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型冷却系统及冷却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779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型冷却系统及冷却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S型流水线,在S型输送带上等距离布置一定数量的产品工装,S型输送带上设有相配合的带有通气孔的支撑台板,支撑台板上罩有带冷却风扇的罩壳。S型输送带节省了空间,相同长度的设备可以放置更多的产品,当产品从上料工位流向下料工位时,由于有更多的产品周转,最先上到流水线的产品运到下料工位时,已经在流水线上停留了足够长的时间,并且在采用冷却风扇进行冷却送风的作用下,产品温度已经完全冷却下来。完全冷却下来。

An S-type cooling system and its coo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型冷却系统及冷却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S型冷却系统及冷却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定子压装配过程中需要对电机壳加热,热量对生产节拍的影响较大,不冷到一定温度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传统的冷却方式是先生产一定量的压好定子的电机壳体组件待自然冷却后再进生下一道工序。但由于这种方法不能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生产且占用空间较大而逐步被淘汰。
[0003]目前电机壳压装定子工位冷却工艺过程中,由于自动生产线生产空间有限,为了利用需要有限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温度很高的产品温度降下来,并把产品移送到下一工位,需要专利技术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电机壳压装定子工位冷却工艺过程中,由于自动生产线生产空间有限,节拍时间短,要求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内将温度很高的产品温度降下来,并把产品移送到下一工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型冷却系统。利用S型流水线,在流水线上布置一定数量的产品工装,S型流水线节省了空间,相同长度的设备可以放置更多的产品,当产品从上料工位流向下料工位时,由于有更多的产品周转,最先上到流水线的产品运到下料工位时,已经在流水线上停留了足够长的时间,并且在采用冷却风扇进行冷却送风的作用下,产品温度已经完全冷却下来。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型冷却系统,包括支撑架、罩壳、支撑台板、S型输送带、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
[0006]所述S型输送带水平布置于支撑架上方,所述S型输送带为首尾相连的环形输送带,且S型输送带主体为S形,S形起始端与末端首尾相连形成直线形,所述S型输送带主体置于支撑架中间,S型输送带的直线段置于支撑架的侧边上;S型输送带每一个转弯处均设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支柱固定在支撑架的两侧边;
[0007]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上料定位气缸及上料定位板,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下料定位气缸及下料定位板;所述上料定位气缸与下料定位气缸分别安装于支撑架两侧,且分别位于S形输送带的S形主体的输送首尾端,上料定位板与下料定位板置于支撑台板上,且分别位于S形输送带主体的输送首尾端的内侧;所述S形输送带上的产品工装经过上料工位,通过上料定位气缸将产品工装固定在上料定位板处,此时将待冷却物料放置在产品工装上;产品冷却后,产品工装经过下料工位,通过下料定位气缸将产品工装固定在下料定位板处,此时将已冷却物料取下。
[0008]所述支撑台板上设有与S型输送带相匹配的沟槽,所述支撑台板置于S型输送带上方且与其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S型输送带上固定设有多个产品工装,每两个产品工装间隔距离一致;所述产品工装用于置放冷却物料,且产品工装底部固定在S型输送带上,上部
穿过S型沟槽置于支撑台板上方;
[0009]所述支撑台板上方设有两个边角处带有缺口的罩壳,S型输送带主体及其上的产品工装在罩壳内,且支撑台板上直线形沟槽及位于直线形输送带上的产品工装、上料工位与下料工位均置于罩壳外;所述罩壳上紧密并均匀布满冷却风扇;
[0010]所述支撑架一侧下方设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水平布置的S形输送带。
[0011]所述罩壳为金属罩壳。
[0012]所述支撑台板上还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0013]所述系统还设有排热装置,所述排热装置位于S型输送带正下方,用于进一步对产品进行散热。
[0014]所述排热装置为台阶形,且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冷却风扇起冷却与送风的作用,设置多个风扇起到平缓降温过程。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S型冷却系统的冷却工艺如下:
[0017](1)将待冷却产品由上一工位通过机械手抓取放到S型冷却输送带上的上料工位处的产品工装上,通过电机驱动水平布置的S形输送带;
[0018](2)待冷却产品通过S型输送带进入罩壳内,通过罩壳上布置的冷却风扇进行散热,S型流水线节省了空间,相同长度的设备可以放置更多的产品;
[0019](3)冷却后物料进入下料工位,通过下料定位气缸将产品工装固定在下料定位板处,由机械手自动取下产品工装内的冷却物料;产品在经过设备处理后冷却温度达到下一工位要求。
[0020]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S形的输送与上方冷却处理工艺结合,实现在小空间储存多产品,对于一个产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长时间的处理加工而不影响整个流水线体的运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S型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S型输送带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罩壳的冷却系统结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罩壳的冷却系统结构正视图。
[0025]图1-4中各标注为:1通气孔,2产品工装,3罩壳,4支撑台板,5冷却风扇,6S型输送带,7下料定位气缸,8上料定位气缸,9排热装置,10电机,11滑轮,12支撑架,13上料定位板,14下料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型冷却系统,包括支撑架12、罩壳3、支撑台板4、S型输送带6、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
[0028]所述S型输送带6水平布置于支撑架12上方,所述S型输送带为首尾相连的环形输送带,且S型输送带主体为S形,S形起始端与末端首尾相连形成直线形,所述S型输送带主体置于支撑架中间,S型输送带的直线段置于支撑架的侧边上;S型输送带每一个转弯处均设有滑轮,所述滑轮11通过支柱固定在支撑架12的两侧边;
[0029]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上料定位气缸8及上料定位板13,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下料定位气缸7及下料定位板14;所述上料定位气缸8与下料定位气缸7分别安装于支撑架12两侧,且位于S形输送带的S形主体的首尾端,上料定位板13与下料定位板14置于支撑台板4上,且分别位于S形输送带主体的首尾端的内侧;所述S形输送带上的产品工装经过上料工位,通过上料定位气缸将产品工装固定在上料定位板处,此时将待冷却物料放置在产品工装上;产品冷却后,产品工装经过下料工位,通过下料定位气缸将产品工装固定在下料定位板处,此时将已冷却物料取下。
[0030]所述支撑台板4上设有与S型输送带相匹配的沟槽,所述支撑台板4置于S型输送带6上方且与其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S型输送带上固定设有多个产品工装,每两个产品工装间隔距离一致;所述产品工装2用于置放冷却物料,且产品工装底部固定在S型输送带上,上部穿过S型沟槽置于支撑台板上方;
[0031]所述支撑台板4上方设有两个边角处带有缺口的罩壳3,S型输送带6主体及其上的产品工装在罩壳3内,且支撑台板上直线形沟槽及位于直线形输送带上的产品工装、上料工位与下料工位均置于罩壳外;所述罩壳上紧密并均匀布满冷却风扇;
[0032]所述支撑架12一侧下方设有电机10,通过电机驱动水平布置的S形输送带。
[0033]所述罩壳3为金属罩壳。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型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2)、罩壳(3)、支撑台板(4)、S型输送带(6)、上料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S型输送带(6)水平布置于支撑架(12)上方,所述S型输送带(6)为首尾相连的环形输送带,且S型输送带(6)主体为S形,S形起始端与末端首尾相连形成直线形,所述S型输送带主体置于支撑架(12)中间,S型输送带的直线段置于支撑架(12)的侧边上;S型输送带(6)每一个转弯处均设有滑轮(11),所述滑轮(11)通过支柱固定在支撑架(12)的两侧边;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上料定位气缸(8)及上料定位板(13),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下料定位气缸(7)及下料定位板(14);所述上料定位气缸(8)与下料定位气缸(7)分别安装于支撑架(12)两侧,且分别位于S形输送带(6)的S形主体的输送首尾端;上料定位板(13)与下料定位板(14)置于支撑台板(4)上,且分别位于S形输送带(6)主体的输送首尾端的内侧;所述支撑台板(4)上设有与S型输送带(6)相匹配的沟槽,所述支撑台板(4)置于S型输送带(6)上方且与其构成一个整体结构;所述S型输送带(6)上固定设有多个产品工装(2),每两个产品工装间隔距离一致;所述产品工装(2)底部固定在S型输送带(6)上,上部穿过S型沟槽置于支撑台板(4)上方;所述支撑台板(4)上方设有两个边角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生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