与推手相连。
[0009]通过上述设置:当挤压完成后,压头组件受伺服电机带动向上移动时,可能会带着零件产品一起从下模中出来,万一在空中零件产品产生了掉落,会有较大的损失,同时还可能对周围的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推手设置在略高于零件产品的上方,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00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伺服压机,所述压头组件包括芯棒、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和弹簧,其中芯棒与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推板与芯棒固定连接,弹簧设置在连接板与第一推板之间,第二推板设置在第一推板和弹簧的外侧且包裹着第一推板和弹簧。
[0011]通过上述设置:芯棒是插入轴套内部,防止在挤压过程中破坏内部挤压崩坏同时预留空间,芯棒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必然带动第一推板向下,此时弹簧就是第一推板与连接块之间的缓冲作用,同时第一推板的移动将带动第二推板下压,第二推板挤压面与零件表面完全吻合。
[00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伺服压机,所述传动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板,底部传感器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0013]通过上述设置:一般情况下一个位移传感器就够用,另一块传感器安装板是用来安装其他高精度需求时用到的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可以精准测出挤压过程中的位移量,与产品的参数表对照,严格控制精度。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伺服压机,所述下模表面设有凹槽。
[0015]通过上述设置:下模上面的凹槽使得零件放置在下模上时会更加的稳定。起到一个定位家具的作用。
[0016]采用本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装置利用传感器从而具有了反馈系统,可以多次调整,以达到最优解和最好的参数设置,产品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0018]2:本技术在挤压过程中通过芯棒和第二推板,很好的保护了轴套的结构,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损坏率。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隐藏第二推板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为:1、机架;2、伺服电机;3、下模;4、传动箱;5、连接板;6、安装板;7、推手;8、下料气缸;9、双轨滑道;10、相位块;11、凹槽;12、传感器安装板;13、位移传感器;14、第二推板;15、弹簧;16、第一推板;17、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27]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轴套伺服压机,包括机架1和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设置在机架1顶部,机架1底部设有下模3,伺服电机2底部设有传动箱4且伺服电机2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箱4相连,传动箱4底部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底部设有压头组件,机架1上还设置有双轨滑道9和下料机构,其中双轨滑道9上设有可移动的相位块10且相位块10通过安装板6和连接板5之间固定连接;下模3表面设有凹槽11。。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气缸8和推手7,其中下料气缸8设置在机架1上,下料气缸8的伸缩端与推手7相连。
[0029]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的压头组件包括芯棒17、第一推板16、第二推板14和弹簧15,其中芯棒17与连接板5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推板16与芯棒17固定连接,弹簧15设置在连接板5与第一推板16之间,第二推板14设置在第一推板16和弹簧15的外侧且包裹着第一推板16和弹簧15。
[0030]如图1和图3所示的传动箱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板12,底部传感器安装板12的另一端设置有位移传感器13。
[0031]工作原理及方法
[0032]1:准备阶段:将需要挤压的产品放置在下模的凹槽中,启动电机。
[0033]2:工作阶段:伺服电机的转动通过传动箱的变化完成由转动副向移动副的改变,整个压头组件开始向下压,挤压零件。
[0034]3:挤压完成:开启下料气缸,下料气缸将推手推出。然后伺服电机反转,压头组件回收,推手将吸附住的零件分开。
[0035]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这一次的挤压后的参数和传感器的记录与合格产品的的参数对照,选择更好的伺服电机转速。
[003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伺服压机,包括机架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设置在机架顶部,机架底部设有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底部设有传动箱且伺服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传动箱相连,传动箱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设有压头组件,机架上还设置有双轨滑道和下料机构,其中双轨滑道上设有可移动的相位块且相位块通过安装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伺服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气缸和推手,其中下料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下料气缸的伸缩端与推手相连。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生王海均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