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片、显示体及显示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11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体的设计性的粘着片、及提高了设计性的显示体。所述粘着片(1)具备用于贴合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21)与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22)的粘着剂层(11),粘着剂层(11)由含有着色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着剂构成,粘着剂层(11)的总透光率为3%以上,粘着剂层(11)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明度L*为95以下。规定的明度L*为95以下。规定的明度L*为9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着片、显示体及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911270223.9、申请日为2019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粘着片、显示体及显示体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申请要求2018年12月1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

236770的优先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贴合显示体构成构件的粘着片、使用了该粘着片的显示体及该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近年来的显示体(显示器)中,例如在设置于汽车的仪表板、汽车导航系统、控制台的各种仪表等中的车载用显示体、一般用户使用的平板终端等的显示体、商业用的平板终端或数字标牌等的显示体、室外用的数字标牌等的显示体等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液晶显示装置。
[0003]如上所述,在以车载用为代表的显示体中,有时要求该显示体在灭灯时,体现出与该显示体的周围构件、例如框材的整体感,提高设计性。为此,可考虑对显示体进行着色,例如在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一种涉及显示体的着色的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3138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18829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

23402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

573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然而,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4中公开的技术进行着色的目的均不同,因此未能赋予显示体同周围构件的整体感并提高设计性。
[0006]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体的设计性的粘着片、及提高了设计性的显示体。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着片,其具备用于贴合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的粘着剂层,所述粘着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层由含有着色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着剂形成,所述粘着剂层的总透光率为3%以上,所述粘着剂层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明度L*为95以下(专利技术1)。
[0008]根据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将所述粘着片适用于显示体时,能够提高该显示体的设计性(作为一个例子:外观协调性)。例如,对该显示体进行灭灯时,能够赋予该显示体同周围
构件、例如同黑色的框材的整体感,由此能够提高外观协调性,表现出高级感。此外,通过具有上述总透光率,能够确保作为显示体的可视性。
[0009]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中,优选所述粘着剂层的雾度值为0.01%以上、80%以下(专利技术2)。
[0010]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2)中,优选所述着色剂为黑色的颜料或染料(专利技术3)。
[0011]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3)中,优选:将所述粘着剂中的所述着色剂的含量设为X质量%、并将所述粘着剂层的厚度设为Zμm时,满足下述式(I)(专利技术4)。5≤X
×
Z<300
···
(I)
[0012]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4)中,优选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着剂中的所述着色剂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专利技术5)。
[0013]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5)中,优选所述粘着剂为丙烯酸类粘着剂(专利技术6)。
[0014]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6)中,优选所述粘着剂由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交联剂(B)、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成分(C)及着色剂(D)的粘着性组合物交联而成(专利技术7)。
[0015]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1~7)中,优选所述粘着片具备两片剥离片及所述粘着剂层,所述粘着剂层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专利技术8)。
[0016]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体,其具备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及将所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所述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相互贴合的固化后粘着剂层,所述显示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为使所述粘着片(专利技术1~8)的所述粘着剂层进行活性能量射线固化而成的固化后粘着剂层(专利技术9)。
[0017]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9)中,优选所述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及所述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至少在被所述固化后粘着剂层贴合的一侧的面上具有段差(专利技术10)。
[0018]在上述专利技术(专利技术9、10)中,优选所述显示体具有黑色的框材(专利技术11)。
[0019]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层叠体,该层叠体经由所述粘着片(专利技术1~8)的粘着剂层将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贴合而成,对所述层叠体的所述粘着剂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所述粘着剂层固化,制成固化后粘着剂层(专利技术12)。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着片,能够提高显示体的设计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体的设计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粘着片的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体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框材的显示体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粘着片;11:粘着剂层;12a、12b:剥离片;2:显示体;11

:固化后粘着剂层;21:第一显示体构成构件;22:第二显示体构成构件;3:印刷层;4:框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粘着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粘着片具备用于贴合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的粘着剂层,该粘着片优选通过在该粘着剂层的单面或两面上层叠剥离片而成。针对显示体及显示体构成构件,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0023]图1中示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的一个例子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粘着片1由两片剥离片12a、12b以及粘着剂层11构成,所述粘着剂层11以与这两片剥离片12a、12b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这两片剥离片12a、12b夹持。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剥离片的剥离面是指剥离片中具有剥离性的面,也包括实施了剥离处理的面及即使未实施剥离处理也表现出剥离性的面中的任意一种。
[0024]1.各构件1

1.粘着剂层本实施方式的粘着片1的粘着剂层11由含有着色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着剂构成。并且,粘着剂层11的总透光率(依据JIS K7361

1:1997测定的值)为3%以上,粘着剂层11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明度L*为95以下。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明度L*的测定方法如后文所述的试验例所示。
[0025]将满足上述物性的粘着剂层11适用于显示体时,能够提高对该显示体进行灭灯时的该显示体的设计性(作为一个例子:外观协调性)。具体而言,能够赋予该显示体同周围构件的整体感、例如同黑色的框材的整体感,由此能够提高外观协调性,体现出高级感。此外,通过使总透光率为3%以上,能够确保作为显示体的可视性。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着片,其具备用于贴合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与另一个显示体构成构件的被着色的粘着剂层,所述粘着片的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层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着剂构成,所述粘着剂层的雾度值为80%以下,所述粘着剂层的由CIE1976L*a*b*表色系规定的明度L*为95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含有着色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黑色的颜料或染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中的所述着色剂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含有光聚合引发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含有光聚合引发剂,所述光聚合引发剂的量相对于所述着色剂的量的质量比为0.5以上2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聚合引发剂为氧化膦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粘着剂层贴合于钠钙玻璃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后,所述粘着剂层对钠钙玻璃的粘着力为10N/25mm以上100N/25mm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两片剥离片;及以与所述两片剥离片的剥离面接触的方式被所述剥离片夹持的所述粘着剂层。10.一种显示体,其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洋一小鲭翔藤井结加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